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修复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土壤修复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在我国是一种普遍性污染,各个地区的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污染情况要相对严重一点。由于土壤中重金属的难迁移性,潜在性,长期性等特点,重金属污染不易被发现;而土壤中的有机物存在难分解,长期性等特点,自然恢复很困难,需要人工干预对重金属、有机物和农药等污染物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目前对土壤污染物的处理方法有异位修复和原位修复,由于异位修复成本高,且对土壤原有的性质改变过大,存在较大的次生危害可能性,所以原位修复更加好。原位修复一般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这两个内容都是目前国内土壤修复研究的热点。但是植物修复的修复能力有限,修复作用也较为单一。而利用微生物进行土壤修复的技术因缺少合适的菌剂载体,造成土壤修复剂的菌剂类型单一,将其用于修复土壤时修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修复颗粒剂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修复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矿粉75~90份、粘结剂1~5份、土壤治理剂1~5份、表面活性剂1~5份、第一菌液5~10份、第二菌液5~10份;/n所述矿粉的的粒径≤0.6mm;/n所述第一菌液为肠杆菌属的菌液;/n所述第二菌液包括假单胞菌属、苍白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棒杆菌属和微球菌属中的一种或几种;/n所述第一菌液的浓度为5~10×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修复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矿粉75~90份、粘结剂1~5份、土壤治理剂1~5份、表面活性剂1~5份、第一菌液5~10份、第二菌液5~10份;
所述矿粉的的粒径≤0.6mm;
所述第一菌液为肠杆菌属的菌液;
所述第二菌液包括假单胞菌属、苍白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棒杆菌属和微球菌属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第一菌液的浓度为5~10×105cfu/mL;
所述第二菌液的浓度为5~10×105cfu/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修复颗粒剂的粒径为1~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包括硅藻土、麦饭石粉、浮石粉、沸石粉、蛭石粉、海泡石粉、蒙脱石粉、高岭土粉和改性矿物粉中的至少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壤修复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石灰、石膏、海藻酸钙凝胶、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群威,罗红霞,赵玉连,毛世丽,宋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千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