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帘式线材沥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45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帘式线材沥胶器,涉及玻璃纤维聚酯棒生产设备领域,包括底座、立板、沥鼓和沥罩。立板设于底座上,沥鼓设于立板的一侧,沥罩通过沥鼓设于立板的另一侧并支撑于底座上;沥鼓包括座筒和嵌入其中的内筒,座筒内壁所设的导气槽与内筒上所设的一组辐射状布局的斜吹气道相通,进气口与座筒内壁的导气槽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沥鼓导入的气帘可以在不接触线材本体的条件下吹落线材上冗余的乳胶,并且通过沥罩底部的集胶口回收冗胶,燕尾隼构造设计也便于设备的拆洗和线材穿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洁、不损伤线材纤维、噪音低、易于清洗、节能环保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帘式线材沥胶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纤维聚酯棒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帘式线材沥胶器。
技术介绍
在玻璃纤维聚酯棒的生产中,基材芯杆在浸取胶液后需要进入热固工艺段才能固化成型,在此之前芯杆上浸取的胶液通常有冗余胶液需要被刮除以免胶液滴洒,否则不仅会造成设备污染和胶液浪费,而且芯杆表面上冗余的胶液在固化后形成产品的外观缺陷。目前的生产设备通常采用设有预制槽孔的塑料或木质刮板套在芯杆上实现沥胶功能,这种沥胶方式由于刮板与线材本体有直接接触,因而存在摩擦阻力和噪音大、容易造成线材磨损、沥胶效果差、难易实现高速沥胶等缺点。因此,玻璃纤维聚酯棒生产行业需要一种沥胶效果好、运转速度范围宽、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的冗胶剔刮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目前玻璃纤维聚酯棒生产行业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摩擦、噪音小、不损伤线材本体、沥胶效果好、可高速沥胶的设备。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帘式线材沥胶器,包括底座、立板、沥鼓和沥罩,所述立板设于底座上,沥鼓设于立板的一侧,沥罩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帘式线材沥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板(2)、沥鼓(3)和沥罩(4),所述立板(2)设于底座(1)上,沥鼓(3)设于立板(2)的一侧,沥罩(4)通过沥鼓(3)设于立板(2)的另一侧并支撑于底座(1)上;/n沥鼓(3)包括座筒(31)以及嵌入其中的内筒(32),所述内筒(31)的轴心处设有用于线材穿过的多段式通孔,座筒(31)内壁设有导气槽(33),导气槽(33)与内筒(32)上所设的一组辐射状布局的斜吹气道(34)相通,座筒(31)外侧壁的进气口35与座筒(31)内壁的导气槽(33)连通;/n沥罩(4)包括底板(41)、侧板(42)、顶板(43)、尾板(44)、上月板(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帘式线材沥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板(2)、沥鼓(3)和沥罩(4),所述立板(2)设于底座(1)上,沥鼓(3)设于立板(2)的一侧,沥罩(4)通过沥鼓(3)设于立板(2)的另一侧并支撑于底座(1)上;
沥鼓(3)包括座筒(31)以及嵌入其中的内筒(32),所述内筒(31)的轴心处设有用于线材穿过的多段式通孔,座筒(31)内壁设有导气槽(33),导气槽(33)与内筒(32)上所设的一组辐射状布局的斜吹气道(34)相通,座筒(31)外侧壁的进气口35与座筒(31)内壁的导气槽(33)连通;
沥罩(4)包括底板(41)、侧板(42)、顶板(43)、尾板(44)、上月板(45)和下月板(46),底板(41)、侧板(42)、顶板(43)以及尾板(44)构成一个中空的壳体结构,尾板(44)的上部设有开口且固定于侧板(42)的下部,上月板(45)的半圆口朝下并固定于顶板(43)上,下月板(46)的半圆口朝上并通过两端固定于侧板(42)的下部,底板(41)向下倾斜且尾部设有集胶槽(47),集胶槽(4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顺科崔群杨正翔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