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寓火灾安全系统,其包括,设置于多层公寓楼的每个户型中独立的隔间,在上下楼层相同户型中的所述隔间设置在相同的位置,所述隔间包括从该户型进入所述隔间的防火门和在公寓楼外墙上设置的窗户,在所述隔间中还设置有:逃生装置、传感装置、喷淋装置和防护设备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公寓火灾安全系统改变了现有的逃生概念,在发生火灾时,公寓内的所有人员快速移动到隔间内进行庇护,隔间内的各种设备形成立体多方位的庇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寓火灾安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寓火灾安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在火灾情况下能够安全脱险的公寓火灾安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公寓楼房的高层化趋势几乎成了增加承受居住面积唯一的选择,城市向着高层化发展既带来多种好处,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高层楼房结构复杂,供电系统、燃气系统、消防系统均非常庞大。而且楼内居住人员多,增大了各种灾害特别是火灾的隐患。高楼上工作和生活的人员多,上下不便,一旦发生意外灾害,电源切断,电梯停运,步行楼梯也无法满足大量人员短时内应急逃生的需要,火灾时步行楼梯间常有烟雾和有毒气体,上层人员难以通过。消防云梯最高只能到达10至15层楼,对15层以上的高楼消防队也只能望楼兴叹。目前常用的逃生系统和逃生方式包括:一、高楼缓降逃生器,它由钩子、绳索、阻尼器组成,事先将钩子固定在门、窗外墙面,待需要时挂上阻尼器拉着绳索紧贴外墙缓降至地面实行逃生。但这种逃生器存在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1、只能单户单人使用;2、钩子原先固定的位置与着火时的位置和风向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无法使用;3、紧贴外墙因而可能擦伤或被凸出物钩住甚至被悬挂半空中造成危险。二、消防电梯式高楼逃生救灾装置,它是在高楼外墙立面装上轨道,一部常年挂住外墙面的电梯在外墙面上下移动实行救援,但其不足之处在于:1、覆盖面有限;2、造价高;3、破坏建筑物外观。图2示出了现有的一种公寓逃生系统在每个室外阳台上设置有逃生口,在正常情况下该逃生口封闭,当发生火灾等灾害时,避灾的人首先逃到阳台10上,手动打开逃生口11,逃生人员通过固定于逃生口下方或者自动展开的扶梯12逃向下一层阳台,然后打开下一层阳台的逃生口继续向下逃生,直至逃生到地面。但是这种逃生系统,对于行动不便或体弱人士是不利的,这些人很难或者说无法自行通过扶梯逃生到下一层,并且有可能在逃生过程中由于失误造成坠落或跌倒的进一步伤害。图3示出了现有的另一种公寓逃生系统,逃生人员通过在公寓上下层之间设置的滑降设备,逐层向下逃离。如图3所示,在灾难发生时,逃生人50沿滑道或滑梯等设备从上一层滑向下一层,如此逐层向下逃离。与其它现有技术相似,这种逃生系统仍然容易在逃生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且上下贯通的结构使得逃生间成为一个上下连通的结构,起到烟囱的作用,使得燃烧产生的烟雾能够沿着逃离通道从下至上的传送,令逃生人在逃生过程中受到烟雾的侵害。有数据统计说明,在火灾发生后,由于惊恐逃生发生的伤害比实际火灾造成的伤害还要多,因此,火灾发生后立即逃生也许并不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如何解决高层楼房应急逃生系统成为一个世界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寓火灾安全系统,保证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避免明火及高温的侵害,同时防止了在逃生过程中对逃生人造成的伤害。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公寓火灾安全系统,其包括,设置于多层公寓楼的每个户型中独立的隔间,在上下楼层相同户型中的所述隔间设置在相同的位置,所述隔间包括从该户型进入所述隔间的防火门和在公寓楼外墙上设置的窗户,在所述隔间中还设置有:逃生装置、传感装置、喷淋装置和防护设备箱。通过在公寓火灾安全系统的隔间这种各种防火装置,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火灾的侵害,将高温和烟气隔离,等待消费救援的到来。所述逃生装置为高层缓降装置,用于在火灾情况下利用所述高层缓降装置从所述窗户逃离到户外安全地带。对于较低楼层体力反应能力比较强的住户,采用缓降设备可以快速离开并逃离到安全地带。所述传感装置为多光谱视觉系统设备,所述喷淋装置为高效除烟降温防火喷淋装置,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喷淋装置联动,所述喷淋装置根据所述传感装置检测到的火灾情况,进行全面或定点喷淋。多光谱视觉系统设备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清晰准确的特点,通过与喷淋装置的联动,可以对隔间全面或定点喷洒无毒的除烟、灭火、降温、隔热等功能的消防液,从而将隔间与外界火灾隔离,直至火灾被扑灭或迎来消防员的救援。所述防护设备箱中包括:急救设备、手动灭火设备、防毒面具、饮用水和应急工具。急救设备例如可以是救生包、氧气瓶等装置,手动灭火设备可以是针对各种燃料引起的明火使用的手持灭火器等设备,防毒面具可以提供与烟气的进一步隔绝并防止有害气体的吸入,饮用水可以在应急时期为在隔间中的受庇护者提供饮用水,应急工具可以包括破窗器、应急照明灯等装置。在多层公寓的同一层的两个相邻户型中,两个户型中的所述隔间通过非承重的薄墙相邻设置,该薄墙可以被小于30公斤的力撞开,从而将相邻两个隔间连通。设置薄墙可以方便救援人员快速进入另一户型的隔间,减少救援时间。同时也可以在一个单元的隔间内被庇护人员过多时借用另一户型的隔间使用,以增加隔间的庇护面积。所述隔间中还设置有为户型提供热力的燃气炉和针对燃气的灭火装置。将户型内容易产生火灾的燃气炉设置在隔间内,受到传感装置的监视,可以提高燃气炉的安全性,同时针对燃气的灭火装置在传感装置的控制下可以实现自动对发生火灾的燃气炉进行灭火操作。所述隔间中还设置有报警装置,每个报警装置具有唯一的ID号,根据所述报警装置能够定位所述隔间的具体位置。通过所述唯一的ID号,监控中心可以得知是发生火灾的具体楼层和户型并快速做出相应对火灾进行消费扑灭,对被庇护人员进行施救。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传感装置联动,所述报警装置根据所述传感装置的检测结果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公寓火灾安全系统,完全改变了现有的逃生概念,在发生火灾时,公寓内的所有人员快速移动到隔间内进行庇护,隔间内的各种设备形成立体多方位的庇护,并保证被庇护人员能够坚持到火灾被扑灭直至消防救生员到来解救。隔间的位置固定,便于消防员的搜救,或者从定点的窗户进行施救,避免了因盲目逃生带来的伤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公寓火灾安全系统,还包括控制中心,每个隔间内的传感装置均与控制中心连接,控制中心能够通过传感装置感知每个隔间的人员情况,每个隔间的报警装置也可以与控制中心连接,使得控制中心及时收到报警信息并作出反应,准确地对定发生灾情的楼层和户型,并及时对受困于位隔内的受庇护人员进行施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寓火灾安全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逃生系统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另一种逃生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效果,下文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行说明,需要澄清的是,下文公开的内容为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能作为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具体限定。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公寓火灾安全系统的剖面示意图。为了清楚地显示图1仅示出了一个标准隔间的示意图,每个隔间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布置,但其中各个装置的位置并不作为本专利技术各个装置位置的具体限定。如图1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公寓火灾安全系统包括,设置于多层公寓楼的每个户型中独立的隔间10,隔间10包括四面侧壁、顶面楼板14和底面楼板12,侧壁和楼板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寓火灾安全系统,其包括,设置于多层公寓楼的每个户型中独立的隔间(10),在上下楼层相同户型中的所述隔间(10)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10)包括从该户型进入所述隔间(10)的防火门(15)和在公寓楼外墙(16)上设置的窗户(17),在所述隔间(10)中还设置有:逃生装置(30)、传感装置(20,22)、喷淋装置(21,23)和防护设备箱(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寓火灾安全系统,其包括,设置于多层公寓楼的每个户型中独立的隔间(10),在上下楼层相同户型中的所述隔间(10)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10)包括从该户型进入所述隔间(10)的防火门(15)和在公寓楼外墙(16)上设置的窗户(17),在所述隔间(10)中还设置有:逃生装置(30)、传感装置(20,22)、喷淋装置(21,23)和防护设备箱(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寓火灾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装置(30)为高层缓降装置,用于在火灾情况下利用所述高层缓降装置从所述窗户(17)逃离到户外安全地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寓火灾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为多光谱视觉系统设备(20),所述喷淋装置为高效除烟降温防火喷淋装置(21,23),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喷淋装置联动,所述喷淋装置根据所述传感装置检测到的火灾情况,进行全面或定点喷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寓火灾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设备箱(50)中包括:急救设备(53)、手动灭火设备(54)、防毒面具(51)、饮用水(52)和应急工具(5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美兰,
申请(专利权)人:朴美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