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内表面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工件内表面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的打磨抛光工艺一般都是由工人手持气动打磨工具给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好处是工人可以根据产品的毛刺多少和难易程度控制打磨的力度和时间,但加工效率低,而且加工质量难以保证;如果直接使用机器人加工,虽然打磨时间可以控制,但打磨力度就不能保证,导致容易损坏产品,例如公开号为CN20160985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钻杆内孔打磨机,所述打磨机包含有密闭室、转杆和气动马达,所述密闭室左右分别设置有左封盖和右封盖,所述右封盖中心处连接有一进气嘴,所述气动马达固定设置于密闭室内,且所述气动马达的进气口与进气嘴相连,所述转杆一端套有一砂轮,另一端与气动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转杆与密闭室之间设有一轴承,所述转杆中心开有一出气通道,所述转杆位于密闭室内的一端侧壁上开有一出气孔。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人工需要进行手持进行打磨,但是因每个人的打磨习惯和熟练程度不同,导致打磨的质量会有较大的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 ...
【技术保护点】
1.工件内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两侧对应设有第一气缸(2),第一气缸(2)的伸出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工作台(1)上设有第一滑轨(4),第一滑轨(4)上嵌设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与第一固定块(3)相固定,两个第一固定块(3)之间卡设有工件(6);所述的工件(6)一侧设有打磨支座(7),打磨支座(7)的两侧设有第二滑轨(8),第二滑轨(8)上嵌设有第二滑块(9),所述的打磨支座(7)上设有第一螺杆(10),第一螺杆(10)上设有第一移动块(11),第一螺杆(1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轮(12);所述的第一移动块(11)上固定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件内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两侧对应设有第一气缸(2),第一气缸(2)的伸出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工作台(1)上设有第一滑轨(4),第一滑轨(4)上嵌设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与第一固定块(3)相固定,两个第一固定块(3)之间卡设有工件(6);所述的工件(6)一侧设有打磨支座(7),打磨支座(7)的两侧设有第二滑轨(8),第二滑轨(8)上嵌设有第二滑块(9),所述的打磨支座(7)上设有第一螺杆(10),第一螺杆(10)上设有第一移动块(11),第一螺杆(1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轮(12);所述的第一移动块(11)上固定有横向支板(13),横向支板(13)的两侧设有第三滑轨(14),第三滑轨(14)上设有第三滑块(15),横向支板(13)上设有第二螺杆(16),第二螺杆(16)上设有第二移动块(17),第二螺杆(16)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调节轮(18),所述的第二移动块(17)上固定有打磨器固定架(19),打磨器固定架(19)上设有打磨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内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方设有夹取装置(21),夹取装置(21)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两侧的立柱(211),两个立柱(211)之间设有横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沛,陈欢,陈镜州,吴一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