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活性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788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活性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其先将端羟基聚丁二烯溶解于甲苯中,再加入有机钛催化剂,然后加入三乙胺后在搅拌条件下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离心分离去除沉淀后得到溶液A;接着向溶液A中加入正己基异氰酸酯进行反应,然后加入等体积的甲醇后过滤得到沉淀B,然后向沉淀B中加入水,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恒温,待沉淀B完全溶解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C,接着在混合物C中加入高纯氧化钙进行反应得到混合物D;然后将混合物B缓慢加热至60~70℃,然后过滤得到沉淀E和滤液,将沉淀E真空干燥得到纳米氢氧化钙。本方法便于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纳米氢氧化钙的晶型和结构,获得高活性的纳米氢氧化钙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活性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氢氧化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氢氧化钙是一种强碱,具有杀菌与防腐能力,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也用作杀菌剂和化工原料等。目前常用的氢氧化钙制备方法有石灰消化法,即将石灰石在煅烧成氧化钙后,经精选与水按比例消化,生成氢氧化钙料液经净化分离除渣,再经离心脱水,干燥筛选得到氢氧化钙成品;或者将氯化钙溶于水中,加热后加入滤过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氢氧化钙,所得浆状混合物经抽滤后洗涤,再氢氧化钠水溶液洗去大量氯离子后得到氢氧化钙成品。但是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氢氧化钙粉体形状不规则,粒径较大,有时为了获得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氢氧化钙,会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如申请号为CN201510931831.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纳米氢氧化钙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分散剂与表面活性剂按比例混合在液体介质中,形成溶解液;b)将溶解液、高纯氧化钙和消泡剂在球磨机中进行反应,形成悬浮浆体;c)对浆体进行喷雾机干燥,球磨打散,得到纳米级氢氧化钙粉体。该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钙粉体的产品产量高,质量稳定,粒径分布窄,且反应条件容易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但是目前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都侧重在控制纳米氢氧化钙的粒径方面,忽略了对纳米氢氧化钙晶型的控制,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氢氧化钙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结构和晶型,不同的结构和晶型又会影响纳米氢氧化钙的应用,有的结构还会限制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活性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便于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纳米氢氧化钙的晶型和结构,获得高活性的纳米氢氧化钙产品。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活性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端羟基聚丁二烯溶解于甲苯中,再加入有机钛催化剂,然后加入三乙胺后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2~24h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离心分离去除沉淀后得到溶液A;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与甲苯的体积比为(0.12~0.15)g:1ml,所述有机钛催化剂和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比为(3~4):1,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与三乙胺的体积比为(5~6)g:1ml;(2)向溶液A中加入正己基异氰酸酯进行反应24~32h,然后加入等体积的甲醇后过滤得到沉淀B,然后向沉淀B中加入水,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恒温,待沉淀B完全溶解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C,在所述混合物C中水与沉淀B的质量比1:(0.05~0.1),接着在混合物C中加入高纯氧化钙进行反应,在开始加入高纯氧化钙15~20min以后再分别加入硬脂酸盐和尿素,待高纯氧化钙、硬脂酸盐和尿素加入完成后继续进行反应50~90min,得到混合物D;所述正己基异氰酸酯与端羟基聚丁二烯的摩尔比为(80~100):1,所述高纯氧化钙的加入量为水的质量的20~30%,所述高纯氧化钙、硬脂酸盐和尿素的质量比为1:(0.01~0.02):(0.01~0.02);(3)将混合物D缓慢加热至60~70℃,然后过滤得到沉淀E和滤液,将沉淀E真空干燥得到纳米氢氧化钙。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有机钛催化剂为三氯化环戊二烯基钛、三氯化五甲基环戊二烯基钛、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步骤(1)中搅拌速度为100~200r/min。进一步的,步骤(2)中待沉淀B完全溶解后按照5~10℃/min的降温速度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C。控制降温速度可以使聚合物链自由运动并通过物理作用逐渐形成一个自由能量最低的网络结构,如果冷却速度过慢,聚合物链将会通过不断调整空间分布和联结长度以保证在当前温度下的能量最低状态,最终无法达到平衡状态而无法形成凝胶状态。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高纯氧化钙的纯度在95%以上。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硬脂酸盐是硬脂酸钠、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步骤(3)中将混合物B按照2~3℃/min的升温速度缓慢加热至60~70℃。控制升温即可以保证凝胶中大分子自由运动打破原有结构,同时纳米氢氧化钙晶体也不会因温度升高出现纳米氢氧化钙颗粒团聚现象。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回收得到的滤液,然后冷却至室温,再将滤液和水混合后用于溶解步骤(2)中的沉淀B。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使用端羟基聚丁二烯与正己基异氰酸酯并且在有机钛催化剂的作用下制成热可逆凝胶作为氢氧化钙的结晶介质,利用凝胶的网状结构使得氢氧化钙分子被连续地传递到生长面使得其晶体的生长更加规则,而且还能保持晶体形貌并减少晶体和结晶器壁之间或者晶体和其他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纳米氢氧化钙的结晶速度,使得氢氧化钙能够在温和无加压的环境中结晶;同时本专利技术添加硬脂盐和尿素,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不仅改善氢氧化钙晶体的晶型,促进氢氧化钙产品生成晶型更小的球霰石型结晶,还能提高纳米氢氧化钙的表面性能、改善分散性,并防止颗粒团聚现象。2、本专利技术使用热可逆凝胶在常温时依靠分子链之间的化学交联、大分子缠结形成的物理作用或超分子结构自组装等方式形成稳定网格结构的凝胶,当加热到较高温度时,溶液中大分子自由运动加剧破环原有结构恢复成溶液状态,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特性,将含有纳米氢氧化钙的混合物D加热过滤分离能够快速将纳米氢氧化钙晶体沉淀与凝胶介质分离,得到高纯度和高活性的纳米氢氧化钙产品,而分离得到的凝胶介质溶液冷却后又可以恢复凝胶状态重新用于新的纳米氢氧化钙产品的生产中,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排放,降低生产成本。3、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控性强,适合自动化、工业化生产纳米氢氧化钙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具体实验条件和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通常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实施例1:一种高活性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端羟基聚丁二烯溶解于甲苯中,再加入有机钛催化剂,然后加入三乙胺后在速度为1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反应18h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离心分离去除沉淀后得到溶液A;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与甲苯的体积比为0.12g:1ml,所述有机钛催化剂和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比为3:1,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与三乙胺的体积比为5g:1ml;述有机钛催化剂为三氯化环戊二烯基钛;(2)向溶液A中加入正己基异氰酸酯进行反应30h,然后加入等体积的甲醇后过滤得到沉淀B,然后向沉淀B中加入水,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恒温,待沉淀B完全溶解后按照8℃/min的降温速度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C,在所述混合物C中水与沉淀B的质量比1:0.05,接着在混合物C中加入高纯氧化钙进行反应,在开始加入高纯氧化钙15min以后再分别加入硬脂酸锌和尿素,待高纯氧化钙、硬脂酸锌和尿素加入完成后继续进行反应65min,得到混合物D;所述正己基异氰酸酯与端羟基聚丁二烯的摩尔比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活性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端羟基聚丁二烯溶解于甲苯中,再加入有机钛催化剂,然后加入三乙胺后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2~24h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离心分离去除沉淀后得到溶液A;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与甲苯的体积比为(0.12~0.15)g:1ml,所述有机钛催化剂和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比为(3~4):1,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与三乙胺的体积比为(5~6)g:1ml;/n(2)向溶液A中加入正己基异氰酸酯进行反应24~32h,然后加入等体积的甲醇后过滤得到沉淀B,然后向沉淀B中加入水,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恒温,待沉淀B完全溶解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C,在所述混合物C中水与沉淀B的质量比1:(0.05~0.1),接着在混合物C中加入高纯氧化钙进行反应,在开始加入高纯氧化钙15~20min以后再分别加入硬脂酸盐和尿素,待高纯氧化钙、硬脂酸盐和尿素加入完成后继续进行反应50~90min,得到混合物D;所述正己基异氰酸酯与端羟基聚丁二烯的摩尔比为(80~100):1,所述高纯氧化钙的加入量为水的质量的20~30%,所述高纯氧化钙、硬脂酸盐和尿素的质量比为1:(0.01~0.02):(0.01~0.02);/n(3)将混合物D缓慢加热至60~70℃,然后过滤得到沉淀E和滤液,将沉淀E真空干燥得到纳米氢氧化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活性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端羟基聚丁二烯溶解于甲苯中,再加入有机钛催化剂,然后加入三乙胺后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2~24h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离心分离去除沉淀后得到溶液A;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与甲苯的体积比为(0.12~0.15)g:1ml,所述有机钛催化剂和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比为(3~4):1,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与三乙胺的体积比为(5~6)g:1ml;
(2)向溶液A中加入正己基异氰酸酯进行反应24~32h,然后加入等体积的甲醇后过滤得到沉淀B,然后向沉淀B中加入水,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恒温,待沉淀B完全溶解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C,在所述混合物C中水与沉淀B的质量比1:(0.05~0.1),接着在混合物C中加入高纯氧化钙进行反应,在开始加入高纯氧化钙15~20min以后再分别加入硬脂酸盐和尿素,待高纯氧化钙、硬脂酸盐和尿素加入完成后继续进行反应50~90min,得到混合物D;所述正己基异氰酸酯与端羟基聚丁二烯的摩尔比为(80~100):1,所述高纯氧化钙的加入量为水的质量的20~30%,所述高纯氧化钙、硬脂酸盐和尿素的质量比为1:(0.01~0.02):(0.01~0.02);
(3)将混合物D缓慢加热至60~70℃,然后过滤得到沉淀E和滤液,将沉淀E真空干燥得到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夏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