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宿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263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椅,具体公开了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包括座椅主体、靠背及支架,所述座椅主体的中间设有镂空的坐便孔,所述座椅主体的两侧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台的顶部设有控制杆;所述靠背通过转轴与所述座椅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靠背与所述座椅主体的侧面通过液压杆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电连接于减速电机;所述支架包括底盘架、大车轮及万向轮,所述底盘架设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底部,所述大车轮设于所述底盘架的两侧,所述万向轮设于所述底盘架的底部四角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简便快捷改变轮椅使用者姿势,有效防止褥疮,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
技术介绍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通常轮椅只有坐姿一种姿势,使用者久坐不能随意改变姿势,臀部肌肉会因长期受压迫以导致血液循环受阻,适时的平躺可以缓解臀部压力,从而降低褥疮的发生率。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辅助使用者调节姿势,活动臀部肌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其结构简单合理,方便使用。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包括座椅主体、靠背及支架,所述座椅主体的中间设有镂空的坐便孔,所述座椅主体的两侧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台的顶部设有控制杆;所述靠背通过转轴与所述座椅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靠背与所述座椅主体的侧面通过液压杆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电连接于减速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主体(1)、靠背(2)及支架(3),所述座椅主体(1)的中间设有镂空的坐便孔(11),所述座椅主体(1)的两侧设有扶手(4),所述扶手(4)上设有控制台(41),所述控制台(41)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台(41)的顶部设有控制杆(42);/n所述靠背(2)通过转轴(21)与所述座椅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靠背(2)与所述座椅主体(1)的侧面通过液压杆(5)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5)电连接于减速电机;/n所述支架(3)包括底盘架(31)、大车轮(32)及万向轮(33),所述底盘架(31)设于所述座椅主体(1)的底部,所述底盘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主体(1)、靠背(2)及支架(3),所述座椅主体(1)的中间设有镂空的坐便孔(11),所述座椅主体(1)的两侧设有扶手(4),所述扶手(4)上设有控制台(41),所述控制台(41)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台(41)的顶部设有控制杆(42);
所述靠背(2)通过转轴(21)与所述座椅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靠背(2)与所述座椅主体(1)的侧面通过液压杆(5)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5)电连接于减速电机;
所述支架(3)包括底盘架(31)、大车轮(32)及万向轮(33),所述底盘架(31)设于所述座椅主体(1)的底部,所述底盘架(31)的底部面积大于所述座椅主体(1)的水平截面积,所述大车轮(32)设于所述底盘架(31)的两侧,所述万向轮(33)设于所述底盘架(31)的底部四角处。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芳韩君郭凯胡波穆海芳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