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继龙专利>正文

一种套管形式的克氏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67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一种套管形式的克氏针,包括克氏针主体,所述克氏针主体前端尖锐,其特征在于:克氏针主体尾部滑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尾端设有穿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通过巧妙的结构,使用套管形式的伸缩杆省去了以往的剪断余长环节,保证了使用安全,优化了施术过程,降低了施术难度,减少了对患者的刺激,提高了体验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形式的克氏针
本技术涉及骨外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管形式的克氏针。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克氏针固定时,通常先将克氏针裁断定长,在使用线缆或钢丝固定时需要其尾部予以折弯,以避免线缆或钢丝脱落。但是实际作业过程中克氏针尾部存在难以折弯,或不能在准确位置折弯的问题,造成克氏针尾部残留过多,磨损,刺激皮肤与神经。并且这种固定方式并不是非常牢靠,在患者运动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线缆或钢绳在尾部脱钩情况,造成固定失败需重新施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套管形式的克氏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套管形式的克氏针通过套管结构,时克氏针不再需要裁断操作,而是通过线缆或钢丝的“8”字固定,实现定长。并且期末端带有穿线孔设计,避免线绳脱落,在保证使用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了施术过程,降低了施术难度。设备包括克氏针主体,所述克氏针主体前端尖锐,用于穿刺,克氏针主体尾部滑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尾端设有穿线孔。进一步的,所述克氏针主体为中空管形式,在其内部滑动穿设有伸缩杆。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前部与克氏针内腔尾端均设限位,以防止伸缩杆脱出克氏针内腔。进一步的,所述克氏针于与伸缩杆均为直杆形式。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为贯穿孔形式。本技术使用时,使用克氏针主体穿过需要连接的骨骼、韧带,然后根据定长拉伸伸缩杆,使用钢丝或线缆穿过伸缩杆的贯穿孔,进行“8”字盘绕。在盘绕完成后,克氏针于伸缩杆的相对位置也被盘绕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通过巧妙的结构,使用套管形式的伸缩杆省去了以往的剪断余长环节,保证了使用安全,优化了施术过程,降低了施术难度,减少了对患者的刺激,提高了体验感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套管形式的克氏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克氏针主体2-限位3-伸缩杆4-穿线孔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套管形式的克氏针包括克氏针主体1,所述克氏针主体1前端尖锐,用于穿刺,克氏针主体1尾部滑动设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尾端设有穿线孔4。进一步的,所述克氏针主体1为中空管形式,在其内部滑动穿设有伸缩杆3。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3前部与克氏针内腔尾端均设限位2,以防止伸缩杆3脱出克氏针内腔。进一步的,所述克氏针于与伸缩杆3均为直杆形式。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4为贯穿孔形式。本技术使用时,使用克氏针主体1穿过需要连接的骨骼、韧带,然后根据定长拉伸伸缩杆3,使用钢丝或线缆穿过伸缩杆3的穿线孔4,进行“8”字盘绕。在盘绕完成后,克氏针于伸缩杆3的相对位置也被盘绕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形式的克氏针,包括克氏针主体,所述克氏针主体前端尖锐,其特征在于:克氏针主体尾部滑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尾端设有穿线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形式的克氏针,包括克氏针主体,所述克氏针主体前端尖锐,其特征在于:克氏针主体尾部滑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尾端设有穿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形式的克氏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氏针主体为中空管形式,在其内部滑动穿设有伸缩杆。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继龙
申请(专利权)人:丁继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