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01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及使用方法。本产品其组成包括:顶楼板、底凉台板,顶楼板顺次连接左顶梁、前顶梁、右顶梁,底凉台板顺次连接左底梁、前底梁、右底梁,左底梁、前底梁、右底梁连接底固定围窗,底固定围窗的顶部顺次连接左中梁、前中梁、右中梁,左顶梁与左中梁之间通过左支撑柱连接,前顶梁与前中梁之间通过左前支撑柱和右前支撑柱连接,右顶梁与右中梁之间通过右支撑柱连接,前顶梁与前中梁之间设置有一组滑动前窗扇,左顶梁与左中梁之间设置有左对开窗扇,右顶梁与右中梁之间设置有右对开窗扇。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的楼房都是封闭凉台,这些封闭凉台只有几扇窗能够打开,这几扇窗打开之后,只能够使阳光少量的直接照射到室内,在人们需要直接接收到阳光照射时无法满足大面积阳光直接照射到室内的需求,特别是行动不便的人们更需要在室内接收阳光直接的照射,如果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会使无法出外的人们缺钙,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现有的封闭凉台使用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封闭凉台变成阳光晒台,使用效果好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及使用方法。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其组成包括:顶楼板、底凉台板,所述的顶楼板顺次连接左顶梁、前顶梁、右顶梁,所述的底凉台板顺次连接左底梁、前底梁、右底梁,所述的左底梁、所述的前底梁、所述的右底梁连接底固定围窗,所述的底固定围窗的顶部顺次连接左中梁、前中梁、右中梁,所述的左顶梁与所述的左中梁之间通过左支撑柱连接,所述的前顶梁与所述的前中梁之间通过左前支撑柱和右前支撑柱连接,所述的右顶梁与所述的右中梁之间通过右支撑柱连接,所述的前顶梁与所述的前中梁之间设置有一组滑动前窗扇,所述的左顶梁与所述的左中梁之间设置有左对开窗扇,所述的右顶梁与所述的右中梁之间设置有右对开窗扇。所述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所述的前顶梁的中间开有顶滑槽,所述的前顶梁的前侧粘接顶密封条,所述的前顶梁的后侧粘接顶磁条,所述的前中梁的顶部中间开有底滑槽,所述的前中梁的前面粘接底密封条,所述的前顶梁的后面粘接底磁条,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顶部固定连接顶圆柱,所述的顶圆柱插入所述的顶滑槽内,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圆柱,所述的底圆柱插入所述的底滑槽内,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顶部前面粘接对顶密封条,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顶部后面粘接对顶磁条,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底部前面粘接对底密封条,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底部后面粘接对底磁条。所述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所述的顶密封条位于所述的顶滑槽的前面,所述的顶磁条位于所述的顶滑槽的后面,所述的底密封条位于所述的底滑槽的前面,所述的底磁条位于所述的底滑槽的后面,所述的对顶密封条位于所述的顶圆柱的前面,所述的对顶磁条位于所述的顶圆柱的后面,所述的对底密封条位于所述的底圆柱的前面,所述的对底磁条位于所述的底圆柱的后面。所述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所述的顶密封条与所述的对顶密封条对贴,所述的底密封条与所述的对底密封条对贴,所述的顶磁条吸合所述的对顶磁条固定,所述的底磁条吸合所述的对底磁条固定,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左侧粘接左磁板,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右侧粘接右磁板,所述的滑动前窗扇之间闭合通过所述的左磁板吸合所述的右磁板固定,所述的左前支撑柱的右侧粘接左对磁板,所述的右前支撑柱的左侧粘接右对磁板,所述的左前支撑柱与所述的滑动前窗扇之间通过所述的左磁板吸合所述的左对磁板固定,所述的右前支撑柱与所述的滑动前窗扇之间通过所述的右磁板吸合所述的右对磁板固定。所述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所述的左中梁与所述的左底梁之间连接有左支柱,所述的左对开窗扇包括左开窗扇和左对开窗扇,所述的左支撑柱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的左开窗扇,所述的左前支撑柱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的左对开窗扇,所述的左开窗扇与所述的左支柱之间、所述的左对开窗扇与所述的左支柱之间均通过锁和拉手连接,所述的右中梁与所述的右底梁之间连接有右支柱,所述的右对开窗扇包括右开窗扇和右对开窗扇,所述的右支撑柱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的右开窗扇,所述的右前支撑柱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的右对开窗扇,所述的右开窗扇与所述的右支柱之间、所述的右对开窗扇与所述的右支柱之间通过锁和拉手连接。所述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所述的底固定围窗包括左底固定窗、中底固定窗、右底固定窗,所述的左底梁与所述的左中梁之间连接有左底固定柱,所述的前底梁与所述的前中梁之间连接有左前固定柱和右前固定柱,所述的右底梁与所述的右中梁之间连接有右底固定柱,所述的左底固定柱与所述的左前固定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底固定窗,所述的右底固定柱与所述的右前固定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右底固定窗,所述的左前固定柱与所述的右前固定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中底固定窗。所述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所述的顶楼板与所述的左顶梁、所述的前顶梁、所述的右顶梁之间通过膨胀螺栓固定;所述的膨胀螺栓具有锁紧螺母,所述的锁紧螺母开有环形槽,所述的环形槽连接磁环,所述的磁环卡入所述的环形槽内,所述的磁环吸合铁环,所述的铁环连接盖帽,所述的盖帽连接挂钩,所述的挂钩连接水袋,所述的水袋内装有凉水,所述的底凉台板与所述的左底梁、所述的前底梁、所述的右底梁之间通过膨胀螺栓固定。所述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所述的左支撑柱、所述的右支撑柱、左底固定柱、右底固定柱与楼房墙体之间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一种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在打开滑动前窗扇时,将滑动前窗扇转动到90°的位置,使滑动前窗扇与前顶梁、前中梁呈十字交叉状态,沿着顶滑槽和底滑槽推到左侧或右侧,或左侧一部分、右侧一部分,使阳光沿着前顶梁与前中梁之间射入室内,也可以将左开窗扇和左对开窗扇向左右两侧打开,使阳光沿着左顶梁与左中梁之间射入室内,右开窗扇和右对开窗扇向左右两侧打开,使阳光沿着右顶梁与右中梁之间射入室内。所述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关闭滑动前窗扇时,通过顶磁条吸合对顶磁条、底磁条吸合对底磁条固定住,在通过左磁板吸合左对磁板、右磁板吸合右对磁板固定住,将左开窗扇和左对开窗扇关闭,右开窗扇和右对开窗扇关闭,用锁锁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前顶梁、前中梁、左前支撑柱、右前支撑柱组成前固定框,前固定框贯穿在前顶梁与前中梁之间,前固定框的空间足够大,在没有滑动前窗扇的遮挡下,阳光能够全部进入室内,并且使封闭凉台变成阳光晒台,能够通风、能够直接接触阳光,能够被阳光直接照在身体上。2.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前窗扇能够沿着顶滑槽和底滑槽滑动,滑动到位之后,确保滑动前窗扇不会遮挡到阳光,确保阳光能够最大程度的进入室内,并且通风效果好。3.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前窗扇之间通过左磁板吸合右磁板、左前支撑柱与滑动前窗扇之间通过左磁板吸合左对磁板、右前支撑柱与滑动前窗扇之间通过右磁板吸合右对磁板进行闭合固定,确保滑动前窗扇封闭凉台时牢固,使用安全。4.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前窗扇的顶部通过顶磁条吸合对顶磁条固定、底部通过底磁条吸合对底磁条固定,能够进一步固定滑动前窗扇,确保滑动前窗扇使用牢固、安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产品变换成阳光晒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的A-A向视图。附图4是本产品水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其组成包括:顶楼板、底凉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楼板顺次连接左顶梁、前顶梁、右顶梁,所述的底凉台板顺次连接左底梁、前底梁、右底梁,所述的左底梁、所述的前底梁、所述的右底梁连接底固定围窗,所述的底固定围窗的顶部顺次连接左中梁、前中梁、右中梁,所述的左顶梁与所述的左中梁之间通过左支撑柱连接,所述的前顶梁与所述的前中梁之间通过左前支撑柱和右前支撑柱连接,所述的右顶梁与所述的右中梁之间通过右支撑柱连接,所述的前顶梁与所述的前中梁之间设置有一组滑动前窗扇,所述的左顶梁与所述的左中梁之间设置有左对开窗扇,所述的右顶梁与所述的右中梁之间设置有右对开窗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其组成包括:顶楼板、底凉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楼板顺次连接左顶梁、前顶梁、右顶梁,所述的底凉台板顺次连接左底梁、前底梁、右底梁,所述的左底梁、所述的前底梁、所述的右底梁连接底固定围窗,所述的底固定围窗的顶部顺次连接左中梁、前中梁、右中梁,所述的左顶梁与所述的左中梁之间通过左支撑柱连接,所述的前顶梁与所述的前中梁之间通过左前支撑柱和右前支撑柱连接,所述的右顶梁与所述的右中梁之间通过右支撑柱连接,所述的前顶梁与所述的前中梁之间设置有一组滑动前窗扇,所述的左顶梁与所述的左中梁之间设置有左对开窗扇,所述的右顶梁与所述的右中梁之间设置有右对开窗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顶梁的中间开有顶滑槽,所述的前顶梁的前侧粘接顶密封条,所述的前顶梁的后侧粘接顶磁条,所述的前中梁的顶部中间开有底滑槽,所述的前中梁的前面粘接底密封条,所述的前顶梁的后面粘接底磁条,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顶部固定连接顶圆柱,所述的顶圆柱插入所述的顶滑槽内,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圆柱,所述的底圆柱插入所述的底滑槽内,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顶部前面粘接对顶密封条,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顶部后面粘接对顶磁条,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底部前面粘接对底密封条,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底部后面粘接对底磁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密封条位于所述的顶滑槽的前面,所述的顶磁条位于所述的顶滑槽的后面,所述的底密封条位于所述的底滑槽的前面,所述的底磁条位于所述的底滑槽的后面,所述的对顶密封条位于所述的顶圆柱的前面,所述的对顶磁条位于所述的顶圆柱的后面,所述的对底密封条位于所述的底圆柱的前面,所述的对底磁条位于所述的底圆柱的后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密封条与所述的对顶密封条对贴,所述的底密封条与所述的对底密封条对贴,所述的顶磁条吸合所述的对顶磁条固定,所述的底磁条吸合所述的对底磁条固定,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左侧粘接左磁板,所述的滑动前窗扇的右侧粘接右磁板,所述的滑动前窗扇之间闭合通过所述的左磁板吸合所述的右磁板固定,所述的左前支撑柱的右侧粘接左对磁板,所述的右前支撑柱的左侧粘接右对磁板,所述的左前支撑柱与所述的滑动前窗扇之间通过所述的左磁板吸合所述的左对磁板固定,所述的右前支撑柱与所述的滑动前窗扇之间通过所述的右磁板吸合所述的右对磁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凉台与阳光晒台变换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中梁与所述的左底梁之间连接有左支柱,所述的左对开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红梁彬张欣王悦齐小燕李晓枫徐晓娜富小曼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