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裕专利>正文

一种油墨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40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油墨生产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反应设备包括圆筒形上端开口的筒体;筒体底部设有下料口,筒体底部固连有底座,筒体顶部固连有横板;横板中部固连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搅拌电机输出轴贯穿横板并延伸至筒体内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搅拌单元;横板上固连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滑台;滑台上固连有电机座,电机座上固连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卷筒,卷筒上卷绕有拉绳,拉绳底端固连有浮球,浮球底部设有pH计的探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浮球控制探头的测量深度,适应筒体内的不同液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墨
,具体的说是一种油墨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油墨生产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7104866897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墨及其生产工艺,包括重量份计的组分制备而成:30~35份成膜乳液,1~2份氨中和剂,25~30份低气味快干乳液,5~10份低气味慢干乳液,0.2~0.4份蜂蜡,0.5~1.5份消泡剂,4~6份调墨油,30~35份色浆。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膜乳液加入容器,然后用高速分散机进行搅拌,边搅拌边逐步滴加氨中和剂,测试混合液体pH值在7.5~8.5之间,停止搅拌,进行下一步操作;2)将低气味慢干乳液、蜂蜡、消泡剂加入容器中充分混合进行乳化处理;3)再向容器中加入色浆、低气味快干乳液和调墨油,继续分散8~10分钟,测试pH值在7~8之间,即制得油墨。本专利技术环保安全,无污染,硬度高、不容易划伤,而且便于生产,使用寿命长,但现有工艺中对酸碱度的检测需要人工测量,效率低;pH测试仪探头上的玻璃电极通常由玻璃膜做成,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锂(或氧化钠)、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和稀土金属的氧化物,测试时探头对溶液中氢离子的响应机理则是玻璃敏感膜浸泡到水溶液后,表面形成水化凝胶层,凝胶层中的氢离子与水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以测出其中氢离子的含量,因此玻璃膜的灵敏度直接决定了pH值测量的准确性,探头直接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使得探头处的水分蒸发,严重影响探头的测量准确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工艺中对酸碱度的检测需要人工测量,效率低,pH测试仪的探头直接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使得探头处的水分蒸发,严重影响探头的测量准确性和使用寿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油墨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油墨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按照规定比例对固体油墨原料进行称重和对液体油墨原料进行量取,之后对固体油墨原料进行筛分,通过筛选的为原料A,未通过筛选的为原料B,之后对原料B进行吹气,除去表面轻质杂质,得到原料C;S2、将S1中获得的原料C通过粉碎设备进行粉碎得到原料D,之后对原料D进行筛分,未通过筛分的原料D重复粉碎直至通过筛分;然后将S1中获得的原料A与通过筛分的原料D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原料E;S3、将原料E通过研磨设备进行充分的研磨,之后将研磨好的原料E投入反应设备内,同时加入S1中量取好的液体油墨原料,不断搅拌30-50min,搅拌转速2000-2100r/min,之后控制降低转速至1000-1200r/min,并逐滴地价氨中和剂,同时不断测量反应设备内的酸碱度,直至测得反应设备内的PH值在7.6-8.2,之后停止滴加氨中和剂;S4、向反应设备中加入消泡剂和乳化剂,继续搅拌1-1.5h,控制搅拌温度35-40℃,待反应设备中混合物质无泡沫且匀质后停止搅拌,之后即制得油墨;其中S3中使用的反应设备包括圆筒形上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底部设有下料口,筒体底部固连有底座,筒体顶部固连有横板;所述横板中部固连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贯穿横板并延伸至筒体内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搅拌单元;所述横板上固连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滑台;所述滑台上固连有电机座,电机座上固连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卷筒,卷筒上卷绕有拉绳,拉绳底端固连有浮球,浮球底部设有pH计的探头;通过浮球控制探头的测量深度,适应筒体内的不同液位;使用时,将原料从筒体顶部装入筒体中,之后通过控制器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驱动搅拌单元转动,使得筒体内的原料混合均匀,之后通过滴定装置量取相应的氨中和剂,之后逐滴滴入筒体内,同时保持搅拌单元持续工作,在滴入氨中和剂的间隔时间内,定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动,带动卷筒旋转并放下浮球和探头,使得探头浸没在筒体内的混合液中,测量混合液的pH值,之后通过伺服电机反转提升浮球和探头,以便进行下一次的测量,当探头测得混合液的pH值达到预定范围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搅拌电机停转,之后通过下料口排出混合液,通过浮球配合拉绳,使得探头适应不同液位的混合液,使得探头浸入混合液中相应的深度,增加探头的检测效率。优选的,所述浮球与拉绳对应位置开设有贯穿浮球的一号孔,一号孔底部设有沉头部;所述探头位于沉头部内,且探头通过限位环与拉绳固连,一号孔远离限位环一侧的拉绳上固连有卡块;通过限位环配合沉头部减少探头碰撞损坏;通过沉头部配合限位环,使得浮球被放入筒体时,探头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配合卡块和浮球控制探头的下潜深度,便于探头准确测量混合液的酸碱度,当探头测量完成之后,通过伺服电机反转带动卷筒转动并收卷拉绳,进而带动探头上升并缩回沉头部中,当限位环触及沉头部底部之后,限位环带动浮球一起向上运动,进而避免探头外露,随浮球上升过程中与筒体内壁碰撞,减少探头的损伤。优选的,所述浮球为倒置的水滴形,且浮球底部设有配重环,通过配重环确保探头朝下,增加探头的测量效率;通过水滴形的浮球配合配重环,使得浮球的中心位于配重环附近,进而保持浮球正确的下落姿态,使得沉头部内的探头准确快速的下潜入混合液中,进一步增加探头的检测效率。优选的,所述滑台与支架之间设有滑轨,滑轨与支架固连,滑台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台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台移动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滑台移动;所述筒体侧壁与滑轨对应位置固连有清洗池,清洗池内装有保护液,通过将探头移动并浸泡在保护液中,保证探头的测量精确度;由于pH测试仪探头上的玻璃电极通常由玻璃膜做成,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锂(或氧化钠)、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和稀土金属的氧化物,测试时探头对溶液中氢离子的响应机理则是玻璃敏感膜浸泡到水溶液后,表面形成水化凝胶层,凝胶层中的氢离子与水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以测出其中氢离子的含量,因此玻璃膜的灵敏度直接决定了pH值测量的准确性,探头直接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使得探头处的水分蒸发,严重影响探头的测量准确性和使用寿命,此时通过卷筒配合拉绳将探头提起之后,通过驱动单元控制滑台滑动到清洗池的正上方,之后放下浮球和探头,使得探头浸没在保护液中,进而减少探头的外露,同时对探头进行浸泡清洗,保证探头下一次测量的准确性。优选的,所述清洗池底部设有磁块;所述配重环为磁环,且配重块与磁块相邻的一侧磁极相反,通过磁块吸引配重环增加浮球的清洗效果;通过磁块吸引配重环,使得探头连同浮球完全浸没在保护液中,使得浮球得到充分的浸泡和清洗,避免浮球表面残留的混合液随浮球流到探头表面,进而影响探头的测量精度。优选的,所述沉头部孔深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原料准备:按照规定比例对固体油墨原料进行称重和对液体油墨原料进行量取,之后对固体油墨原料进行筛分,通过筛选的为原料A,未通过筛选的为原料B,之后对原料B进行吹气,除去表面轻质杂质,得到原料C;/nS2、将S1中获得的原料C通过粉碎设备进行粉碎得到原料D,之后对原料D进行筛分,未通过筛分的原料D重复粉碎直至通过筛分;然后将S1中获得的原料A与通过筛分的原料D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原料E;/nS3、将原料E通过研磨设备进行充分的研磨,之后将研磨好的原料E投入反应设备内,同时加入S1中量取好的液体油墨原料,不断搅拌30-50min,搅拌转速2000-2100r/min,之后控制降低转速至1000-1200r/min,并逐滴地价氨中和剂,同时不断测量反应设备内的酸碱度,直至测得反应设备内的pH值在7.6-8.2,之后停止滴加氨中和剂;/nS4、向反应设备中加入消泡剂和乳化剂,继续搅拌1-1.5h,控制搅拌温度35-40℃,待反应设备中混合物质无泡沫且匀质后停止搅拌,之后即制得油墨;/n其中S3中使用的反应设备包括圆筒形上端开口的筒体(1);所述筒体(1)底部设有下料口,筒体(1)底部固连有底座(11),筒体(1)顶部固连有横板(12);所述横板(12)中部固连有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搅拌电机(13)输出轴贯穿横板(12)并延伸至筒体(1)内部,搅拌电机(13)的输出轴上固连有搅拌单元(14);所述横板(12)上固连有支架(2),支架(2)上设有滑台(21);所述滑台(21)上固连有电机座(22),电机座(22)上固连有伺服电机(23),伺服电机(23)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伺服电机(23)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卷筒(24),卷筒(24)上卷绕有拉绳(25),拉绳(25)底端固连有浮球(26),浮球(26)底部设有pH计的探头(27);通过浮球(26)控制探头(27)的测量深度,适应筒体(1)内的不同液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按照规定比例对固体油墨原料进行称重和对液体油墨原料进行量取,之后对固体油墨原料进行筛分,通过筛选的为原料A,未通过筛选的为原料B,之后对原料B进行吹气,除去表面轻质杂质,得到原料C;
S2、将S1中获得的原料C通过粉碎设备进行粉碎得到原料D,之后对原料D进行筛分,未通过筛分的原料D重复粉碎直至通过筛分;然后将S1中获得的原料A与通过筛分的原料D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原料E;
S3、将原料E通过研磨设备进行充分的研磨,之后将研磨好的原料E投入反应设备内,同时加入S1中量取好的液体油墨原料,不断搅拌30-50min,搅拌转速2000-2100r/min,之后控制降低转速至1000-1200r/min,并逐滴地价氨中和剂,同时不断测量反应设备内的酸碱度,直至测得反应设备内的pH值在7.6-8.2,之后停止滴加氨中和剂;
S4、向反应设备中加入消泡剂和乳化剂,继续搅拌1-1.5h,控制搅拌温度35-40℃,待反应设备中混合物质无泡沫且匀质后停止搅拌,之后即制得油墨;
其中S3中使用的反应设备包括圆筒形上端开口的筒体(1);所述筒体(1)底部设有下料口,筒体(1)底部固连有底座(11),筒体(1)顶部固连有横板(12);所述横板(12)中部固连有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搅拌电机(13)输出轴贯穿横板(12)并延伸至筒体(1)内部,搅拌电机(13)的输出轴上固连有搅拌单元(14);所述横板(12)上固连有支架(2),支架(2)上设有滑台(21);所述滑台(21)上固连有电机座(22),电机座(22)上固连有伺服电机(23),伺服电机(23)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伺服电机(23)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卷筒(24),卷筒(24)上卷绕有拉绳(25),拉绳(25)底端固连有浮球(26),浮球(26)底部设有pH计的探头(27);通过浮球(26)控制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裕许坤宗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