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后路多点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672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脊柱后路多点固定装置,包括长连接杆,长连接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L形卡合板,所述L形卡合板的右端设有左端固定螺母,所述左端固定螺母与长连接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所述L形卡合板的右端设有右端固定螺母,所述右端固定螺母与长连接杆的外部螺纹连接,通过设置长连接杆,使得直卡合板在与脊椎一侧卡合后不会随意的旋转,加强了钢钉与脊椎之间的连接,从而减小了钢钉松动甚至失效的可能性,通过设置内六角螺母的下表面与长连接杆的上表面相接触,减小了长连接杆从L形卡合板中滑落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后路多点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脊柱后路多点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当脊柱出现断裂或侧弯时需要在脊柱内打入钢钉进行校正。打钢钉手术进行完之后,钢钉受到患者动作的影响,极易造成钢钉松动甚至失效,这样不仅会对患者伤患处的恢复没有好处,而且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且各个钢钉之间的连接不紧密,这样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恢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脊柱后路多点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脊柱后路多点固定装置,具备钢钉松动或失效的可能性小,钢钉之间的连接紧密等优点,解决了传统装置中钢钉松动或失效的可能性大,钢钉之间连接不紧密的问题。本技术的脊柱后路多点固定装置,包括长连接杆,长连接杆的外表面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后路多点固定装置,包括长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连接杆(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L形卡合板(6),所述L形卡合板(6)的右端设有左端固定螺母(3),所述左端固定螺母(3)与长连接杆(2)的外部螺纹连接,所述L形卡合板(6)的右端设有右端固定螺母(8),所述右端固定螺母(8)与长连接杆(2)的外部螺纹连接,所述L形卡合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螺纹通孔(11),所述螺纹通孔(11)内壁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母(10),所述内六角螺母(10)的下表面与长连接杆(2)的上表面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后路多点固定装置,包括长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连接杆(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L形卡合板(6),所述L形卡合板(6)的右端设有左端固定螺母(3),所述左端固定螺母(3)与长连接杆(2)的外部螺纹连接,所述L形卡合板(6)的右端设有右端固定螺母(8),所述右端固定螺母(8)与长连接杆(2)的外部螺纹连接,所述L形卡合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螺纹通孔(11),所述螺纹通孔(11)内壁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母(10),所述内六角螺母(10)的下表面与长连接杆(2)的上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后路多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卡合板(6)的左侧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L形卡合板(6)凹槽内壁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开设有通孔,所述L形卡合板(6)凹槽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接轴(9),所述转动连接轴(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圈(4),两个所述卡圈(4)互相远离的一侧与L形卡合板(6)的左右两侧位于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恩李彦林蔡国锋王福科杨贤光向耀宇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