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蓝根煎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009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蓝根煎煮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煎煮区、加热区和冷却区,所述桶体上端开口处设有桶盖,所述煎煮区内设有上端开口的板蓝根放置框,所述板蓝根放置框表面均匀设有多个网孔,且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框盖,所述框盖上侧连接有旋转单元,所述煎煮区底部的加热区内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区底部的冷却区内设有药液存储罐,所述药液存储罐外侧表面绕接有一根过水管,所述煎煮区底部一端设有过流口,所述过流口通过连接管连通药液存储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将板蓝根放在板蓝根放置框内,通过旋转单元驱动,既起到搅拌作用,又能将板蓝根集中在一起防止排液时堵塞各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蓝根煎煮装置
本技术属于中药煎煮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蓝根煎煮装置。
技术介绍
板蓝根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病症。使用板蓝根时,常常采用煎煮方法提取中有效成分。目前使用的煎煮机或者没有搅拌功能,内部的药液混合不均匀,不能充分提取出有效成分,或者是有搅拌功能但没有防堵塞功能,功能较为单一,煎煮后的残渣很容易在排液过程中对管道堵塞。这都严重影响煎煮效果和煎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板蓝根煎煮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之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板蓝根煎煮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煎煮区、加热区和冷却区,所述桶体上端开口处设有桶盖,所述煎煮区内设有上端开口的板蓝根放置框,所述板蓝根放置框表面均匀设有多个网孔,且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框盖,所述框盖上侧连接有旋转单元,所述煎煮区底部的加热区内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区底部的冷却区内设有药液存储罐,所述药液存储罐外侧表面绕接有一根过水管,所述煎煮区底部一端设有过流口,所述过流口通过连接管连通药液存储罐,所述药液存储罐的另一端连通有出液管,所述煎煮区上侧设有进水管。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单元包括电机和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底部连接框盖,上端穿过桶盖连接桶盖上侧的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板蓝根放置框内沿侧壁和底部还设有一层细纱网。进一步的,所述桶盖上还设有限压阀。进一步的,所述煎煮区一侧设有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电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过水管的两端分别穿出冷却区连接至冷却水罐,且所述过水管上设有水泵。进一步的,所述板蓝根放置框的上端开口处均匀设有多个竖直的限位螺柱,所述框盖上与限位螺柱相对应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螺柱穿过通孔在框盖的上表面通过螺母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板蓝根放置框的开口端周向向下设有环形槽,所述框盖的底部与环形槽对应处向下设有凸环,所述凸环嵌合在环形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凸环内侧的框盖底部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过流口下侧为漏斗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板蓝根煎煮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板蓝根煎煮装置将板蓝根放在板蓝根放置框内,且所述板蓝根放置框通过旋转单元驱动转动,既起到搅拌作用,又能将板蓝根药材集中在一起防止排液时堵塞各管道;煮好的药液经过冷却系统冷却后再进行后续的装袋封口操作,防止过烫,误伤操作人员;装置整体结构较紧凑,方便使用,能够达到很好的煎煮效果,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板蓝根煎煮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板蓝根放置框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板蓝根放置框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框盖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桶体;2-煎煮区;3-加热区;4-冷却区;5-板蓝根放置框;6-框盖;7-旋转轴;8-电机;9-桶盖;10-进水管;11-出液管;12-过流口;13-连接管;14-换能器;15-超声波发生器;16-过水管;17-水泵;18-冷却水罐;19-限位螺柱;20-螺母;21-限压阀;22-环形槽;23-凸环;24-密封圈;25-通孔;26-药液存储罐。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板蓝根煎煮装置,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煎煮区2、加热区3和冷却区4,所述桶体1上端开口处设有桶盖9,所述煎煮区2内设有上端开口的板蓝根放置框5,所述板蓝根放置框5表面均匀设有多个网孔,且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框盖6,所述框盖6上侧连接有旋转单元,所述煎煮区2底部的加热区3内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区3底部的冷却区4内设有药液存储罐26,所述药液存储罐26外侧表面绕接有一根过水管16,所述煎煮区2底部一端设有过流口12,所述过流口12通过连接管13连通药液存储罐26,所述药液存储罐26的另一端连通有出液管11,所述煎煮区2上侧设有进水管10。所述旋转单元包括电机8和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底部连接框盖6,上端穿过桶盖9连接桶盖9上侧的电机8。所述板蓝根放置框5内沿侧壁和底部还设有一层细纱网,防止板蓝根从板蓝根放置框5的网孔中漏出,进而堵塞网孔、过流口12或出液管11。所述桶盖9上还设有限压阀21。所述煎煮区2一侧设有换能器14和超声波发生器15,所述换能器14和超声波发生器15电连接在一起,产生振动效果。所述过水管16的两端分别穿出冷却区4连接至冷却水罐18,且所述过水管16上设有水泵17,形成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板蓝根放置框5的上端开口处均匀设有多个竖直的限位螺柱19,所述框盖6上与限位螺柱19相对应处均开设有通孔25,所述限位螺柱19穿过通孔25在框盖6的上表面通过螺母20固定。所述板蓝根放置框5的开口端周向向下设有环形槽22,所述框盖6的底部与环形槽22对应处向下设有凸环23,所述凸环23嵌合在环形槽22内,使得板蓝根放置框5和框盖6连接后形成多级封口。所述凸环23内侧的框盖6底部设有密封圈24,用于与环形槽22内圈处的板蓝根放置框5开口端密封。所述过流口12下侧为漏斗状,方便煎煮区2内的药液流至药液存储罐26。...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蓝根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煎煮区、加热区和冷却区,所述桶体上端开口处设有桶盖,所述煎煮区内设有上端开口的板蓝根放置框,所述板蓝根放置框表面均匀设有多个网孔,且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框盖,所述框盖上侧连接有旋转单元,所述煎煮区底部的加热区内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区底部的冷却区内设有药液存储罐,所述药液存储罐外侧表面绕接有一根过水管,所述煎煮区底部一端设有过流口,所述过流口通过连接管连通药液存储罐,所述药液存储罐的另一端连通有出液管,所述煎煮区上侧设有进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蓝根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煎煮区、加热区和冷却区,所述桶体上端开口处设有桶盖,所述煎煮区内设有上端开口的板蓝根放置框,所述板蓝根放置框表面均匀设有多个网孔,且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框盖,所述框盖上侧连接有旋转单元,所述煎煮区底部的加热区内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区底部的冷却区内设有药液存储罐,所述药液存储罐外侧表面绕接有一根过水管,所述煎煮区底部一端设有过流口,所述过流口通过连接管连通药液存储罐,所述药液存储罐的另一端连通有出液管,所述煎煮区上侧设有进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蓝根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包括电机和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底部连接框盖,上端穿过桶盖连接桶盖上侧的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蓝根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蓝根放置框内沿侧壁和底部还设有一层细纱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蓝根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上还设有限压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学勤程侯连田燕元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