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电极静电喷雾法的气体水合物生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合物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电极静电喷雾法的气体水合物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水合物技术可应用于天然气储运、污水处理、海水淡化、混合气体分离、水溶液浓缩以及水合物蓄冷等领城,而该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如何强化水合物快速生成。寻求高效的气体水合物制备过程和强化措施、增加气体分子与水分子的结合率、提高其生成速率是实现水合物技术广泛工业化应用的关键,对水合物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促进气液接触的技术有搅拌法、鼓泡法、喷雾法。搅拌法存在高压搅拌引起的机械可靠性问题以及水合物生成后期液体粘度增大,影响机械搅拌的效率。鼓泡法由于使用的孔板孔径很小,容易在孔板上生成水合物造成堵塞,进一步影响水合物进气,影响整个反应继续进行。传统喷雾法在喷射过程中喷嘴表面生成的水合物易堵塞喷嘴,而且,传统喷雾法生产水合物的速度和雾化效果均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电极静电喷雾法的气体水合物生成装置,能够显著提高气体水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电极静电喷雾法的气体水合物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静电发生器、第一流体管路、第二流体管路、循环泵、反应釜、金属毛细管、雾化喷头、环形电极和金属网格电极板;/n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分别向所述金属毛细管、所述环形电极和所述金属网格电极板供电;/n所述金属毛细管,从所述反应釜上壁插入所述反应釜;/n所述雾化喷头,与所述金属毛细管的下端连接,且内表面做绝缘处理;/n所述环形电极,位于所述雾化喷头的下方,且表面做绝缘处理;/n所述金属网格电极板,位于所述环形电极下方,且接地;所述金属网格电极板与所述反应釜以及所述反应釜中的水溶液均绝缘;/n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电极静电喷雾法的气体水合物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静电发生器、第一流体管路、第二流体管路、循环泵、反应釜、金属毛细管、雾化喷头、环形电极和金属网格电极板;
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分别向所述金属毛细管、所述环形电极和所述金属网格电极板供电;
所述金属毛细管,从所述反应釜上壁插入所述反应釜;
所述雾化喷头,与所述金属毛细管的下端连接,且内表面做绝缘处理;
所述环形电极,位于所述雾化喷头的下方,且表面做绝缘处理;
所述金属网格电极板,位于所述环形电极下方,且接地;所述金属网格电极板与所述反应釜以及所述反应釜中的水溶液均绝缘;
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包括第一液体管路和第二液体管路,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反应釜壁上开设的液体流通口连接,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毛细管的上端连接;
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一端与供气装置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反应釜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电极静电喷雾法的气体水合物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流体管路,所述第三流体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电极静电喷雾法的气体水合物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反应釜中加入水合物促进剂的进样器,所述进样器的液体出口靠近所述反应釜中的水溶液表面。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云,徐永亮,李瑶,王燕,温兴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