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汁杯及榨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494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汁杯及榨汁机,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包括下杯体和上杯体,下杯体包括集汁腔,集汁腔向外连通设置有出汁口,下杯体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上杯体与下杯体转动连接,上杯体包括榨汁腔,上杯体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连通榨汁腔和集汁腔,上杯体中心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同轴的第二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转动连接的下杯体和上杯体的结构,可以将榨汁杯匹配于现有榨汁机结构,通过穿装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榨汁头对食材进行榨汁后,果汁流入上杯体的榨汁腔,并通过上杯体底部的通孔流入下杯体的集汁腔内进行收集,榨汁杯配合榨汁头使用能适用于对食材进行带皮榨汁,其榨汁口感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榨汁杯及榨汁机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榨汁杯及榨汁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目前的榨汁机一般采用榨汁杯以及转动安装在榨汁杯内的螺杆的结构,该结构的榨汁机在对带厚皮的食材进行榨汁时,需要在放入榨汁机前采用人工方式对食材进行去皮,否则榨出的果汁会带有苦味,影响口感;但是,人工去皮工序繁琐,耗费时间长,因此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亟需在该结构基础上研发出一款适合食材进行带皮榨汁的榨汁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汁杯及榨汁机,适用于对带皮的食材进行榨汁,其榨汁口感好,且能通用于现有的榨汁机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榨汁杯,包括:下杯体,所述下杯体包括集汁腔,所述集汁腔向外连通设置有出汁口,所述下杯体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上杯体,所述上杯体与所述下杯体转动连接,所述上杯体包括榨汁腔,所述上杯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榨汁腔和所述集汁腔,所述上杯体中心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的第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榨汁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杯体,所述下杯体包括集汁腔,所述集汁腔向外连通设置有出汁口,所述下杯体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孔;/n上杯体,所述上杯体与所述下杯体转动连接,所述上杯体包括榨汁腔,所述上杯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榨汁腔和所述集汁腔,所述上杯体中心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的第二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榨汁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杯体,所述下杯体包括集汁腔,所述集汁腔向外连通设置有出汁口,所述下杯体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上杯体,所述上杯体与所述下杯体转动连接,所述上杯体包括榨汁腔,所述上杯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榨汁腔和所述集汁腔,所述上杯体中心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的第二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体的底部安装于所述下杯体围设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体外壁和所述下杯体的内壁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榨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体外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和所述上杯体接合处形成限位台阶,所述定位槽与所述下杯体内壁间隙配合,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下杯体上端部抵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榨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沿外周向所述集汁腔内凸出形成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孔沿外周向所述榨汁腔内凸出形成第二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北河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恒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