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内窥镜、驱动轮的外轮廓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218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内窥镜、驱动轮的外轮廓的确定方法,内窥镜操作部包括驱动轮组件,驱动轮组件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且可绕转轴同步旋转的驱动轮,两个驱动轮的外轮廓分别缠绕有用于与内窥镜的头端连接的驱动线,至少一个驱动轮的外轮廓至旋转中心的距离沿初始角度至目标角度的方向逐渐减小。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驱动轮转动角度的增大,驱动线的拉力逐渐增大,驱动线在驱动轮上的力臂逐渐减小,因此驱动轮旋转所需的扭矩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减小医生操控驱动轮所需的力度,提高医生操控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内窥镜、驱动轮的外轮廓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内窥镜、驱动轮的外轮廓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医用内窥镜操作部用于控制头端的上下左右弯曲运动,医生握持操作部对头端的运动进行控制,以完成相关消化道的检查和手术。每天医生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手术,操作部的舒适性直接影响医生的使用体验,同时也会间接影响手术效果。目前市面上的医用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控制手轮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转动带动缠绕在驱动轮上的驱动线拉紧,进而控制头端弯曲。手轮的中心和驱动轮的中心同轴,二者可绕该轴线转动。驱动轮外轮廓或者外轮廓的包络为圆形。设定驱动轮的半径为ρ,驱动线上的拉力为F,平稳转动手轮时所需的转矩为M。则M=ρ*F。随着驱动轮转动角度的增大,头端弯曲角度逐渐增大,驱动线上的拉力F逐渐增大,而驱动轮的半径ρ为定值,则转动手轮时所需的转矩M会逐渐增大。因此手轮在转动时,随着头端弯曲角度的增大,所需的扭力会逐渐增大,长时间操作医生的手指极容易产生疲劳感。综上所述,如何降低医生进行内窥镜手术时的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轮组件,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且可绕转轴同步旋转的驱动轮,两个所述驱动轮的外轮廓分别缠绕有用于与内窥镜的头端连接的驱动线,至少一个所述驱动轮的所述外轮廓至旋转中心的距离沿初始角度至目标角度的方向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轮组件,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且可绕转轴同步旋转的驱动轮,两个所述驱动轮的外轮廓分别缠绕有用于与内窥镜的头端连接的驱动线,至少一个所述驱动轮的所述外轮廓至旋转中心的距离沿初始角度至目标角度的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驱动轮的所述外轮廓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沿所述初始角度至所述目标角度的方向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角度为0°,所述目标角度包括180°和-180°;两个所述驱动轮分别为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的所述外轮廓和所述第二驱动轮的所述外轮廓分别为轴对称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的投影上,所述第一驱动轮的所述外轮廓和所述第二驱动轮的所述外轮廓关于所述旋转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操作部还包括两个定滑轮,分别缠绕于两个所述驱动轮上的两个所述驱动线均位于两个所述定滑轮之间,两个所述定滑轮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两个所述驱动轮重合部分的最短直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孙宇邓安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