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氧化和微生物协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化学氧化和微生物协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系统。
技术介绍
石油开采、运输、装卸、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引起土壤污染,石油烃污染土壤由于含有大量多环芳烃,处理难度大,生物毒性强,且处理周期长,成本高。目前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可分为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其中异位修复技术是指将受污染的土壤从发生污染的位置挖掘出来,在原场址范围内或经过运输后再进行治理的技术。异位修复技术较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氧化、微生物处理或化学氧化-微生物处理分步式处理。化学氧化法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且破坏土壤;微生物处理法非常缓慢,且细菌对多环芳烃普遍耐受性差;分步式处理法操作复杂,所需设备多,运输和操作成本高,周期长。因此开发一种能够进行化学氧化和微生物降解一体化协同高效连续处理的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氧化和微生物协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系统,操作简单,能连续高效运行,修复成本低,有机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学氧化和微生物协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1)、二氧化碳过滤器(2)、气体流量计(3)、气体检测仪一(4)、土壤降解罐(5)、加药泵组(6)、气体检测仪二(7)和计算机控制系统(8),/n所述土壤降解罐(5)包括自上而下堆叠设置的第一罐体(51)、第二罐体(52)、第三罐体(53)和第四罐体(54),相邻两个罐体通过法兰连接,每个罐体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和加热棒,所述第一罐体(51)的顶部设有进液口(9)和出气口(10),第一罐体(51)的侧壁设有进料口(11),所述第四罐体(54)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氧化和微生物协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1)、二氧化碳过滤器(2)、气体流量计(3)、气体检测仪一(4)、土壤降解罐(5)、加药泵组(6)、气体检测仪二(7)和计算机控制系统(8),
所述土壤降解罐(5)包括自上而下堆叠设置的第一罐体(51)、第二罐体(52)、第三罐体(53)和第四罐体(54),相邻两个罐体通过法兰连接,每个罐体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和加热棒,所述第一罐体(51)的顶部设有进液口(9)和出气口(10),第一罐体(51)的侧壁设有进料口(11),所述第四罐体(54)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3)、出液口(14)和进气口(12),所述土壤降解罐(5)的内部中央竖直设有主搅拌轴(16),所述主搅拌轴(16)的上端伸出第一罐体(51)并与正反转电机一(15)传动连接,所述主搅拌轴(16)的下端伸入第四罐体(54),所述主搅拌轴(16)上间隔均匀设置有四个螺旋叶片(17),四个螺旋叶片(17)分别位于四个罐体中,每个罐体内侧壁上还对称设置有正反转电机二驱动的两个水平搅拌器(18),所述土壤降解罐(5)的内部还设置有布液器,所述布液器包含布液盘(19)和多根布液管(20),所述布液盘(19)为环形中空结构,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51)的内部上方,所述布液管(20)竖直设置,布液管(20)上端与所述布液盘(19)连通,布液管(20)的下端伸入第四罐体(54),所述布液盘(19)和布液管(20)内还设有清水管、酸液管、碱液管、氧化剂管、菌液管和营养液管,每个罐体中的布液管(20)上分别开设有清水孔、酸液孔、碱液孔,第一罐体(51)和第二罐体(52)中的布液管(20)上还开设有氧化剂孔,第三罐体(53)和第四罐体(54)中的布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萍,黄少萌,李丹,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