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智能摆位的CT系统及其摆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823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智能摆位的CT系统及其摆位方法,包括CT成像系统和智能摆位系统,所述CT成像系统包括一环形机架和一个具有竖直运动系统和水平运动系统的扫描床以及一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摆位系统包括一位于扫描床上方且相对环形机架固定的测距装置、控制所述测距装置并与CT成像系统的控制单元进行信号传输的测距控制器,所述测距装置分别对位于扫描床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目标物体进行测距并产生距离信号。通过进床和退床操作过程中的测距,实现准确摆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隔室摆位从而有效避免医患之间交叉感染,能保证摆位的准确度,并且定位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智能摆位的CT系统及其摆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是一种CT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智能摆位的CT系统。
技术介绍
CT(ComputedTomography)系统,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是一种提供高分辨率的人体断面影像的设备,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如今大型三甲医院做CT的是人数非常多,排队耗时长,对于临床诊断带来不利影响。其中一个原因是现有的CT需要操作技师进入扫描室,进行人工手动摆位,耗费时间长,且摆位的精准性不够。如何能够实现快速摆位,减少扫描间隙时间,对于提高CT的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有些疾病具有传染性,例如,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席卷中华大地,传染性非常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防疫过程中,使用CT诊断疾病成为首要选择。考虑到疾病的传染性,那么,在CT诊断过程中如何避免医护人员因为摆位而和患者接触造成交叉感染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智能摆位的CT系统,通过对扫描床上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智能摆位的CT系统,包括CT成像系统和智能摆位系统,所述CT成像系统包括一环形机架和一个具有竖直运动系统和水平运动系统的扫描床以及一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摆位系统包括相对环形机架固定的测距装置、控制所述测距装置并与CT成像系统的控制单元进行信号传输的测距控制器,所述测距装置分别对位于扫描床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目标物体进行测距并产生距离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智能摆位的CT系统,包括CT成像系统和智能摆位系统,所述CT成像系统包括一环形机架和一个具有竖直运动系统和水平运动系统的扫描床以及一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摆位系统包括相对环形机架固定的测距装置、控制所述测距装置并与CT成像系统的控制单元进行信号传输的测距控制器,所述测距装置分别对位于扫描床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目标物体进行测距并产生距离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智能摆位的CT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扫描床的长对称轴为z轴方向,水平面内与所述z轴垂直的方向为x轴方向,扫描床床面所在平面为XOZ平面,所述中心区域为XOZ平面中以z轴为中线,向x正方向和x负方向分别延伸第一距离所包含的区域,所述边缘区域是指XOZ平面中自第一距离所在位置继续向外延伸第二距离所包含的区域,所述第一距离为80mm至120mm,所述第二距离设置使边缘区域不超出扫描床床板侧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智能摆位的CT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装置位于所述环形机架的环形孔内,分别检测从机架上部至扫描床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选定位置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智能摆位的CT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测距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测距装置设置在扫描床的正上方或侧上方,竖直向下和/或以一定的倾角向下检测对应区域目标物体的距离;其它测距装置位于扫描床的周边任意方向,检测至扫描床设定区域目标物体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智能摆位的CT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装置为红外测距装置、超声波测距装置、激光测距装置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猛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波影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