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85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油酸26‑30份,松香6‑8份,苯甲酸16‑18份,间苯二甲酸18‑22份,苯酐50‑53份,三羟甲基丙烷18‑22份,新戊二醇6‑8份,脱水溶剂5‑8份,催化剂0.04‑0.06份,偏苯三酸酐4‑6份,以上份数以重量计,将上述材料通过多段升温、脱水回流,在一定的酸值条件下抽出脱水溶剂,加入偏苯三酸酐保温,最后加入占整个配方量20%‑25%的丙二醇甲醚、乙二醇叔丁基醚溶液搅拌、降温、出料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不论是在干性、耐水性,还是其他物理与化学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在本领域内有显著技术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树脂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涂料用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溶剂型涂料用树脂中,醇酸树脂是涂料用的骨干树脂,产量最大,但它消耗的有机溶剂量在涂料工业中也占首位。在降低醇酸树脂中有机挥发物的研究领域里,最早赢得众多研究者注意的就是水性醇酸树脂。但醇酸树脂分子主链上酯键较多,在水介质中对水解不稳定而使树脂易降解,加上催干剂活性降低,水性醇酸在储存中易“失干”而成为技术关键。尽管水性醇酸涂料研究早于其他水性树脂涂料,但水性醇酸涂料工业化、商品化却大大落后于其他品种。水性醇酸树脂的开发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外乳化和内乳化阶段。外乳化即利用外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对常规醇酸树脂进行乳化,得到醇酸树脂乳液,该法所得体系储存稳定性差,粒径大,漆膜光泽差。目前主要使用内乳化法合成水性醇酸树脂分散体。一般是将醇酸树脂制备成酸值较高的树脂,用弱碱中和成盐基,先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中,然后分散于水中。这是一类过去所说的“水溶性醇酸树脂”,其实是树脂胺盐的有机溶剂溶液经水稀释后,形成相当稳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油酸26-30份,松香6-8份,苯甲酸16-18份,间苯二甲酸18-22份,苯酐50-53份,三羟甲基丙烷18-22份,新戊二醇6-8份,脱水溶剂5-8份,催化剂0.04-0.06份,偏苯三酸酐4-6份,以上份数以重量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油酸26-30份,松香6-8份,苯甲酸16-18份,间苯二甲酸18-22份,苯酐50-53份,三羟甲基丙烷18-22份,新戊二醇6-8份,脱水溶剂5-8份,催化剂0.04-0.06份,偏苯三酸酐4-6份,以上份数以重量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油酸28份,松香6份,苯甲酸16份,间苯二甲酸20份,苯酐51份,三羟甲基丙烷19份,新戊二醇7份,脱水溶剂6份,催化剂0.04份,偏苯三酸酐4份,以上份数以重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油酸26份,松香7份,苯甲酸17份,间苯二甲酸19份,苯酐53份,三羟甲基丙烷20份,新戊二醇8份,脱水溶剂5份,催化剂0.05份,偏苯三酸酐4份,以上份数以重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油酸29份,松香8份,苯甲酸16份,间苯二甲酸19份,苯酐53份,三羟甲基丙烷21份,新戊二醇8份,脱水溶剂8份,催化剂0.05份,偏苯三酸酐5份,以上份数以重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油酸30份,松香7份,苯甲酸16份,间苯二甲酸19份,苯酐52份,三羟甲基丙烷18份,新戊二醇6份,脱水溶剂7份,催化剂0.05份,偏苯三酸酐5份,以上份数以重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油酸27份,松香8份,苯甲酸18份,间苯二甲酸22份,苯酐50份,三羟甲基丙烷21份,新戊二醇6份,脱水溶剂8份,催化剂0.06份,偏苯三酸酐6份,以上份数以重量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中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正丁基氧化锡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油酸为亚麻油酸、桐油酸、脱水蓖麻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松香是脂松香、木松香中的一种或两种。


8.一种芳环与杂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配比的油酸、松香、苯甲酸、间苯二甲酸、苯酐、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催化剂等一次性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升温至80-100℃,保温30-40分钟;继续以每分钟1℃的速度缓慢升温至170-180℃,回流脱水1小时;升温至180-190℃,回流脱水1小时;升温至190-200℃,回流脱水1小时;继续升温至200-215℃,回流脱水1.5-2小时;再升温至215-230℃,回流脱水1.5-2小时;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国绪王立巧刘书楠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广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