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控通道、微流控芯片及对细胞进行处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微流控技术与细胞预激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通道、微流控芯片及其对细胞进行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细胞预激处理是指对细胞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预处理,以在一定时间内改变并维持预期的细胞表型,从而服务于下游的研究、应用。一种良好的细胞预激方法应满足快速起效、可控性强、高通量的要求。传统的细胞预激方法主要基于生物因子的诱导,例如利用IL-4或IFN-γ与LPS激活巨噬细胞并调控其分型,利用CD3/CD28磁珠和IL-2激活T细胞以利于其体外扩增,利用TNF-α和IFN-γ预激间充质干细胞以增强其免疫调节功能等。生物因子一般是基于细胞内的生物化学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相应的预激,因此诱导时间较长,需要12-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化学小分子被引入细胞生物学研究,化学小分子主要通过竞争性结合靶蛋白的识别、活性位点,其预激处理时长根据靶蛋白的角色和功能而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利用Blebbistatin、Latrunculin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n入口;/n筛选区,所述筛选区与所述入口相连,所述筛选区设置有阻隔物,所述阻隔物在所述筛选区形成预定间隙通道;/n挤压区,所述挤压区通过第一衔接区域与所述筛选区相连,所述挤压区包括至少一个挤压通道,所述挤压通道的宽度设置为预定宽度;/n出口,所述出口通过第二衔接区域与所述挤压区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口;
筛选区,所述筛选区与所述入口相连,所述筛选区设置有阻隔物,所述阻隔物在所述筛选区形成预定间隙通道;
挤压区,所述挤压区通过第一衔接区域与所述筛选区相连,所述挤压区包括至少一个挤压通道,所述挤压通道的宽度设置为预定宽度;
出口,所述出口通过第二衔接区域与所述挤压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挤压通道的内表面间隔设置有锯齿状突出;
任选地,所述预定宽度小于等于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直径;
任选地,所述预定宽度为2~6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通道,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挤压通道之间设置有缓冲区,所述缓冲区的宽度为所述挤压通道的预定宽度的至少3倍;
任选地,所述缓冲区的宽度为25~40微米;
任选地,每一个所述挤压通道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缓冲区,所形成的每段挤压通道的长度为35~200微米;
任选地,所述缓冲区设置为圆形区域,所述缓冲区的直径可以为25~40微米,任选为30微米;
任选地,所述挤压区包括1~512个挤压通道,每一个所述挤压通道之间设置有两个缓冲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通道,其特征在于,依照液体流动方向,所述筛选区依次设置有第一阻隔物和第二阻隔物,所述第一阻隔物和所述第二阻隔物为菱形柱状结构,所述第二阻隔物的边长小于所述第一阻隔物的边长;
任选地,所述第一阻隔物在所述筛选区形成70~90微米的预定间隙通道,所述第二阻隔物在所述筛选区形成30~50微米的预定间隙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