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耐溶剂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394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超疏水耐溶剂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超疏水耐溶剂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包括:(1)提供基膜;(2)利用水相溶液在基膜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水相涂层,水相溶液包括:哌嗪、质子吸收剂、表面活性剂和水;(3)利用油相溶液在水相涂层远离基膜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油相涂层,并使油相涂层和水相涂层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形成复合层;油相溶液包括均苯三甲酰氯、疏水封端剂和正己烷;(4)对步骤(3)所得产品进行热处理,得到超疏水耐溶剂复合纳滤膜。该方法过程简单、条件温和,制备得到的纳滤膜具有很强的超疏水性和抗溶剂性,在有机溶剂体系分离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疏水耐溶剂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备超疏水耐溶剂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和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超疏水耐溶剂复合纳滤膜。
技术介绍
纳滤膜分离是一种介于超滤膜分离与反渗透膜分离之间新型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硬水软化、水中少量有机物的去除、染料提纯脱盐、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分离和纯化等诸多工业领域。目前的纳滤膜大多是水性的,主要针对以水为溶剂的体系,但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存在大量非水溶液体系的物质分离需要,这就需要纳滤膜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专利CN106902651A报道了一种亲疏水性梯度变化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在有机或无机基膜上沿特定方向多次定位浸润提拉二氧化硅溶胶和二氧化钛溶胶,通过调控无机纳米粒子以改变基膜表面粗糙度,得到亲疏水性梯度变化的复合膜。专利CN102953105A中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将长链烷基硅氧烷水解液沉积在固体表面,实现了纳滤膜的超疏水性。专利CN103993423A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环氧改性硅油修饰的SiO2纳米粒子分别与聚苯乙烯溶液和聚丙烯腈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超疏水耐溶剂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提供基膜;/n(2)利用水相溶液在所述的基膜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水相涂层,所述水相溶液包括:哌嗪、质子吸收剂、表面活性剂和水;/n(3)利用油相溶液在所述水相涂层远离所述基膜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油相涂层,并使所述油相涂层和所述水相涂层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形成复合层;所述油相溶液包括均苯三甲酰氯、疏水封端剂和正己烷;/n(4)对步骤(3)所得产品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超疏水耐溶剂复合纳滤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超疏水耐溶剂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提供基膜;
(2)利用水相溶液在所述的基膜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水相涂层,所述水相溶液包括:哌嗪、质子吸收剂、表面活性剂和水;
(3)利用油相溶液在所述水相涂层远离所述基膜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油相涂层,并使所述油相涂层和所述水相涂层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形成复合层;所述油相溶液包括均苯三甲酰氯、疏水封端剂和正己烷;
(4)对步骤(3)所得产品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超疏水耐溶剂复合纳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为聚砜超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吸收剂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钠、磷酸氢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中的至少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之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广勇汤培邵萌孟柳艳敏孟祥钦刘贤豪张希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