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用于混线生产的转盘式全自动轴承清洗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生产线
,具体为一种转盘式全自动轴承清洗生产线。
技术介绍
生产线是以一定类型的零件组为对象组织的一种多品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拥有为完成这几种同类零件的加工任务所必需的机器设备且按生产线上多数零件或者主要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劳动量比例来排列和配置,能适应多品种生产的需要。轴承的生产线大多以制造和装配为主,轴承装配生产线按轴承的内外圈配合、注球、分球、压保持架、注脂、压盖等工艺流程实施生产,通常缺少清洗的工艺,影响后续装配或使用的成功率和精度,且现有的清洗生产线为适应双面清洗通常需要翻面动作且因夹取要求方式等的差异往往无法适应不同型号轴承的混线生产,并且通常的全自动生产线中单独的工位常设置单独的电机,设计与安装维护繁复。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线内生产的轴承清洗吹干方法,并可用于两种常用轴承的混线清洗,过程全自动化,可用于生产过程中轴承半成品和正常使用成品轴承的清洗、养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混 ...
【技术保护点】
1.可用于混线生产的转盘式全自动轴承清洗生产线,包括油箱(1)、防震脚架(2)、工位机架(3)、上料工位组(4)、夹爪开闭控制组(5),清洗工位组(6)、工位转动装置(7)、四个轴承夹爪装置(8)、吹干工位组(9)、出料斜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底部安装四个防震脚架(2)以固定,所述工位机架(3)安装于油箱(1)之上且四侧依次按45°角度位置安装固定所述上料工位组(4)、清洗工位组(6)、吹干工位组(9)和出料斜架(10),所述四个轴承夹爪装置(8)按45°角位置依次安装于工位转动装置(7)的工位转盘(74)上,所述工位转动装置(7)安装于工位机架(3)预留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用于混线生产的转盘式全自动轴承清洗生产线,包括油箱(1)、防震脚架(2)、工位机架(3)、上料工位组(4)、夹爪开闭控制组(5),清洗工位组(6)、工位转动装置(7)、四个轴承夹爪装置(8)、吹干工位组(9)、出料斜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底部安装四个防震脚架(2)以固定,所述工位机架(3)安装于油箱(1)之上且四侧依次按45°角度位置安装固定所述上料工位组(4)、清洗工位组(6)、吹干工位组(9)和出料斜架(10),所述四个轴承夹爪装置(8)按45°角位置依次安装于工位转动装置(7)的工位转盘(74)上,所述工位转动装置(7)安装于工位机架(3)预留的中心孔中且所述工位转动装置(7)上的轴承夹爪装置(8)的夹紧夹爪的高度位置位于上料工位组(4)的分层式储料筒(44)底部与存料机架(45)上侧之间,所述夹爪开闭控制组(5)由电机座(56)安装于工位机架(3)上的上料工位组(4)、出料斜架(10)位置与工位机架(3)中心形成夹角的角中心线上且夹爪开闭控制组(5)上的内外侧两齿条A(55)分别与出料位置与上料位置的夹爪开闭控制齿轮(816)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混线生产的转盘式全自动轴承清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工位组(4)包括上料气缸机架(41)、上料气缸(42)、分层式上料架(43)、分层式储料筒(44)和存料机架(45),所述上料气缸(42)固定于气缸机架(41)上,所述分层式上料架(43)与上料气缸(42)轴固定连接,且横侧挡板分别穿过分层式储料筒的对应空隙,所述上料气缸(42)为双作用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混线生产的转盘式全自动轴承清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开闭控制组(5)包括开闭电机支架(51)、滑轨滑块A(52)、电机轴(53)、齿轮A(54)、齿条A(55)、电机座(56)和开闭控制电机(57);所述开闭控制电机(57)由电机支架(51)于电机座(56)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座(56)安装于工位机架(3)上的所述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混线生产的转盘式全自动轴承清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工位组(6)包括液压泵(61)、下清洗压盖(62)、上清洗压盖(63)、清洗气缸(64)、进油阀(65)、进油管分路器(66)、进油管(67)、进油总管(68)、喷淋管(69)、回油口(610)、回油管(611)、支承架(612)、回油管分路器(613)、回油总管(614);所述液压泵(61)的进出油口分别由进油总管(68)和回油总管(614)与所述油箱(1)的出油口和回油口连通,所述进油总管(614)经过进油阀(65)和进油管分路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金,戴顺尧,苏少辉,黄鑫磊,刘加辉,金佳杰,彭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