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土壤有机污染治理的微生物挂膜载体装置
本技术属于土壤污染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土壤污染修复的微生物挂膜载体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类活动正在不断向土壤环境中排入大量的污染物,如化肥农药的施用、工业污水的回灌、石油类产品的泄露倾倒等。通常而言,土壤环境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能够将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实现自我净化。但当这些有机污染物浓度过高、成分复杂时,将超出土壤自净能力,从而破坏土壤结构、恶化土壤生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同时通过降水淋溶等自然途径污染水体环境,最终通过植物吸收、人畜饮水等食物链环节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土壤有机污染的治理备受关注。目前针对较低程度的土壤有机污染,一般采用原位修复方法,辅助土壤环境提高自我净化能力,在尽可能不扰动其原有土壤结构的前提下,实现污染物的分解。其中,微生物修复法是原位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法利用针对目标有机污染物,驯化培养高效降解菌种,利用微生物的吸附、吸收及生物转化等生理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土壤有机污染治理的微生物挂膜载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挂膜载体装置包括:/n一级主干管,所述一级主干管为空心管道,所述一级主干管的一端为水流入口,另一端为水流出口,在所述一级主干管上设有多个第一接口;/n多条二级支管,所述二级支管为空心管道,所述二级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另一端为密闭端,在所述二级支管上设有多个第二接口;/n多条三级脉络管,所述三级脉络管为空心管道,所述三级脉络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另一端为密闭端,在所述三级脉络管上设有多个第三接口;/n多个挂膜端单元,所述挂膜端单元密封连接在第三接口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土壤有机污染治理的微生物挂膜载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挂膜载体装置包括:
一级主干管,所述一级主干管为空心管道,所述一级主干管的一端为水流入口,另一端为水流出口,在所述一级主干管上设有多个第一接口;
多条二级支管,所述二级支管为空心管道,所述二级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另一端为密闭端,在所述二级支管上设有多个第二接口;
多条三级脉络管,所述三级脉络管为空心管道,所述三级脉络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另一端为密闭端,在所述三级脉络管上设有多个第三接口;
多个挂膜端单元,所述挂膜端单元密封连接在第三接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土壤有机污染治理的微生物挂膜载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膜端单元包括多条鞭毛纤维和连接条,所述多条鞭毛纤维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土壤有机污染治理的微生物挂膜载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条为螺旋纤维束,所述螺旋纤维束包括两条螺旋纤维,两条所述螺旋纤维旋转交织,所述鞭毛纤维设置在两条螺旋纤维之间,所述鞭毛纤维向周边空间呈伞状伸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土壤有机污染治理的微生物挂膜载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纤维束的直径为3-5mm,长度为100-200mm,所述鞭毛纤维的直径为0.3-0.5mm,长度为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土壤有机污染治理的微生物挂膜载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主干管直径为20-50cm,所述二级支管直径为5-10cm,所述三级脉络管为0.5-1cm;
所述的挂膜端单元直径为0.5-1cm,长度为5-10cm;
所述第三接口均匀设置在所述三级脉络管上,所述挂膜端单元均匀分布在所述三级脉络管四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临川,陈寒松,崔勇兴,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