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玉振专利>正文

内翅片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46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翅片管,其结构为:由传热管、内管、以及设置在传热管与内管之间的锯齿形翅片构成。而锯齿形翅片的齿顶与传热管的内壁以及锯齿形翅片的齿根与内管的外壁均为钎焊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锯齿形翅片与传热管及内管钎焊连接为一体,不仅大大增强了对流体的扰动,强化了传热,使传热能力大大提高,而且,彻底消除了已有技术因锯齿形翅片与传热管及内管相邻处存在的间隙使其受到的腐蚀,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位于传热管与内管间的锯齿形翅片两端的敞口式结构也使流阻较小,整体结构更加简单。(*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设备上使用的翅片管,特别是一种锯齿形翅片的内翅片管
技术介绍
通常,换热设备上使用的锯齿形翅片的内翅片管,其结构是由传热管、内管、传热管与内管之间设置的锯齿形翅片、以及传热管两端分别设置的防止锯齿形翅片滑出的堵塞构成。由于该内翅片管中锯齿形翅片镶嵌在传热管与内管之间,它与传热管及内管的连接不够紧密,难免存在有间隙,故使流体接触热阻大、导热能力差,传热恶化,而锯齿形翅片与传热管及内管相邻处间隙的存在易使该内翅片管受到腐蚀,大大缩短使用寿命。同时,传热管两端堵塞的设置也使介质流通有效截面减小、流阻增大。而该结构的内翅片管受其结构的限制,也仅局限于铝材质内翅片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流体接触热阻小、传热能力强的内翅片管。其具体解决方案是由传热管、内管、以及设置在传热管与内管之间的锯齿形翅片构成。而锯齿形翅片的齿顶与传热管的内壁以及锯齿形翅片的齿根与内管的外壁均为钎焊连接,以使锯齿形翅片与传热管及内管真正构成一整体,较好地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将锯齿形翅片与传热管及内管钎焊连接为一体,不仅大大增强了对流体的扰动,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翅片管,其特征在于由传热管(1)、内管(3)、以及设置在传热管与内管之间的锯齿形翅片(2)构成,而锯齿形翅片(2)的齿顶与传热管(1)的内壁以及锯齿形翅片的齿根与内管(3)的外壁均为钎焊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玉振秦海喜
申请(专利权)人:牛玉振秦海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