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能发电及防波护坡组合系统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港口、海岸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波能发电及防波护坡组合系统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海岸侵蚀会造成岸滩大量流失、海岸建筑物损坏、海滩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潜堤是一种常见的保滩促淤的水工建筑物,具有阻断波浪冲击力、改善水域冲淤条件等作用。其次,由于其属于水下建筑物,既不影响船舶通航和水生物通行,又可维护海岸美观,被广泛应用于近岸的消浪促淤。波浪布拉格共振理论是指当波浪传播通过存在连续周期性起伏地形的海域时,如果起伏地形波长为入射波波长一半的整数倍,波浪则会与地形发生共振,将波浪反射,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将形成大范围的立波,从而使得地形前方波能显著增大。针对该现象,现有技术尝试根据布拉格共振将波浪向海反射的特性,发展系列潜堤达到海岸防护作用。除此之外,由布拉格共振引起的入反射波叠加本身还起到了波能聚焦的效果,即提升了指定海域的波能密度,有学者曾尝试将地形前方聚焦的能量进行波浪能发电,结果发现相比于平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能发电及防波护坡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波能发电系统(1)和防波护坡结构(2),所述波能发电系统(1)设置在迎浪侧,所述防波护坡结构(2)设置在防波堤临海侧;/n所述波能发电系统(1)包括波能聚焦装置和发电装置(7),所述波能聚焦装置包括若干聚焦阵列(3)连续排列而成,所述聚焦阵列(3)由第一波峰柱体单元(4)、第二波峰柱体单元(5)、第三波峰柱体单元(6)组成,第二波峰柱体单元(5)的一端和第三波峰柱体单元(6)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波峰柱体单元(4)的两端,所述第二波峰柱体单元(5)与第一波峰柱体单元(4)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三波峰柱体单元(6)与第一波峰柱体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波能发电及防波护坡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波能发电系统(1)和防波护坡结构(2),所述波能发电系统(1)设置在迎浪侧,所述防波护坡结构(2)设置在防波堤临海侧;
所述波能发电系统(1)包括波能聚焦装置和发电装置(7),所述波能聚焦装置包括若干聚焦阵列(3)连续排列而成,所述聚焦阵列(3)由第一波峰柱体单元(4)、第二波峰柱体单元(5)、第三波峰柱体单元(6)组成,第二波峰柱体单元(5)的一端和第三波峰柱体单元(6)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波峰柱体单元(4)的两端,所述第二波峰柱体单元(5)与第一波峰柱体单元(4)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三波峰柱体单元(6)与第一波峰柱体单元(4)之间的夹角为90°-180°,第一波峰柱体单元(4)、第二波峰柱体单元(5)、第三波峰柱体单元(6)组成的结构对海浪可形成布拉格共振而反射,所述发电装置(7)位于波能聚焦装置的波能聚焦区;
所述防波护坡结构(2)包括护坡体(8),护坡体(8)的迎浪面设有若干挡浪构件(9)和若干生态护坡(10),若干挡浪构件(9)和若干生态护坡(10)横向交错设置,所述挡浪构件(9)朝向海浪的一面为圆弧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能发电及防波护坡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能聚焦装置包括至少四列的聚焦阵列(3),前排聚焦阵列(3)的第一波峰柱体单元(4)、第二波峰柱体单元(5)、第三波峰柱体单元(6)分别与后排聚焦阵列(3)对应的第一波峰柱体单元(4)、第二波峰柱体单元(5)、第三波峰柱体单元(6)一一平行;前排聚焦阵列(3)和后排聚焦阵列(3)之间的间距与聚焦阵列(3)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能发电及防波护坡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峰柱体单元(5)与第一波峰柱体单元(4)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三波峰柱体单元(6)与第一波峰柱体单元(4)之间的夹角为163°-173°。
技术研发人员:秦淑芳,苏俊玮,张海明,曹力玮,涂俊豪,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