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换药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疗换药车。
技术介绍
换药车时病房区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配备,现有技术中的换药车在对患者伤患处进行护理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对伤患肢进行换药、缝合和清洗等护理,由于换药车没有支撑伤患肢的结构,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伤患肢进行支撑,使患者的伤患肢悬置于换药车的操作面板上,人为支撑浪费人力且支撑效果不好;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换药车弩具有引流作用,清洗患者伤患肢产生的污水由于流向不固定而难以准确排入污染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疗换药车,该技术实现了使用时对伤患肢的支撑作用,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保证污水准确排入污染桶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疗换药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顶部横置的矩形框架和底部的数根支撑腿,所述矩形框架的正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导流体,所述导流体的大口端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所述矩形框架顶部沿着左右方向设置有呈长方体结构的横杆,所述横杆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换药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顶部横置的矩形框架和底部的数根支撑腿,所述矩形框架的正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导流体,所述导流体的大口端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所述矩形框架顶部沿着左右方向设置有呈长方体结构的横杆,所述横杆包括前横杆和后横杆,所述前横杆位于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后横杆位于所述车架的后端,所述横杆上水平横置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横杆滑动连接,其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所述操作面板包括左面板和右面板,所述左面板和所述右面板分别位于所述车架的左右两端,所述左面板和所述右面板分别相对于所述车架滑动而相互远离或靠近;所述车架顶部的前后两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换药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顶部横置的矩形框架和底部的数根支撑腿,所述矩形框架的正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导流体,所述导流体的大口端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所述矩形框架顶部沿着左右方向设置有呈长方体结构的横杆,所述横杆包括前横杆和后横杆,所述前横杆位于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后横杆位于所述车架的后端,所述横杆上水平横置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横杆滑动连接,其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所述操作面板包括左面板和右面板,所述左面板和所述右面板分别位于所述车架的左右两端,所述左面板和所述右面板分别相对于所述车架滑动而相互远离或靠近;所述车架顶部的前后两端通过所述横杆分别设置有托架,前后两端的托架在前后方向上对准,所述托架包括相互铰接呈十字架的左支杆和右支杆,所述铰接的部位将所述十字架的上下两部分分为支撑部和承托部,所述承托部随着所述支撑部的开合而降低或升高,所述托架通过升降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横杆上;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滑动槽、调节杆、左转轴杆和右转轴杆,所述滑动槽为长条形,其沿着所述横杆的顶面设置,所述左支杆和所述右支杆的底端均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滑动方向均沿着滑动槽的左右方向,所述托架随着所述左支杆底端和所述右支杆底端相对于所述横杆相向滑动而收合其支撑部,或随着所述左支杆底端和所述右支杆底端相对于底端横杆反向滑动而张开其支撑部并收纳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调节杆设置于所述横杆上,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横杆的左右方向平行,其一端位于所述滑动槽内,另一端穿透所述滑动槽的侧壁并伸出所述滑动槽外,且与所述横杆转动连接,其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横杆的左右方向,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滑动槽内部分的左右端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相反的螺纹段;所述左转轴杆的一端通过左圆环套螺纹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左端上,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左支杆的底端,所述左转轴杆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横杆的左右方向;所述右转轴杆的一端通过右圆环套螺纹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右端上,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右支杆的底端,所述右转轴杆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横杆的左右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换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的顶面边缘设置有围成闭合区域的条形凸起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园燕,覃婧谊,陆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