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塞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600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塞保护套,通过设置小管径辅助管,再在防漏球的一侧连接一号钢丝绳,使一号钢丝绳穿过小管径辅助管设置,当活检钳穿过活检钳针孔槽和防漏管时,能够通过拉动一号钢丝绳,带动防漏球移动到大管径保护管内,进而不会影响活检钳的使用;通过设置防漏室和穿绳管,在防漏室内设置压缩弹簧和塑料软板,然后再在塑料软板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连接二号钢丝绳,能够通过拉动塑料软板,使防漏室的底端开口打开,当松开二号钢丝绳时,在压缩弹簧的带动下,塑料软板移动回防漏室内,能够再次起到遮挡的作用,能够起到进一步防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塞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套,具体是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塞保护套。
技术介绍
经消化道直接获取图像或经附带超声及X线的设备获取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超声或X线影像,以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组设备。按检查所用内镜属性可分为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小肠镜、内镜超声、胶囊内镜、胆道镜(包括子母镜)、胰管镜和腹腔镜以及激光共聚焦内镜等;按检查部位和功能分为上消化道内镜、下消化道内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内镜超声;按临床应用分为诊断性消化内镜和治疗性消化内镜。消化内镜的活检钳进行活检工作时,需要先将活检塞套在活检钳外,当使用活检钳时,活检钳向外伸出,会在活检塞上钻出孔,当活检钳使用结束后,抽回活检钳,容易使液体通过活检塞上的孔内流出,不仅容易影响活检取样,同时,还容易影响设备的使用,对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塞保护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塞保护套,包括活检塞本体和设置在活检塞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塞保护套,包括活检塞本体(1)和设置在活检塞本体(1)的内部的活检钳针孔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检塞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大管径保护管(3),所述大管径保护管(3)的底端连接有防漏管(9),所述防漏管(9)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制作的防漏球(8),所述防漏球(8)的一侧固定有吊环,该吊环上固定连接一号钢丝绳(6)的一端,所述一号钢丝绳(6)的另一端伸入小管径辅助管(4);所述活检塞本体(1)远离大管径保护管(3)的一侧设置有穿绳管(5),所述穿绳管(5)的底端连通防漏室(13),所述防漏室(13)设置在防漏管(9)的底端,所述防漏室(13)内设置有塑料软板(12),所述塑料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塞保护套,包括活检塞本体(1)和设置在活检塞本体(1)的内部的活检钳针孔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检塞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大管径保护管(3),所述大管径保护管(3)的底端连接有防漏管(9),所述防漏管(9)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制作的防漏球(8),所述防漏球(8)的一侧固定有吊环,该吊环上固定连接一号钢丝绳(6)的一端,所述一号钢丝绳(6)的另一端伸入小管径辅助管(4);所述活检塞本体(1)远离大管径保护管(3)的一侧设置有穿绳管(5),所述穿绳管(5)的底端连通防漏室(13),所述防漏室(13)设置在防漏管(9)的底端,所述防漏室(13)内设置有塑料软板(12),所述塑料软板(12)靠近穿绳管(5)的一端的顶端也固定有吊环,该吊环固定在二号钢丝绳(7)的底端,所述塑料软板(12)远离二号钢丝绳(7)的一端固定有若干个压缩弹簧(11),且所有的压缩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严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