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富钾缓释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98821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0
一种富钾缓释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沼渣和生物质直燃底灰按照质量比9∶1至4∶1混合,将所得混合原料经密闭热解制得所述富钾缓释生物炭。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提升了生物炭钾的缓释效果,拓宽了沼气工程及生物质发电工程的副产物利用思路,提升了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富钾缓释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资源化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富钾缓释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钾是农作物生长三大素之一,是公认的“品质元素”。我国每年消耗的钾肥占世界的30%左右,但作物的钾利用效率仅为10%-20%。未被利用的钾肥易造成土壤污染、作物减产以及严重的资源浪费。基于农业部“两减一控三基本”整体目标需求,环境友好的缓释肥料成为研究热点。缓释肥料可长效释放养分,并且对土壤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然而,目前农业应用的缓释肥料通常由包膜造粒或混合抑制剂/阻溶剂等手段,达到控制养分释放的目的。传统工艺复杂,部分包膜材料不易降解,从而限制了缓释肥行业的发展。研究表明,生物炭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多孔材料,可固持养分离子,减少无机肥淋溶率,从而在农业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生物炭自身含有丰富养分元素,施入土壤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原料选取,养分元素形态以及结构特性均将影响其肥用特性。沼渣作为沼气工程副产物,含有30%-50%的有机质,10%-20%的腐殖酸,0.8%-2%的总氮,0.4%-1.2%的总磷,0.6%-2%的总钾。沼渣是优质的制炭原料,经炭化后还田不仅可以规避农用风险,还可使养分充分利用。目前有公开一种高效有机肥炭肥,由农作物秸秆、沼渣、沼液、粪便等为原料制备而成,可以直接还田利用,不需追肥,但过程复杂且不具有缓控释效果。目前,生物炭常用作肥料载体或作为包膜缓释肥芯原料之一,或与其他肥料配施,但很少研究关注生物炭自身作为肥料的潜力,以及在制备过程中自身的养分控释技术。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养分含量高尤其是钾含量高且具有缓释效果的生物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钾缓释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如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富钾缓释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沼渣和生物质直燃底灰按照质量比9∶1至4∶1混合,将所得混合原料经密闭热解制得所述富钾缓释生物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富钾缓释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富钾缓释生物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富钾缓释生物炭在肥料中的应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制炭原料具备自催化潜力,生物炭得率升高,固定碳得率升高,肥用品质大幅提升。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生物炭总钾含量较单一生物质组分生物炭有所提升,同时其氮磷钾总养分含量满足有机肥国家标准。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缓释生物炭可在水中缓慢释放K+,前5天释放速率显著降低,28天内K+累积释放率减缓。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充分考虑原料中有效组分的高值性能,解决了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副产物的处置问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的富钾缓释生物炭的制备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1-2及对比例1中富钾生物炭和原料中的总钾含量;图3为实施例1-2及对比例1中富钾生物炭的产率和固定碳产率;图4为实施例1-2及对比例1中富钾生物炭的K+累积释放趋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满足沼渣及生物质直燃底灰亟待合理利用的需求,基于灰中金属可催化生物质热解过程、改变生物炭结构养分特性的考虑,本专利技术利用沼渣和生物质直燃底灰混合物热解炭化而制得富钾缓释生物炭,以生物质直燃底灰作为催化剂和速效钾来源,催化沼渣热解,可以调控水溶态钾向交换态与非交换态转变,从而获得富钾缓释的生物炭,可以克服传统生物炭钾元素含量不足,速效钾及可转化态钾含量不高的问题,具有钾元素含量高,碱性强以及含碳量高的巨大优势。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富钾缓释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沼渣和生物质直燃底灰按照质量比9∶1至4∶1混合,将所得混合原料经密闭热解制得该富钾缓释生物炭。值得一提的是,生物质直燃底灰是一种传统的速效农家钾肥,灰分质量含量一般超过98%,是有效的热解催化剂。钾含量高达23.2g/kg左右,且其中90%的钾元素为水溶态,难以长效使用。然而经过其催化沼渣热解,除了增加生物炭产率及气体品质之外,还可同时调控水溶态钾向交换态以及非交换态转变,从而获得富钾缓释的生物炭。其中,沼渣的总钾含量不低于8000mg/kg,若其总钾含量过低则会影响制得富钾缓释生物炭中的钾含量;沼渣的粒径为10目至60目,确保后续可与直燃底灰混合均匀。其中,沼渣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新鲜沼渣自然风干后,经恒温烘干及粉碎过筛得到沼渣。其中,生物质直燃底灰的总钾含量不低于26000mg/kg,若其总钾含量过低则会影响制得的富钾缓释生物炭中的钾含量;生物直燃底灰的粒径大于60目,以剔除直燃底灰中存在的沙砾与不完全燃烧生物质。其中,沼渣和生物质直燃底灰按照质量比9∶1至4∶1混合,例如可以以9∶1、8∶1、7∶1、6∶1、5∶1、4∶1混合,若生物质直燃底灰的含量过低,则不利于提高固定碳产率,且缓释能力不强,若生物质直燃底灰的含量过高,则会降低产物中固定碳含量。其中,该生物质直燃底灰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由农作物废料作为直燃原料,经燃烧而获得底灰;去除底灰中的不完全燃烧残渣及石砾而获得生物质直燃底灰。该农作物废料包括秸秆、稻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混合原料的密闭热解条件为:在马弗炉中以10±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25℃后保温2h。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富钾缓释生物炭,能达到有机肥养分标准,且具有缓释肥特性的新型富钾生物炭,简便易得,有望提升生物炭钾肥利用率,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得的富钾缓释生物炭在肥料中的应用。将上述富钾缓释生物炭模拟施用土壤,具备提高土壤速效钾浓度及长效钾含量的潜力;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大幅减少化肥施用量及施肥次数,减轻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以及化肥不合理施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以下列举多个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示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沼渣总钾含量约为8458mg/kg;生物质灰渣总钾含量约为26933mg/kg。实施例1:本实施例制备富钾缓释生物炭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沼渣自然风干1周至无水分流出。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105℃下烘干24h取出,自然降温。用粉碎机粉碎,过10和60目筛,取两筛中间部分收集,得到原料粉末。将生物质直燃底灰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105℃下烘干24h取出,自然降温。经过筛,取粒径大于60目的部分。2.按质量比4∶1的标准,分别称取8g沼渣,2g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钾缓释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沼渣和生物质直燃底灰按照质量比9∶1至4∶1混合,将所得混合原料经密闭热解制得所述富钾缓释生物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钾缓释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沼渣和生物质直燃底灰按照质量比9∶1至4∶1混合,将所得混合原料经密闭热解制得所述富钾缓释生物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渣的总钾含量不低于8000mg/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渣的粒径为10目至6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渣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将新鲜沼渣自然风干后,经恒温烘干及粉碎过筛得到所述沼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直燃底灰的总钾含量不低于26000mg/kg。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益武文竹颜蓓蓓钟磊孙于茹崔孝强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