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98318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包括金银合金纳米粒子与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包覆在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金银合金纳米粒子与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将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包覆在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表面,获得所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具有低毒性、高肿瘤靶向性的特点,且具有在X射线辐射后提高胞内活性氧、降低谷胱甘肽的功效,从而达到放疗增敏的目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兼具良好的CT造影能力,因此亦可应用于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同步进行,有助于实现和推进诊疗一体化平台的构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纳米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放射治疗是临床上肿瘤疾病最重要的治疗策略之一。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高能射线(如X-ray或者γ-ray)可以直接对DNA分子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这些高能射线还可以作用于胞内有机分子和水分子产生多种自由基,从而诱导细胞凋亡,进而达成对目标组织的有效杀伤的目的。尽管肿瘤放射治疗的方法发展迅速且应用普及,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之处。如当前在常规辐射剂量进行临床治疗时,肿瘤的平均治愈率仅近四成,其可待优化的方面可包含降低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抵抗性,以及减少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近年来,纳米材料与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到普遍关注。其中在生物医学领域,多功能的纳米材料被应用为肿瘤放射治疗增敏剂或增敏剂载体的研究被广泛报道。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和独特光学性质,其本身的增强肿瘤渗透与滞留效应(EPR效应)可以增强肿瘤区域富集,提高对肿瘤组织的杀伤效果,同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贵金属元素制备的纳米粒子,如金纳米粒子,不仅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成熟合成工艺,其高原子序数带来增强的高能射线能量沉积,使其在放疗增敏的同时兼具优异的CT造影效果;而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银纳米粒子在吸收高能射线后,会释放出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的银离子,进一步增强对细胞的杀伤效果。结合金、银的以上特性,制备金银合金纳米粒子,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放疗增敏剂,有效地增强高能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包括金银合金纳米粒子与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包覆在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表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金银合金纳米粒子与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将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包覆在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表面,获得所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品,包括前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所述的产品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或冶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肿瘤放射治疗增敏剂产品,包括前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较之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可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增敏中,其以透明质酸包覆金银合金纳米粒子的外层,以获得靶向能力提高、X射线敏感性增强的肿瘤放疗增敏剂。相较普通纳米粒子具有更优的肿瘤靶向能力,且在经X射线照射后,相较单独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具有更好的辐射吸收和增敏性能。(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可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增敏剂中,具有以下特点:易于存储、性质稳定,室温数月放置不会发生聚集;在体内具有良好的肿瘤组织靶向性,可减少被正常组织吸收从而降低放疗副作用;在X射线的辐照下优异的放疗增敏效果;具备良好的CT造影效果,有望实现临床意义上的诊疗一体化。(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无X射线辐射存在时,被吞入胞内后表现为低毒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金银合金纳米粒子形貌及分布的TEM表征;图2a-2d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金银合金纳米粒子元素组成分析的高分辨TEM表征;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金银合金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表征;图4a-4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透明质酸(HA)以巯基乙胺(HS-CH2-CH2-NH2)修饰前后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图5a-5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金银合金纳米粒子在透明质酸包覆前后的水合粒径与Zeta电势表征;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的细胞毒副作用评估;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的肿瘤靶向效果评估;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金银合金纳米材料体外经不同剂量X-ray辐照处理后,银离子的释放曲线;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经细胞摄取及在X-ray辐照处理前后,细胞ROS产生情况;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经细胞摄取及在不同剂量X-ray辐照处理后,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变化曲线;图11a-11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的CT造影效果评估。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缺陷,本案专利技术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是,应当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相互结合,从而构成新的或者优选的技术方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透明质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非免疫原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特异地与肿瘤细胞膜表面高表达的CD44结合,因而常被应用于肿瘤细胞靶向递送的载体。透明质酸结构中具有多种活性基团,将透明质酸修饰在纳米粒子的表面,可显著提高纳米粒子的肿瘤靶向能力。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个方面,其所涉及的系一种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包括金银合金纳米粒子与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包覆在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表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1000000,优选为600000~9000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金银合金纳米粒子的形状呈球形,金银合金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nm~100nm,优选为10nm~50nm,进一步优选为20nm~40n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金银合金纳米粒子按金计,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重均分子量按800000计,金银合金纳米粒子和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的摩尔比为1.5∶1~100∶1,优选为3∶1~20∶1,进一步优选为5∶1~10∶1。其中,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的材料组成为球状金银合金纳米粒子构成内核,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修饰在其表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金银合金纳米粒子的组成包括金和银,其中金和银的摩尔比为0.01∶1~100∶1,优选为0.1∶1~10∶1,进一步优选为0.5∶1~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选自巯基乙胺修饰的透明质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金银合金纳米粒子选自柠檬酸钠包覆的金银合金纳米粒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前述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金银合金纳米粒子与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将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包覆在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表面,获得所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通过金硫键与银硫键结合在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表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金银合金纳米粒子的表面还包覆有柠檬酸钠。在一些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具体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银合金纳米粒子与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包覆在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银合金纳米粒子与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包覆在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1000000,优选为600000~90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合金纳米粒子的形状呈球形,金银合金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nm~100nm,优选为10nm~50nm,进一步优选为20nm~4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金银合金纳米粒子按金计,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重均分子量按800000计,金银合金纳米粒子和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的摩尔比为1.5∶1~100∶1,优选为3∶1~20∶1,进一步优选为5∶1~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合金纳米粒子的组成包括金和银,其中金和银的摩尔比为0.01∶1~100∶1,优选为0.1∶1~10∶1,进一步优选为0.5∶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选自巯基乙胺修饰的透明质酸;和/或,所述金银合金纳米粒子选自柠檬酸钠包覆的金银合金纳米粒子。


7.一种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金银合金纳米粒子与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
将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包覆在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表面,获得所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修饰的透明质酸通过金硫键与银硫键结合在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合金纳米粒子的表面还包覆有柠檬酸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银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欣宇张智军崇羽徐小雨黄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