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95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包括上保护腔体与下保护腔体,所述上保护腔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按摩仓,所述上按摩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保护座,所述第一电机保护座的内部插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通过上按摩仓与下按摩仓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患者可将下肢放入第一按摩槽与第二按摩槽的卡接处,然后通过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上按摩轮与下按摩轮同时工作,可对患者下肢需要按摩的地方上下同时进行按摩,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解决了用手按摩的弊端,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
本技术属于按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小腿,是人体腿部“膝盖以下,脚踝以上”的部分的器官。小腿所在处有小腿外侧群肌和腓浅神经等。其小腿外侧群肌有小腿前群肌,包括第三胖骨肌,胫前动、静脉及腓深神经等。小腿常见的病变是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常因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若是腓总神经损伤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神经会发生继发缺血性萎缩软化,此时即使采用神经移植其功能也未必能得到恢复。故致残率极高。且患者在治疗之后,也需要进行多次的康复理疗才能渐渐的恢复小腿部的健康状态。现有的康复治疗手段是采用手进行按摩小腿来促进小腿部的肌肉群和神经处的血液流动,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康复速度,但是用手来按摩较为费事费力,虽然市面上也有一些现有的按摩装置,但是不能调节大小,无法适应不同的患者使用。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用手来按摩较为费事费力;<br>2、现有的按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包括上保护腔体(1)与下保护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腔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按摩仓(3),所述上按摩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保护座(4),所述第一电机保护座(4)的内部插接有第一伺服电机(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6)贯穿上按摩仓(3)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上按摩仓(3)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6)的外表面套接有上按摩轮(7),所述上按摩仓(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8)的内部插接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上保护腔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包括上保护腔体(1)与下保护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腔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按摩仓(3),所述上按摩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保护座(4),所述第一电机保护座(4)的内部插接有第一伺服电机(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6)贯穿上按摩仓(3)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上按摩仓(3)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6)的外表面套接有上按摩轮(7),所述上按摩仓(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8)的内部插接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上保护腔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腔体(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筒(11),所述插筒(1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孔(12),所述插孔(12)的内部插接有插杆(10),所述插筒(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帽(14),所述螺帽(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腔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按摩仓(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真吴英英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