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肠粘连双层生物凝胶制备方法及双层生物凝胶技术

技术编号:249832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肠粘连双层生物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先制备壳聚糖溶液;S2:制备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纯品;S3:制备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溶液;S4:制备HA‑DA‑AEMA纯品;S5:HA‑DA‑AEMA溶液制备;S6:将HA‑DA‑AEMA溶液和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溶液分别固化成与组织粘附的内层生物凝胶和抗粘连的外层生物凝胶。与组织粘附的内层生物凝胶可以和肠道表面紧密结合,能够起到固定肠道伤口的作用,防止炎性渗出和出血,抗粘连外层生物凝胶可以避免与组织粘附的内层生物凝胶粘性面和腹腔或者和其它肠道粘连,避免了肠粘连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肠粘连双层生物凝胶制备方法及双层生物凝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肠粘连双层生物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双层生物凝胶。
技术介绍
肠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系统疾病,是肠管与肠管之间或者肠管与腹腔内脏器之间发生不正常的粘连。肠粘连形成后,部分粘连可能会限制肠管的蠕动或者牵拉肠管,导致患者长期阵发性的轻微腹痛或者腹胀;当肠粘连引起不全性肠梗阻时,尽管此时食物可以通过肠管,但是粘连会导致食物通过此处肠管的速度缓慢,患者餐后会出现恶心和阵发性的腹痛和腹胀;当肠粘连出现完全性肠梗阻时,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和排气排气便停止等症状。导致肠粘连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腹部手术。现有技术中,肠粘连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为保守治疗,即控制饮食、服用药物和加强运动,能缓解肠粘连带来的疼痛但不能解除肠粘连;另一种为能够解除肠粘连的二次手术,但二次手术可能会产生新的肠粘连。肠粘连问题目前在医学界尚未得到解决。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抗肠粘连双层生物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双层生物凝胶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肠粘连双层生物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nS1:预先制备壳聚糖溶液;/nS2:制备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纯品;/n具体是,在壳聚糖醋酸溶液中滴加丙烯酸酐溶液,将反应形成的混合物透析冻干获得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纯品;/nS3:制备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溶液;/n具体是,取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纯品配制成5~50ml质量体积浓度为2~10w/v%的溶液,加入光引发剂后搅拌均匀,然后置于4℃下保存;/nS4:制备HA-DA-AEMA纯品;/n具体是,分别称量4~5mmol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5mmol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2~5mmol的多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肠粘连双层生物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预先制备壳聚糖溶液;
S2:制备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纯品;
具体是,在壳聚糖醋酸溶液中滴加丙烯酸酐溶液,将反应形成的混合物透析冻干获得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纯品;
S3:制备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溶液;
具体是,取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纯品配制成5~50ml质量体积浓度为2~10w/v%的溶液,加入光引发剂后搅拌均匀,然后置于4℃下保存;
S4:制备HA-DA-AEMA纯品;
具体是,分别称量4~5mmol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5mmol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2~5mmol的多巴胺和2~3mmol的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酸置入避光离心管中;
将5~50ml质量体积比为1%w/v~20%w/v透明质酸钠溶液置于容器中,使用0.1~0.3mol/L盐酸调节透明质酸钠溶液溶液PH值至5.0~6.0,然后加入称量好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并搅拌20~30min,然后依次加入称量好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多巴胺和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酸获得混合溶液,透析冻干后获得HA-DA-AEMA纯品;
S5:制备HA-DA-AEMA溶液;
具体是,取HA-DA-AEMA纯品配制成5~50ml质量体积浓度为2~10w/v%的溶液,加入光引发剂后搅拌均匀,然后置于4℃下保存;
S6:将HA-DA-AEMA溶液和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溶液分别固化成与组织粘附的内层生物凝胶和抗粘连的外层生物凝胶;
具体是,将HA-DA-AEMA溶液平铺皿上,加入光引发剂,用365nm紫外灯光照射30~90s;
待HA-DA-AEMA溶液从液态变为液-固态后将甲基丙烯酸酯化壳聚糖溶液平铺到HA-DA-AEMA液-固态上,加入光引发剂,然后用365nm紫外灯光照射30~150s,直至两种溶液全部变为固态,由与组织粘附的内层生物凝胶和抗粘连的外层生物凝胶构成的抗肠粘连双层生物凝胶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肠粘连双层生物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预先制备壳聚糖溶液具体是:将质量体积比为3%w/v~10%w/v的壳聚糖溶于50~200ml浓度为1%~5%醋酸中,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调节搅拌器转速为1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华吴耀彬伍笑棋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