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乙炔选择加氢的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新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非贵金属选择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乙烯是化学工业最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塑料等。工业上,烃类裂解法制得的乙烯原料中含有少量的乙炔(小于5%),且炔烃的含量随着裂解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生产聚乙烯时,乙烯原料中少量的乙炔会引发副反应的发生,导致乙烯聚合催化剂失活并影响聚乙烯产品质量。因此,为了获得聚合级的乙烯原料,脱除乙烯原料中少量的乙炔是乙烯装置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选择性加氢法脱除乙炔工艺流程简单,能耗较少,可将杂质转化为产品,不污染环境,是目前工业最常用的技术方法。工业上最常用的乙炔选择加氢催化剂为Pd系加氢催化剂。但是对于Pd催化剂来说,乙烯的选择性低,往往会将原料中的乙烯加氢生成乙烷,并易导致催化剂床层飞温。此外,反应过程中会生成齐聚物和绿油,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活性,缩短催化剂寿命缩短(CatalysisReviews,2006,48(2),91-144;CatalysisReviews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乙炔选择加氢的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能够得到非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制备非负载型含铜化合物前体/n制备0.01~0.1M的二价铜盐溶液,在0~70℃下向溶液中加入0.2~2M沉淀剂或还原剂,得到非负载型含铜化合物前体的悬浊液;对其进行离心、分离、洗涤、真空干燥得到非负载型含铜化合物前体的固体样品;/n步骤2、在含有乙炔气体的气氛下,将步骤1制得的非负载型含铜化合物前体升温至100~260℃下反应1~5h后,冷却至室温;/n步骤3、在含有氢气的气氛下,将步骤2所得材料升温至100~300℃反应1~10h后,冷却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乙炔选择加氢的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能够得到非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非负载型含铜化合物前体
制备0.01~0.1M的二价铜盐溶液,在0~70℃下向溶液中加入0.2~2M沉淀剂或还原剂,得到非负载型含铜化合物前体的悬浊液;对其进行离心、分离、洗涤、真空干燥得到非负载型含铜化合物前体的固体样品;
步骤2、在含有乙炔气体的气氛下,将步骤1制得的非负载型含铜化合物前体升温至100~260℃下反应1~5h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3、在含有氢气的气氛下,将步骤2所得材料升温至100~300℃反应1~10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用于乙炔选择加氢的非负载型铜基催化剂。
2.一种用于乙炔选择加氢的的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能够得到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负载型铜盐前体或负载型非铜盐前体
将0.01~0.1M二价铜盐溶液滴加在载体上,在空气中室温保存后真空干燥得到负载型铜盐前体;或者将0.01~0.1M二价铜盐溶液滴加在载体上,在空气中室温保存后,把载体加入到0.2~2M的沉淀剂或还原剂中持续搅拌,然后抽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负载型非铜盐前体;
负载型铜盐前体或负载型非铜盐前体中铜的质量含量为5%~30%;
步骤2、在含有乙炔气体的气氛下,将步骤1制得的负载型铜盐前体或负载型非铜盐前体升温至100~260℃下反应1~5h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3、在含有氢气的气氛下,将步骤2所得材料升温至100~300℃反应1~10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用于乙炔选择加氢的负载型铜基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的二价铜盐溶液中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杰,卢晨阳,王瑶,曾傲楠,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