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344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包括压风管路、过滤除湿组件、控制管路和隔绝式口罩;其中,过滤除湿组件包括壳体,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滤筒,该滤筒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壳体的开口处盖设有内盖和上盖,内盖和上盖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空间;上盖设置有第一通孔,内盖设置有与滤筒的数量匹配的第二通孔,滤筒的进气口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连通;压风管路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通孔连接,控制管路一端与连接孔连接,另一端与隔绝式口罩连接;气源提供的空气依次经压风管路、第一通孔、预设间隙空间、第二通孔、进气口、出气口、连接孔和控制管路进入隔绝式口罩,以供口罩佩戴者呼吸。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改善采掘工作面固定工位工人的呼吸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防护
,特别是指一种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井下常见的个体防护有自吸式和动力送风式过滤防尘口罩(例如,申请号为CN201710578400、CN201720198115的专利),在实际应用中,自吸式过滤防尘口罩的动力来自于穿戴者自呼吸,呼吸阻力大,工人长时间佩戴易疲劳;动力送风式口罩的动力来自于风机送风,降低了呼吸阻力,但整体结构更加复杂。两者的气源都来自于井下空气,因此在采掘工作面等高粉尘环境下,其过滤部分的使用寿命很短,容易出现过滤失效。若将工人呼吸与粉尘环境隔离并提供清洁空气源供给呼吸,可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的矿井之中的压风自救系统,正是以压风系统新鲜风流作为气源,但是受限于压风的高湿度以及压风自救装置有限的除湿能力,该装置只能用于临时自救,无法用于工作中工人的长时间呼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防护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改善采掘工作面固定工位工人的呼吸环境。为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风管路、过滤除湿组件、控制管路以及隔绝式口罩;其中,/n所述过滤除湿组件包括顶部具有开口,侧壁具有连接孔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除湿的滤筒,所述滤筒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依次盖设有内盖和上盖,所述内盖和所述上盖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空间;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内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滤筒的数量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滤筒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连通;/n所述压风管路一端与所述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控制管路一端与所述连接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隔绝式口罩连接;所述气源提供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压风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风管路、过滤除湿组件、控制管路以及隔绝式口罩;其中,
所述过滤除湿组件包括顶部具有开口,侧壁具有连接孔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除湿的滤筒,所述滤筒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依次盖设有内盖和上盖,所述内盖和所述上盖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空间;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内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滤筒的数量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滤筒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压风管路一端与所述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控制管路一端与所述连接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隔绝式口罩连接;所述气源提供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压风管路、第一通孔、预设间隙空间、第二通孔、进气口、出气口、连接孔和控制管路进入所述隔绝式口罩,以供口罩佩戴者呼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被分隔成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所述上壳体用于放置所述滤筒,所述下壳体为集水室,用于收集所述滤筒过滤出的水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去除顶面和底面的圆筒形,并且具有从所述筒体的侧壁底端朝向所述筒体的中心延伸的肋部;
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中空且顶部具有开口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底部由所述肋部支撑;所述容纳部内设置有中空的内圈,所述内圈的外侧壁和所述容纳部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填充有除湿剂或吸附剂;
所述筒体的顶部开口处盖设有筒盖,所述筒盖上设置有所述进气口,所述内圈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以供空气从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内圈中;所述出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圈的侧壁上的多个第一出气孔、设置在所述容纳部的侧壁上的多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澍刘建国周子皓金龙哲欧盛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