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23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包括支架、柜体,所述支架上部与柜体连接,所述柜体中间设置有滤膜,所述滤膜将柜体分隔为操作腔和控制腔,所述操作腔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侧透明隔板后侧透明隔板,所述前侧透明隔板上设置有取样部位伸入开口,所述后侧透明隔板上设置有手伸入孔,所述控制腔内部固定设置有正压风机且外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正压风机电连接,所述正压风机和控制箱电连接外部电源;取样隔离保护设备能够营造洁净无菌的空间,在咽拭子、鼻拭子或其他方式进行取样时,既保护了被取样者,也保护了取样的操作人员,同时净化了空气,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极大地保护了操作人员和被取样者的安全,避免了交叉感染及感染源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
技术介绍
医院或其他人流密集流动的公共场所是患者或隐性感染者集中的地方,空气中可能漂浮着由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释放出来的致病性微生物。极容易造成人员之间交叉感染,做好防护工用是保障患者、健康者、操作人员安全的必要手段。目前进行检测前取样的操作人员通过穿戴好防护装置等方式防止被感染;同时在取样过程中被取样者需要去掉隔离防护装置,特别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空气中若含有一定量的致病微生物,对易感(未感染)的取样者来说存在巨大的被感染风险。特别是在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进行咽拭子或鼻拭子取样时常常伴随干呕甚至呕吐,这些行为会释放出大量的具有致病性和传染性微生物,取样操作人员、被取样的人员均存在极大的交叉感染风险具有隔离防护、自净功能的取样防护装备能很好的保护操作者、被取样者,有效降低操作者与被取样者之间及不同被取样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能够营造洁净无菌的空间,在取样时特别是呼吸道检测取样时,既保护了被取样者,也保护了取样的操作人员,同时净化了空气,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极大地保护了操作人员和被取样者的安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包括支架、柜体,所述支架上部与柜体连接,所述柜体中间设置有滤膜,所述滤膜将柜体分隔为操作腔和控制腔,所述操作腔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侧透明隔板和后侧透明隔板,所述前侧透明隔板上设置有取样部位伸入开口,所述后侧透明隔板上设置有手伸入孔,所述控制腔内部固定设置有正压风机且外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正压风机电连接,所述正压风机和控制箱电连接外部电源。进一步的,所述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过滤膜,空气循环中部分空气由出风口排出,并通过过滤膜进行过滤,大部分空气经过滤膜过滤后通入到操作腔中。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腔对应取样者侧固定设置有内盖板,所述内盖板上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安装在取样者一侧,方便取样者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操作腔的底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底部进气窗,且左右两侧的侧板底部内侧设置有侧边进气窗,所述柜体的侧板和柜体的底板中空,出风口、正压风机、滤膜、柜体的侧板、侧边进气窗和底部进气窗形成了一个循环的空气流通通道,空气经过正压风机的驱动经过滤膜进入操作腔内,再经过侧边进气窗进入柜体的侧板内部,最终导入到控制腔内,并由正压风机吸入,少部分空气由出风口排出,循环中再由底部进气窗补充少部分外部空气,空气循环往复,减少过滤空气的工作量。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进气窗上设置有过滤膜,过滤膜可以将补充的外部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处理。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内置有控制器,且外侧设置有显示屏、按钮,所述控制器与显示屏、按钮电连接,显示屏显示正压风机的功率或档位、风速、开机时间等数据,按钮包括电源开关、正压风机的开关和调节按钮、紫外线灯的开关,在生产中,可采用触摸屏来代替显示屏、按钮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滤膜上设置有进风区,所述进风区与正压风机的排风端对应连接,所述进风区为滤膜的一部分,风经过正压电机驱动从进风区进入操作腔,空气经过滤膜处理为洁净无菌的空气。进一步的,所述柜体表面设置有银离子涂层,银离子涂层有杀菌作用,可以对柜体表面附着的细菌进行抑制。进一步的,操作腔左右两侧的侧板内侧都设置有风速传感器和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风速传感器电连接控制箱,紫外线灯对操作腔进行杀菌,风速传感器用以检测风速,风速数据显示在显示屏上,操作者方便查看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可锁定的轮子,方便进行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后侧透明隔板底部设置有传递窗,方便取样者放入或取出样关物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取样隔离保护设备:1、能够营造洁净无菌的空间,在取样时特别是呼吸道检测取样时,既保护了被取样者,也保护了取样的操作人员,同时净化了空气,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极大地保护了操作人员和被取样者的安全,避免了交叉感染。2、保护环境,工作时排出部分过滤后的干净空气,再吸入部分室内空气,其形成的空气循环有效地净化了室内的空气。3、适用范围,在出入境的海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大型的公共场所等需要做检测取样时都可以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专利,下面提供一幅或多幅附图,这些附图旨在对本专利的
技术介绍
、技术原理和/或某些具体实施方案做出辅助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附图可以给出也可以不给出一些在本专利文字部分已有描述且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常识的具体细节;并且,因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全可以结合本专利已公开的文字内容和/或附图内容,在不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设计出更多的附图,因此下面这些附图可以涵盖也可以不涵盖本专利文字部分所叙述的所有技术方案。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中滤膜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中前侧透明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一个实施例的后侧透明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中底部进气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的风向循环示意图。图中:1支架、2柜体、3上盖板、4滤膜、5正压风机、6进风区、7出风口、8前侧透明隔板、9取样部位伸入开口、10侧边进气窗、11底部进气窗、12内盖板、13后侧透明隔板、14手伸入孔、15控制箱、151显示屏、152按钮、16紫外线灯、17风速传感器、18传递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包括支架1、柜体2,支架1上部与柜体2连接,支架1提供支撑,柜体2用于操作和容纳其他组件,柜体2中间设置有滤膜4,滤膜4将柜体2分隔为操作腔和控制腔,操作腔用以医生进行取样操作,控制腔提供动力和控制,操作腔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侧透明隔板8和后侧透明隔板13,透明隔板方便观察内部情况,前侧透明隔板8上设置有取样部位伸入开口9,患者头部伸入进行取样,后侧透明隔板13上设置有手伸入孔14,手伸入孔14有两个,医生手伸入操作,控制腔内部固定设置有正压风机5且外部设置有控制箱15,控制箱15与正压风机5电连接,正压风机5工作,将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柜体(2),所述支架(1)上部与柜体(2)连接,所述柜体(2)中间设置有滤膜(4),所述滤膜(4)将柜体(2)分隔为操作腔和控制腔,所述操作腔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侧透明隔板(8)和后侧透明隔板(13),所述前侧透明隔板(8)上设置有取样部位伸入开口(9),所述后侧透明隔板(13)上设置有手伸入孔(14),所述控制腔内部固定设置有正压风机(5)且外部设置有控制箱(15),所述控制箱(15)与正压风机(5)电连接,所述正压风机(5)和控制箱(15)电连接外部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柜体(2),所述支架(1)上部与柜体(2)连接,所述柜体(2)中间设置有滤膜(4),所述滤膜(4)将柜体(2)分隔为操作腔和控制腔,所述操作腔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侧透明隔板(8)和后侧透明隔板(13),所述前侧透明隔板(8)上设置有取样部位伸入开口(9),所述后侧透明隔板(13)上设置有手伸入孔(14),所述控制腔内部固定设置有正压风机(5)且外部设置有控制箱(15),所述控制箱(15)与正压风机(5)电连接,所述正压风机(5)和控制箱(15)电连接外部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2)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盖板(3),所述上盖板(3)上设置有出风口(7),所述出风口(7)上设置有过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对应操作者侧固定设置有内盖板(12),所述内盖板(12)上设置有控制箱(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样隔离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腔的底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底部进气窗(11),且左右两侧的侧板底部内侧设置有侧边进气窗(10),所述柜体(2)的侧板和柜体(2)的底板中空,出风口(7)、柜体(2)的侧板、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耐确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