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34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一种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包括内限位管和一节伞中棒,内限位管与伞中棒的横截面相似,内限位管设在伞中棒的内壁上;在伞中棒的一端靠近端面的部分,设有两条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一横槽,在第一横槽之间设有由伞中棒的壁所生成的向内凸部,在内限位管的对应于向内凸部的位置,设有与向内凸部的面积相吻合的第一通孔,内限位管与伞中棒相结合时,向内凸部伸在第一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且能很好地将第二限位管固定在直径较大的第二伞中棒主体的内壁上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于伞中棒上使用的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CN108851407A公开了一种折叠伞中棒的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所述第一限位管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限位管的横截面相同,并与伞中棒主体的横截面相似;当所述第一限位管设在直径较小的第一伞中棒主体的外壁上时,所述直径较小的第一伞中棒主体的外径加上第一限位管的壁厚等于与直径较小的第一伞中棒主体相邻的直径较大的第二伞中棒主体的内径,当所述第二限位管设在直径较大的第二伞中棒主体的内壁上时,所述直径较大的第二伞中棒主体的内径减去第二限位管的壁厚等于直径较小的第一伞中棒主体的外径。在具有这种限位结构的伞中棒中,已经有很好的方式将第一限位管固定在直径较小的第一伞中棒主体的外壁上,但是,将第二限位管固定在直径较大的第二伞中棒主体的内壁上却存在较大的问题。在中国专利文献205106646U一种可任意伸缩定位的伞中棒的文献中,虽然公开了类似于中国专利文献CN108851407A中的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可是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都是分别在其端头设一内折的环与相应的伞中棒的端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这就需要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以及相应的伞中棒具有一定厚度,两种才可以粘接的比较牢固。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以及相应的伞中棒的厚度的增加,务必使得伞中棒整体变得较粗,使用者体验感变差。如何才能采用现有伞中棒直径不变,又能采用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来对相邻两节的伞中棒进行限位,且使第二限位管很好地固定在直径较大的第二伞中棒主体的内壁上,是行业内一直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向社会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很好地将第二限位管固定在直径较大的第二伞中棒主体的内壁上的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包括内限位管和一节伞中棒,所述内限位管与所述伞中棒的横截面相似,所述内限位管设在伞中棒的内壁上;在所述伞中棒的一端靠近端面的部分,设有两条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一横槽,在所述第一横槽之间设有由所述伞中棒的壁所生成的向内凸部,在所述内限位管的对应于所述向内凸部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向内凸部的面积相吻合的第一通孔,所述内限位管与所述伞中棒相结合时,所述向内凸部伸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或者,在所述伞中棒的一端靠近端面的部分,设有第二通孔,在所述内限位管上设有两条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二横槽,在所述第二横槽之间设有由所述内限位管的壁所生成的向外凸部,所述内限位管的向外凸部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对应,所述内限位管与所述伞中棒相结合时,所述向外凸部伸在所述第二通孔内。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伞中棒的横截面为扁管形。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伞中棒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向内凸部在1至4个之间选择。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向外凸部在1至4个之间选择。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术伞中棒的厚度在0.3-0.6mm之间选择。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内限位管的厚度在0.1-0.2mm之间选择。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内限位管是铜质材料制作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且能很好地将第二限位管固定在直径较大的第二伞中棒主体的内壁上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组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揭示的是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内限位管1和一节伞中棒2,所述内限位管1与所述伞中棒2的横截面相似(本实施例中,伞中棒2的横截面为扁管形),所述内限位管1设在伞中棒2的内壁上;在所述伞中棒2的一端靠近端面的部分,设有两条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一横槽21,在所述第一横槽21之间设有由所述伞中棒2的壁所生成的向内凸部22,在所述内限位管1的对应于所述向内凸部22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向内凸部22的面积相吻合的第一通孔11,所述内限位管1与所述伞中棒2相结合时,所述向内凸部22伸在所述第一通孔11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向内凸部22可以在组装时,将内限位管1套入伞中棒2内后,用冲压的方式形成,也可以预先用模具形成所述向内凸部22,再套入内限位管1,利用向内凸部22的弹性与内限位管1配合)。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从图可以看出,另一节伞中棒3可以用此结构与伞中棒2相互限位连接。请参见图4,图4揭示的是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图4所示实施例与图1-图3所示实施例相比,其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伞中棒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当然,伞中棒2的横截面也可以为正多边形。请参见图5,图5揭示的是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包括内限位管1和一节伞中棒2,所述内限位管1与所述伞中棒2的横截面相似(本实施例中,伞中棒2的横截面为扁管形),所述内限位管1设在伞中棒2的内壁上;在所述伞中棒2的一端靠近端面的部分,设有第二通孔23,在所述内限位管1上设有两条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二横槽12,在所述第二横槽12之间设有由所述内限位管1的壁所生成的向外凸部13,所述内限位管1的向外凸部13与所述第二通孔23的位置对应,所述内限位管1与所述伞中棒2相结合时,所述向外凸部13伸在所述第二通孔23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向外凸部13可以在组装时,将内限位管1套入伞中棒2内后,用冲压的方式形成,也可以预先用模具形成所述向外凸部13,再套入内限位管1,利用向外凸部13的弹性与伞中棒2的第二通孔23配合)。请参见图6,图6揭示的是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的第四实施例,图6所示实施例与图5所示实施例相比,其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伞中棒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向内凸部22可以在1至4个之间选择。优选的,所述向外凸部13可以在1至4个之间选择。优选的,所术伞中棒2的厚度可以在0.3-0.6mm之间选择。优选的,所述内限位管1的厚度可以在0.1-0.2mm之间选择。优选的,所述内限位管1是铜质材料制作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适合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创造宗旨的情况下,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包括内限位管(1)和一节伞中棒(2),所述内限位管(1)与所述伞中棒(2)的横截面相似,所述内限位管(1)设在伞中棒(2)的内壁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伞中棒(2)的一端靠近端面的部分,设有两条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一横槽(21),在所述第一横槽(21)之间设有由所述伞中棒(2)的壁所生成的向内凸部(22),在所述内限位管(1)的对应于所述向内凸部(22)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向内凸部(22)的面积相吻合的第一通孔(11),所述内限位管(1)与所述伞中棒(2)相结合时,所述向内凸部(22)伸在所述第一通孔(11)内;或者,在所述伞中棒(2)的一端靠近端面的部分,设有第二通孔(23),在所述内限位管(1)上设有两条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二横槽(12),在所述第二横槽(12)之间设有由所述内限位管(1)的壁所生成的向外凸部(13),所述内限位管(1)的向外凸部(13)与所述第二通孔(23)的位置对应,所述内限位管(1)与所述伞中棒(2)相结合时,所述向外凸部(13)伸在所述第二通孔(2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包括内限位管(1)和一节伞中棒(2),所述内限位管(1)与所述伞中棒(2)的横截面相似,所述内限位管(1)设在伞中棒(2)的内壁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伞中棒(2)的一端靠近端面的部分,设有两条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一横槽(21),在所述第一横槽(21)之间设有由所述伞中棒(2)的壁所生成的向内凸部(22),在所述内限位管(1)的对应于所述向内凸部(22)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向内凸部(22)的面积相吻合的第一通孔(11),所述内限位管(1)与所述伞中棒(2)相结合时,所述向内凸部(22)伸在所述第一通孔(11)内;或者,在所述伞中棒(2)的一端靠近端面的部分,设有第二通孔(23),在所述内限位管(1)上设有两条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二横槽(12),在所述第二横槽(12)之间设有由所述内限位管(1)的壁所生成的向外凸部(13),所述内限位管(1)的向外凸部(13)与所述第二通孔(23)的位置对应,所述内限位管(1)与所述伞中棒(2)相结合时,所述向外凸部(13)伸在所述第二通孔(2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中棒内限位管定位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裕隆昌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