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B超探头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68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次性使用B超探头保护套,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B超探头保护套收紧效果不好,导致空气通过手柄或者探头连接线部分进入,干扰超声图像的成像;并且保护套通用性差,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保护套本体,设置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结构,封闭端的截面为矩形结构,由封闭端的边缘延伸,形成第一本体部;开口端的截面为圆形结构,由第一本体部的边缘延伸,形成第二本体部;收紧件,设置于保护套本体的外侧壁上,收紧件包括第一收紧件和第二收紧件,第一收紧件设置于第一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部之间,第二收紧件设置于第二本体部的外表面,位于手柄以及探头连接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保护B超探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B超探头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次性使用B超探头保护套。
技术介绍
由于B超的功能可以提供病变组织详细丰富的信息,使用简单、快捷,反映的信息准确可靠,在各种疾病的监测诊断之中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但由于B超探头性能娇贵,其消毒灭菌问题更令医务工作者头疼。许多医院在B超探头消毒环节上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一般的做法是使用一次性B超探头保护套,有效地隔绝了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隐患,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使用起来卫生、简单方便而且对B超探头也起到保护作用。本申请人发现现有的B超探头保护套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由于使用时收紧效果不好,导致空气通过手柄或者探头连接线部分进入,干扰超声图像的成像;2.由于使用需求不同,探头也各不相同,现有的B超探头保护套在使用时对不同尺寸、型号的探头匹配不同的保护套,导致通用性差,使用不方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使用B超探头保护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B超探头性能娇贵,其消毒灭菌问题更令医务工作者头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使用B超探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n保护套本体,设置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结构,其中:/n封闭端的截面为矩形结构,由所述封闭端的边缘延伸,形成第一本体部,用以容纳B超探头;/n开口端的截面为圆形结构,由所述第一本体部的边缘延伸,形成第二本体部,用以容纳手柄以及探头连接线;/n收紧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套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收紧件包括第一收紧件和第二收紧件,所述第一收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部与所述第二本体部之间,所述第二收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外表面,位于所述手柄以及所述探头连接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B超探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套本体,设置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结构,其中:
封闭端的截面为矩形结构,由所述封闭端的边缘延伸,形成第一本体部,用以容纳B超探头;
开口端的截面为圆形结构,由所述第一本体部的边缘延伸,形成第二本体部,用以容纳手柄以及探头连接线;
收紧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套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收紧件包括第一收紧件和第二收紧件,所述第一收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部与所述第二本体部之间,所述第二收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外表面,位于所述手柄以及所述探头连接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B超探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包括由内部向外部依次设置的润滑层、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其中:
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之间设有密闭的耦合剂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B超探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部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次性使用B超探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本体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汉明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弘毅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