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顺吕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导向复位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247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导向复位钳,包括用于固定的夹钳机构和用于导向定位的导向调节机构和配合机构以及用于调节夹钳机构张合度的调节机构,所述夹钳机构下端连接握持机构,所述夹钳机构旋转部分连接所述调节机构,所述夹钳机构顶端连接所述导向调节机构,所述导向调节机构两侧连接所述配合机构,所述握持机构下端连接有紧固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调节机构和夹钳机构配合,能够根据需要导向固定的开合度,选择合适的位置和角度,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利用导向调节机构和配合机构配合,能够方便定位导向的角度,适应各类的开合角同时保证导向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导向复位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导向钳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科导向复位钳。
技术介绍
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外上髁骨折时,由于尺神经行走于内上髁后侧的尺神经沟和桡神经在肱骨外上髁嵴处紧贴骨面的原因,在行内外侧穿针固定时传统的做法是常规行内外侧联合入路,直视下骨折复位、盲穿针后,再行透视确认斯氏针的出入点及穿出对侧的长短是否理想,穿针时因为一个点无法确定一条直线,造成针头从进入点插入后无法准确找到出针点,若不理想还需多次调整,造成手术时间延长,而且手术创口大,增加患者痛苦和恢复时间,且在盲穿的过程中有较高的医源性损伤重要血管神经的风险。常见导向钳因为为了满足导向,都是讲两个钳口进行错位,给导向留出空间,致使这样操作久以后两个钳口存在偏差,而且一般的钳体旋转部位都是固定的,造成开合度也是固定的,无法适应偏旁体制人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骨科导向复位钳。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骨科导向复位钳,包括用于固定的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导向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的夹钳机构(3)和用于导向定位的导向调节机构(4)和配合机构(5)以及用于调节夹钳机构(3)张合度的调节机构(2),所述夹钳机构(3)下端连接握持机构(1),所述夹钳机构(3)旋转部分连接所述调节机构(2),所述夹钳机构(3)顶端连接所述导向调节机构(4),所述导向调节机构(4)两侧连接所述配合机构(5),所述握持机构(1)下端连接有紧固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导向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的夹钳机构(3)和用于导向定位的导向调节机构(4)和配合机构(5)以及用于调节夹钳机构(3)张合度的调节机构(2),所述夹钳机构(3)下端连接握持机构(1),所述夹钳机构(3)旋转部分连接所述调节机构(2),所述夹钳机构(3)顶端连接所述导向调节机构(4),所述导向调节机构(4)两侧连接所述配合机构(5),所述握持机构(1)下端连接有紧固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导向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架(21)、旋转杆(22)、挡环(23)、调节扣(24),所述固定架(21)、所述旋转杆(22)连接所述夹钳机构(3),所述固定架(21)和所述旋转杆(22)之间设置有所述挡环(23),所述挡环(23)一端设置有连接柱(25),所述连接柱(25)外侧连接所述调节扣(24),所述连接柱(25)和所述调节扣(24)之间设置有弹簧(26),所述调节扣(24)上设置有定位柱(27),所述定位柱(27)和所述固定架(21)之间设置有定位孔(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导向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架(21)、旋转杆(22)、挡环(23)、滑块(211),所述固定架(21)、所述旋转杆(22)连接所述夹钳机构(3),所述旋转杆(22)一端连接所述挡环(23),所述挡环(23)一端连接所述滑块(211),所述滑块(211)上连接螺杆(213),所述螺杆(213)两端和所述固定架(21)之间设置有固定块(212),所述螺杆(213)动力端连接调节螺帽(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导向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机构(1)包括第一手柄(11)、第二手柄(12),所述第一手柄(11)、所述第二手柄(12)均连接所述夹钳机构(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导向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钳杆(31)、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顺吕覃武鹏覃刚刘泽寿
申请(专利权)人:赵顺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