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用原位注入装置及其修复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48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用原位注入装置及其修复工艺,其结构简单,可将药剂直接注入到不同深度的土壤内部,大大提高修复效率;包括车身,车身底部对称设置有驱动机构,车身顶部设置有注入机构,注入机构包括管体和液压缸,车身顶部左侧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顶部设置有转盘轴承,转盘轴承外侧壁设置有从动齿轮,车身顶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转盘轴承顶部设置有基座,基座顶部设置有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上可转动设置有两组转轴,一组转轴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两组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两组链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用原位注入装置及其修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为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用原位注入装置及其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水与土壤污染的控制与修复需求正在日益增长。其中原位修复与异位修复相比,更为经济,避免开挖运输等过程,减少二次污染风险,成为未来修复技术选择的热点。修复治理技术主要有热处理、生物法、化学氧化法、多相抽提等技术,化学氧化技术见效快,成本可控,已经普遍应用于现场工程修复。根据实施方式,分为原位注入和原位搅拌。为实现土壤、地下水与药剂接触反应,常通过建设注药井将药剂添加到土壤或地下水中。由于注入井成井质量无法保证,且建设成本高、功效低,难以满足修复工程的需求,并且将药剂注射在药井内部靠土壤自身渗透的方式效率极低,因此,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集成现有机械设备,研发原位快速注入设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用原位注入装置,其结构简单,可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用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车身底部对称设置有驱动机构,车身顶部设置有注入机构,所述注入机构包括管体和液压缸,所述车身顶部左侧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顶部设置有转盘轴承,转盘轴承外侧壁设置有从动齿轮,车身顶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转盘轴承顶部设置有基座,基座顶部设置有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上可转动设置有两组转轴,一组所述转轴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两组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两组链轮,每两组所述链轮上均设置有链条,两组所述链条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底部设置有门型安装架,所述液压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用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车身底部对称设置有驱动机构,车身顶部设置有注入机构,所述注入机构包括管体和液压缸,所述车身顶部左侧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顶部设置有转盘轴承,转盘轴承外侧壁设置有从动齿轮,车身顶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转盘轴承顶部设置有基座,基座顶部设置有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上可转动设置有两组转轴,一组所述转轴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两组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两组链轮,每两组所述链轮上均设置有链条,两组所述链条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底部设置有门型安装架,所述液压缸顶端与升降架底端连接,门型安装架与所述管体连接,液压缸底端输出端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底端伸入至管体内部,驱动杆外侧壁设置有若干驱动环,每组所述驱动环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均轴连接有斜杆,管体外侧壁连通设置有若干组连通口组,每组所述连通口组均包括四组连通口,每组所述连通口处均滑动设置有出液管,每组所述出液管靠近驱动杆一侧均设置有驱动块,每组所述斜杆底端均与一组所述驱动块轴连接,每组所述出液管上均连通设置有流量计和流量控制阀,处于同一竖排的若干出液管串联,车身顶部设置有药剂箱,药剂箱上设置有柱塞泵,柱塞泵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四个输出端分别与位于顶端的四组所述出液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用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底部封闭,管体内底部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顶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驱动杆底端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宏卫刘耀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富民环保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