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67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所述颅骨修补板上设有若干孔槽结构,孔槽结构包括穿透型长形针道槽和至少两个通孔,每个通孔均与长形针道槽相连通,且至少有两个通孔位于长形针道槽长边的同一侧,两相邻通孔之间的外围和长形针道槽位于两个相邻通孔之间的侧壁外围共同形成挂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颅骨修补板上设有特殊穿透型孔槽结构,不仅可以实现传统通孔的积液引流作用,还可以用作颅骨板内侧的硬脑膜悬吊缝合线的固定点和颅骨板外侧颞肌悬吊缝合线的固定点,防止在颅骨板下形成死腔,促进脑脊液循环和大脑松弛,同时可以防止颞肌下滑堆积形成局部凸起凹陷影响外观,改善性预防颞肌萎缩,有利于综合减少颅骨修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
本技术涉及颅骨修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
技术介绍
颅骨修补术是针对脑外伤及开颅手术等导致的颅骨缺损情况,为了避免颅骨缺损综合征及继发性脑损害等而对其进行修补的一种常见的脑外科手术。由于感染和/或再吸收,原始骨瓣植入失败时,就需要其他辅助成型方法植入替代材料以保护内层大脑不受感染,并纠正美学畸形。聚醚醚酮,英文名称polyetheretherketone(简称PEEK)等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方便塑形,力学性能及防护性能好且术后舒适度高等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颅骨修补重建手术当中,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出各种修补板材。板材设计需要密切关注美容、皮瓣解剖(植入方法)和预防硬膜外积液和伤口裂开等,外部轮廓通过医学成像处理软件镜像设计,需要留孔来进行液体交换、组织长入、骨长入、硬脑膜再扩张和颞肌重新悬吊等。虽然使用PEEK板进行颅骨缺损重建在临床已经广受支持,但也伴之出现了很多使用这种材料的并发症,因此,需要逐渐改良种植体的设计,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充分排出血液和脑脊液,临床使用穿孔颅骨板,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圆形孔可以实现积液引流,例如CN206700264U公开了一种颅骨修补系统,其表面就设置有通孔结构,用于脑髓液排出,减少皮下积液,但由于塑形后的材料有着接近自体颅骨的厚度,没法实现临床使用弧形弯针将硬脑膜和颞肌紧密悬吊在PEEK板上,容易造成在颅骨板下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空腔,而在颅骨板上颞肌因为附着不好也容易下滑堆积影响外观等。因此,本领域所期待的是提供一种特殊结构的孔槽设计,可以同时实现促进积液引流和硬脑膜悬吊和颞肌重新悬吊紧密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颅骨修补板材无法实现硬脑膜和颞肌紧密悬吊在颅骨板上,容易在颅骨板下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空腔或在颅骨板上颞肌附着不好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系统。本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所述颅骨修补板上设有若干孔槽结构,孔槽结构包括长形针道槽和至少两个通孔,且至少有两个通孔位于长形针道槽长边的同一侧,每个通孔均与长形针道槽相连通,两个相邻通孔之间的外围和长形针道槽位于两个相邻通孔之间的侧壁外围共同形成挂齿。本技术的长形针道槽可以方便临床上所使用的弧形弯针穿过,手术针穿过的长条形槽状针道,硬脑膜/颞肌缝合线由手术针引导穿过长形针道槽并固定在挂齿上,从而实现将硬脑膜和颞肌紧密悬吊在颅骨修补板上,避免了颅骨板下与硬脑膜之间空腔的形成,同时颅骨板上颞肌也不会因附着不好而下滑堆积影响外观。且孔槽结构穿透颅骨修补板,同时具备液体交换、组织长入、骨长入、硬脑膜再扩张和颞肌重新悬吊等功能。硬脑膜的悬吊对于防止在颅骨板下形成死腔并促进脑脊液循环和大脑松弛至关重要,颞肌的悬吊可以防止颞肌下滑堆积形成局部凸起凹陷影响外观并对改善性预防颞肌萎缩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技术的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有利于减少颅骨修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通孔的外围之间所形成的最短距离≥1mm。优选地,所述长形针道槽的深度和通孔的深度均与颅骨修补板的厚度一致。优选地,所述长形针道槽的深度和通孔的深度均为0.5~15mm。优选孔槽结构的厚度与患者自体颅骨厚度相近,从颅骨修补术来讲,植入的PEEK材料厚度不能大于自体骨厚度,否则会压迫脑组织,与自体骨相近时,可以避免因植入材料与颅内组织之间形成较大空腔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针道槽分布于PEEK材料上且贯通材料,所以针道槽的厚度也是与颅骨厚度相近的。优选地,所述长形针道槽为长方形槽、类长方形槽或类长椭圆形槽。优选地,所述长形针道槽为类长方形槽,类长方形槽的短边所对应的两个侧壁均设置为向外凸的弧形壁,或者类长方形槽由长方形的四个直角变为四个倒圆角形成。优选地,所述通孔为椭圆形孔、圆孔或类圆孔。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圆孔,所述挂齿靠近长形针道槽的一端到圆孔远离长形针道槽的一端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圆孔半径。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5mm。优选地,所述颅骨修补板为PEEK颅骨修补板。本技术采用的聚醚醚酮类材料与钛网相比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避免了金属网板对颅骨组织的刺激,产生过敏、排异反应,且具良好的强度、韧性等特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颅骨修补板上设有特殊穿透型孔槽结构,不仅可以实现传统通孔的积液引流作用,还可以用作颅骨板内侧的硬脑膜悬吊缝合线的固定点和颅骨板外侧颞肌悬吊缝合线的固定点,防止在颅骨板下形成死腔,促进脑脊液循环和大脑松弛,同时可以防止颞肌下滑堆积形成局部凸起凹陷影响外观,改善性预防颞肌萎缩,有利于综合减少颅骨修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孔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孔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孔槽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5的孔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如图1和图5所示,颅骨修补板4上设有孔槽结构,孔槽结构为一个或多个,还可以同时在颅骨修补板上设置所述孔槽结构和现有的圆孔结构进行结合使用。孔槽结构包括穿透型的长椭圆形针道槽1和2个通孔2,每个通孔2均与长椭圆形针道槽1相连通,且至少两个通孔2位于长椭圆形针道槽1长边的同一侧,两个通孔2之间彼此不直接连通。两个相邻通孔2之间的外围和长形针道槽1位于两个相邻通孔2之间的侧壁外围共同形成挂齿3,长椭圆形针道槽1的深度和通孔2的深度与颅骨修补板的厚度一致,为10mm,通孔2为圆孔,通孔2的孔径1mm,两个相邻通孔2的外围之间所形成的最短距离d≥1mm。实施例2一种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如图2、图3和图5所示,颅骨修补板4上设有若干孔槽结构,孔槽结构包括穿透型的类长方形针道槽1和2个通孔2,每个通孔2均与类长方形针道槽1相连通,且至少两个通孔2位于类长方形针道槽1长边的同一侧,两个相邻通孔2之间的外围和类长方形针道槽1位于两个相邻通孔2之间的侧壁外围共同形成挂齿3,类长方形针道槽1的深度和通孔2的深度与颅骨修补板的厚度一致,为10mm,通孔2为圆孔,通孔2的孔径5mm,两个相邻通孔2的外围之间所形成的最短距离d≥1mm,类长方形槽的短边所对应的两个侧壁均设置为向外凸的弧形壁,或者类长方形槽1由长方形的四个直角变为四个倒圆角形成。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颅骨修补板上设有若干孔槽结构,所述孔槽结构包括穿透型长形针道槽(1)和至少两个通孔(2),且至少有两个通孔(2)位于长形针道槽(1)长边的同一侧,每个通孔(2)均与长形针道槽(1)相连通,两个相邻通孔(2)之间的外围和长形针道槽(1)位于两个相邻通孔(2)之间的侧壁外围共同形成挂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颅骨修补板上设有若干孔槽结构,所述孔槽结构包括穿透型长形针道槽(1)和至少两个通孔(2),且至少有两个通孔(2)位于长形针道槽(1)长边的同一侧,每个通孔(2)均与长形针道槽(1)相连通,两个相邻通孔(2)之间的外围和长形针道槽(1)位于两个相邻通孔(2)之间的侧壁外围共同形成挂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通孔(2)的外围之间所形成的最短距离≥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针道槽(1)的深度和通孔(2)的深度均与颅骨修补板的厚度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针道槽(1)的深度和通孔(2)的深度均为0.5~15mm。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具有孔槽结构的颅骨修补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丛桂袁玉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