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基槽基底面清槽装置及清槽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基槽施工的
,具体的涉及一种适用于基坑、基槽基底凸起工况的清槽装置及清槽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土方施工阶段中,若采用机械挖土时,为防止扰动土的原状结构,应按有关规范要求最少应保留200~300mm的土层人工挖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市场的人工成本上涨幅度越来越高,以及劳动力资源缺乏,若完全利用人工清槽,即增加了成本的支出又满足不了施工进度,特别是遇到土质比较坚硬的地区,人工清槽施工难度更加困难。现有技术中有使用钢板直接焊接在斗齿上,能够解决人工清理并进行整平但是对斗齿的破坏程度较大不利于重复使用,还有在钢板上设有凹部再利用螺栓或销轴于挖斗进行连接,只适用于不扰动原土的情况下,但在基底具有突出部分或在挖斗施工后工况下,该种结构使用效率低下,不利于清平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基坑、基槽基底面清槽装置及清槽方法,满足基底凸起工况,同时还能保证其基底的质量和效果,缩短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基槽基底面清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槽板体(1),所述清槽板体(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连接件(2),所述清槽板体(1)通过连接件(2)与挖斗固定连接,所述清槽板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破除件(3),若干个所述破除件(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相邻两个斗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基槽基底面清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槽板体(1),所述清槽板体(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连接件(2),所述清槽板体(1)通过连接件(2)与挖斗固定连接,所述清槽板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破除件(3),若干个所述破除件(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相邻两个斗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基槽基底面清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破除件(3)均为前窄尾宽的V形结构设置,所述破除件(3)尾部的宽度等于相邻两个斗齿的间距,所述破除件(3)底部距离挖斗的距离等于斗齿长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基槽基底面清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破除件(3)的背部均活动设有定位块(31),所述定位块(31)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挖斗的定位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基槽基底面清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槽板体(1)的背面转动连接有刮平板(11),所述刮平板(11)的上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远离刮平板(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导向件(13),所述导向件(13)固定连接在清槽板体(1)的背面,所述导向件(13)上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14),所述复位弹簧(14)与连接块(1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基槽基底面清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平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钢钉,所述刮平板(11)的尾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家贵,魏鹏飞,刘祖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