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慧挺专利>正文

一种楼道电梯及其封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76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道电梯及其封闭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轨道车架;所述轨道车架一侧设置有承载板伸出壳体外侧,壳体上开设有轨道通孔配合所述承载板运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封闭带封闭所述轨道通孔,所述封闭带的两端固定设置;轨道车架上设有轨道车面板,所述轨道车面板处于封闭带外侧的轨道通孔中;轨道车架能沿所述轨道通孔运动,使对应轨道车架区域所述封闭带能够绕至轨道车面板内侧。通过封闭带封闭轨道通孔,轨道车面板处于封闭带外侧的轨道通孔,轨道车面板运动时,对应的封闭带绕至轨道车面板内侧,同时轨道车面板两端与封闭带紧贴,所述封闭结构能有效封闭轨道通孔区域、简单实用且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道电梯及其封闭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楼道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道电梯及其封闭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楼道电梯可分为外露型和封闭型两种:乘载装置整体外露的,称为外露型。结合乘载装置具有整体性外壳,复位后最多只有踏板、扶手、座板等部件少许突出于外壳的,称为封闭型。从结构上看,封闭型楼道电梯具有整体性的外壳,而外露型楼道电梯没有整体性的外壳。封闭型楼道电梯接到指令乘载装置自动运行时,即使有人靠在电梯上也较安全。而外露型楼道电梯接到指令自动运行时,乘载装置前方人们不能任意占道,否则容易受到碰撞造成损伤,因而有安全隐患。例如公开号为CN101125622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就属于外露型楼道电梯,包括沿楼道坡度方向设置梯架,所述梯架上设有上轨道、下轨道、轨道车、牵引装置、封闭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牵引装置带动轨道车运行。轨道车具有踏板,踏板在工作状态展开于梯架侧边,随轨道车移动以便载人。因此,在梯架的侧边具有便于轨道车与踏板连接部通行的区域,该区域在运行时是敞开的,外界的异物,尤其是小动物易通过该区域进入梯架,小孩子的手臂也能通过该区域伸入梯架。所以技术焦点在于在封闭型楼道电梯的整体性外壳上,满足踏板运动轨迹所留的轨道通孔也能实现封闭。公布公开号为CN10519772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运输载体的移动载台活动区域封闭结构,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部分及第二壳体部分的外壳、联动于所述移动载台的封闭件、设于所述机架两侧用于为所述封闭件在所述移动载台活动方向提供支撑的支撑件。所述第一壳体部分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之间具有间距形成所述移动载台的活动区域,能利于有效封闭移动载台活动区域。公布公开号为CN205045658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运输载体的移动载台活动区域封闭结构,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部分及第二壳体部分的外壳、联动于所述移动载台的封闭件、设于所述机架两侧用于为所述封闭件在所述移动载台活动方向提供支撑的支撑件。所述第一壳体部分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之间具有间距形成所述移动载台的活动区域。现有技术中的方案虽然能利于有效封闭移动载台活动区域,从而利于提高安全性,但由于其主要原理是封闭带随踏板一起运动,其不足之处是:一,由于封闭带随踏板一起运动,所以噪声较大。二,所占用的宽度和长度较多,即占用空间大。三,结构复杂,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专利技术一种能有效封闭移动载台活动区域、结构简单实用、占用空间小的楼道电梯的封闭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楼道电梯的封闭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轨道车架;所述轨道车架一侧设有承载板伸出壳体外侧,壳体上开设有轨道通孔配合所述承载板运动,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封闭带封闭所述轨道通孔,所述封闭带的两端固定设置;轨道车架上设有轨道车面板,所述轨道车面板处于封闭带外侧的轨道通孔中;轨道车架及其上的轨道车面板沿所述轨道通孔运动时,对应轨道车面板的区域的封闭带绕至轨道车面板后侧。本技术方案通过封闭带和轨道车面板共同封闭轨道通孔,其中轨道车面板在封闭带外侧的轨道通孔中运动;首先通过两端固定设置的封闭带实现不设有轨道车面板时轨道通孔的封闭;其次,在所述轨道车面板沿轨道通孔运动的过程中,对应所述轨道通孔区域的封闭带绕至轨道车面板后侧,轨道车面板两端与封闭带紧贴,从而实现封闭带与轨道车面板之间的封闭,进而最终实现轨道车面板在轨道通孔中运动过程中整个轨道通孔区域的封闭。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车架上设有导向组件,引导所述封闭带向后绕至轨道车面板后侧。通过具有导向功能的部件辅助封闭带进行绕向,使封闭带从贴合封闭轨道通孔的位置绕至轨道车面板后侧再绕回贴合封闭轨道通孔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分别处于轨道车面板上下两端的第一导向部件,以及至少一个处于轨道车面板后侧的第二导向部件。在导向组件使封闭带从贴合封闭轨道通孔的位置绕至轨道车面板后侧再绕回贴合封闭轨道通孔的位置的过程中,至少有三次方向状态上的转变:1、由贴合封闭轨道通孔的状态到轨道车面板后侧的状态。2、由轨道车面板后侧的状态到贴合封闭轨道通孔的状态。3、在轨道车面板后侧进行方向的转变。而进行这三次方向状态上的转变需要两个分别处于轨道车面板上下两端的第一导向部件,以及一个处于轨道车面板后侧的第二导向部件。具体实施起来就是当所述楼道电梯向上移动时,位于上端的第一导向部件将所述封闭带导至轨道车面板后侧,位于下端的第一导向部件所述封闭带导至贴合封闭轨道通孔的位置;当所述楼道电梯向下移动时,位于下端的第一导向部件将所述封闭带导至轨道车面板后侧,位于上端的第一导向部件所述封闭带导至贴合封闭轨道通孔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带至少有一端通过弹性部件固定。一方面在安装的时候,封闭带往往不确定具体长度,需要有一定的配合适应量;另一方面在所述轨道车架行进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局部的绷紧,需要所述封闭带有一定的形变量去配合,以提高容错率。另外在不同的室温下,封闭带的弹性和伸缩量具有差异,通过弹性部件的固定,提升兼容性。前文所描述的封闭带的两端固定设置,指的是封闭带两端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而这里所述的通过弹性部件固定,是指通过弹性部件使封闭带与弹性部件组成的整体具有了伸缩性。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侧设有多个能够抵住所述封闭带后侧的压抵组件,多个压抵组件沿所述轨道通孔布置,所述压抵组件包括第二复位部件和压抵部件;所述压抵部件活动设置,且处于初始位置时能够压抵所述封闭带;所述第二复位部件与所述压抵部件相连,使所述压抵部件能够回到初始位置。因为所述封闭带需要绕至轨道车面板后侧,而封闭带的两端是固定设置的,所以封闭带的上下两侧不是固定设置的;为了封闭带在绕向的过程中和轨道车面板两端之间保持比较好的贴合性,封闭带需要选择软而薄的类型;而硬而厚的封闭带不能很好地绕弯,从而不能和轨道车面板两端较好地贴合。因为封闭带为软而薄的类型,所以在受到由壳体外向内的压力时,会向内形变,影响到整体的封闭性,所以需要设置一个压抵部件去压抵住封闭带。同时,因为在轨道车架及轨道车面板运动过程中,封闭带需要绕至轨道车面板后侧,而这时设置在封闭带后侧的压抵部件会阻碍轨道车架及轨道车面板的运动,所以必须活动设置,这样在轨道车架及轨道车面板通过时,可以将其暂时顶开。具体方式是将多个压抵组件沿所述轨道通孔布置;压抵组件中的压抵部件活动设置,在轨道车架通过前能够解除对封闭带的压抵;其中压抵部件在初始位置时能够压抵住封闭带后侧;设有第二复位部件与压抵部件相连,第二复位部件使压抵部件在所述轨道车架通过后能够恢复对封闭带的压抵,前文所述的初始位置指在第二复位部件的作用下,压抵部件所保持的位置;所述第二复位部件为与压抵部件相连的拉簧。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车架上设有挑杆,所述挑杆能够顶住所述压抵部件,使所述压抵部件沿其活动方向离开所述压抵区域。因为轨道通孔是倾斜的,轨道车架及其上的轨道车面板既可以沿轨道通孔向上运动又可以沿轨道通孔向下运动,所以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道电梯的封闭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轨道车架(2);所述轨道车架(2)一侧设置有承载板伸出壳体(1)外侧,壳体(1)上开设有轨道通孔配合所述承载板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一封闭带(112)封闭所述轨道通孔,所述封闭带(112)的两端固定设置;轨道车架(2)上设有轨道车面板(131),所述轨道车面板(131)处于封闭带(112)外侧的轨道通孔中;轨道车架(2)运动时及其上的轨道车面板(131)沿所述轨道通孔运动时,对应轨道车面板(131)区域的所述封闭带(112)绕至轨道车面板(131)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道电梯的封闭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轨道车架(2);所述轨道车架(2)一侧设置有承载板伸出壳体(1)外侧,壳体(1)上开设有轨道通孔配合所述承载板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一封闭带(112)封闭所述轨道通孔,所述封闭带(112)的两端固定设置;轨道车架(2)上设有轨道车面板(131),所述轨道车面板(131)处于封闭带(112)外侧的轨道通孔中;轨道车架(2)运动时及其上的轨道车面板(131)沿所述轨道通孔运动时,对应轨道车面板(131)区域的所述封闭带(112)绕至轨道车面板(131)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架(2)上设有导向组件,引导所述封闭带(112)向后绕至轨道车面板(131)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分别处于轨道车面板(131)上下两端的第一导向部件(25),以及至少一个处于轨道车面板(131)后侧的第二导向部件(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带(112)至少有一端通过弹性部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设置有多个能够抵住所述封闭带(112)内侧的压抵组件(169),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慧挺魏江
申请(专利权)人:龚慧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