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美忠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及压敏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82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及压敏胶,该方法以植物油(A)、氨基硫醇(B)、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多巴胺(D)作为原料,经点击反应、开环反应及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新型植物油基UV树脂,并将其制备成植物油基UV压敏胶。该新型材料有效解决了现有丙烯酸酯类压敏胶耐水性差,无法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问题,同时具有克服氧阻聚的优势,胶层表面效果更好。此外,该材料来源广泛、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可以预见,该材料在胶黏剂、涂料(包括主体树脂和附着力促进剂等)等领域将会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及压敏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及压敏胶。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石油化石资源的逐渐枯竭,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备受关注。植物油是含有双键的长碳链酸的甘油三酯,其广泛的分布于自然界中,其中常见的有桐油、大豆油、亚麻油、橄榄油、棕榈油、蓖麻油等。由于其具有特殊结构和降解性,由其得到的聚合物不仅成本低,而且对环境友好,广泛的应用于涂料、油墨、塑料等行业的多个领域。另一方面,近年来光固化粘合剂的相关报道大多是将丙烯酸酯或丙烯酰胺改性介入羟基或巯基中,形成酰胺键、氨酯键或脲键等,再进行光聚合形成多极性基团赋予材料本身的粘合性。但绝大多数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在潮湿环境下的黏附性能不尽如人意。而海洋生物贻贝的超强黏附能力令人惊叹,通过足丝分泌贻贝黏附蛋白不仅可以粘附在粗糙物体表面,更可以粘附在金属、玻璃等材料上,甚至能粘附在极难粘附的聚四氟乙烯表面。贻贝粘附蛋白所具有的超强的防水黏附能力,广泛的黏附基材适用性,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无毒性等特性,使其在生物医药、国防和海洋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进一步研究发现贻贝粘附蛋白中含有的儿茶酚基团和氨基是其具有万能粘附性的主要原因。鉴于上述因素,科研人员需要积极研发潮湿环境下可满足使用要求的生物基生物基粘合剂材料,而多巴胺改性植物油基UV树脂能够对以上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同时绿色环保且可生物降解,此外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绿色经济的号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丙烯酸酯类压敏胶耐水性差,无法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及压敏胶,其使用植物油(A)、氨基硫醇(B)、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多巴胺(D)作为原料,经点击反应、开环反应及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新型植物油基UV树脂,并将其制备成植物油基UV压敏胶,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同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可以预见,该材料在胶黏剂、涂料(包括主体树脂和附着力促进剂等)等领域将会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R1-为-C4H8-、-C5H10-、-C6H12-、-C7H14-或-C8H16-;-R2为-H或-OH;-R3为-H或-CH3;-R4为-H或-COOH。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将含有1mol碳碳双键的植物油(A)、1-1.2mol氨基硫醇(B)、1wt%光引发剂a溶解在80mol二氯甲烷中,室温下紫外光照反应6-9h,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分液,溶剂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得到中间产物I;所述光引发剂a用量为A、B总质量的百分比;(2)将含有1mol氨基的I、1.2-2mol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溶解在80molDMF中,室温搅拌2-4h,减压脱除溶剂得到中间产物II;(3)将含有1mol碳碳双键结构的II、0.1-0.3mol多巴胺(D)置于60molDMF与20mol乙醇的混合溶剂中,0-35℃搅拌2-6h,反应结束后,真空浓缩;缓缓加入50mol水,搅拌30min,再加入80molBAc,搅拌30min,静置分层,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过滤,旋蒸,得到目标产物III。作为优选,所述植物油碘值为100-160gI2/100g。作为优选,所述光引发剂a为184、1173、2959或TPO。作为优选,所述多巴胺为盐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左旋多巴或甲基多巴胺。一种植物油基UV压敏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植物油基UV树脂50-70份,活性稀释剂15-30份,增粘树脂5-20份,光引发剂b1-5份;在黄光灯下,将植物油基UV树脂、活性稀释剂、增粘树脂、光引发剂b进行混合后,用高速分散机分散30min,并适当调节体系粘度,过滤,得到植物油基压敏胶。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TPA)、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酰胺或丙烯酸中的几种混合物。作为优选,所述增粘树脂为松香甘油酯、松香季戊四醇酯、聚合松香酯、歧化松香酯、氢化改性松香酯或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作为优选,所述光引发剂b为184、1173、TPO、BP或ITX。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新型植物油基UV树脂,其制备流程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及压敏胶的制备方法,采用植物油(A)、氨基硫醇(B)、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多巴胺(D)作为原料,制备新型植物油基UV树脂,解决了现有丙烯酸酯类压敏胶耐水性差,无法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缺陷,同时原料来源广泛,易于操作。(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及压敏胶,目标产物以植物油为基本结构。一方面,植物油结构中存在多官能度碳碳双键,可作为超支化的活性中心;另一方面,植物油来源广泛,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及压敏胶,目标产物中含有儿茶酚结构。儿茶酚结构物在潮湿的环境甚至水下都具有优异的黏附性能。(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通过分子设计,采用化学改性手段,解决了现有丙烯酸酯类压敏胶耐水性差,无法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问题。此外,该目标产物中含有叔胺结构,在UV固化使用II型光引发剂时无需添加助引发剂,且具有优良的抗氧阻聚性。可以预见,该材料在胶黏剂、涂料(包括主体树脂和附着力促进剂等)等领域将会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而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限定。实施例1植物油基UV树脂的制备步骤如下:(1)将含有1mol碳碳双键的植物油(碘值120gI2/100g)(A)、1.1mol4-氨基-1-丁硫醇(B)、1wt%1173溶解在80mol二氯甲烷中,室温下紫外光照反应6-9h,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分液,溶剂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得到中间产物I;所述1173用量为A、B总质量的百分比;其红外数据如下:IR:1741cm-1:酯-C=O存在;3403cm-1:-NH2存在;2559cm-1:-SH消失;1620cm-1:-C=C-消失;637cm-1:-C-S-存在。(2)将含有1mol氨基的I、1.2mol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溶解在80molDMF中,室温搅拌4h,减压脱除溶剂得到中间产物II;其红外数据如下:IR:1741cm-1:酯-C=O存在;3403cm-1:-NH2消失;911cm-1:环氧基消失;3527cm-1:-OH存在;1607cm-1、811cm-1:-C=C-存在;637cm-1:-C-S-存在。(3)将含有1mol碳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R1-为-C4H8-、-C5H10-、-C6H12-、-C7H14-或-C8H16-;-R2为-H或-OH;-R3为-H或-CH3;-R4为-H或-COOH。


2.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含有1mol碳碳双键的植物油、1-1.2mol氨基硫醇、1wt%光引发剂a溶解在80mol二氯甲烷中,室温下紫外光照反应6-9h,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分液,溶剂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得到中间产物I;
所述光引发剂a用量为植物油、氨基硫醇总质量的百分比;
(2)将含有1mol氨基的I、1.2-2mol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溶解在80molDMF中,室温搅拌2-4h,减压脱除溶剂得到中间产物II;
(3)将含有1mol碳碳双键结构的II、0.1-0.3mol多巴胺置于60molDMF与20mol乙醇的混合溶剂中,0-35℃搅拌2-6h,反应结束后,真空浓缩;缓缓加入50mol水,搅拌30min,再加入80molBAc,搅拌30min,静置分层,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过滤,旋蒸,得到目标产物II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油基UV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碘值为100-16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美忠
申请(专利权)人:邵美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