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19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包括床体、床垫、控制器、气泵、助眠环境补偿系统、驱蚊助眠系统和音乐助眠系统;床垫设置于床体上,床垫包括气囊层和平坦层,气囊层设于平坦层上,平坦层用于与床体接触;气囊层包括第一主气室、分气室和第二主气室,分气室分别与第一主气室和第二主气室连通;气泵通过管道与分气室连通,控制器与气泵电连接;床体包括床头板和床架,床头板与床架垂直连接,床头板的外侧安装有床头框,床头框与床头板活动连接;音乐助眠系统安装在床头框上;驱蚊助眠系统固定安装在床头框的顶部;床头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助眠环境补偿系统安装在第一安装孔的内部。本申请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家居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并且智能家居还能够有效提高用户体验。然而,睡觉打鼾是一种常见现象,一般所说的打鼾是指睡眠时非正常呼吸的俗语,随着气道生理学的发展被认为是一种疾病,睡眠中肌肉松弛严重或肥胖等其他原因使空气通路完全堵塞的话,空气暂时完全无法流向肺部,这被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症。睡眠中打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是不能用鼻子正常呼吸,而是用嘴呼吸。睡眠中张嘴并用嘴呼吸,不仅一次性吸入大量的空气,而且冷、干燥及含有很多灰尘的空气在没有任何过滤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肺部,极大危害身体健康,且用嘴呼吸,还会导致口腔干燥症,慢性疲劳、牙齿变形等身体机能的异常,甚至会影响睡者的面容,极大的影响睡者的身心健康。同时,由于社会噪音也越来越多,就更容易影响到人们的睡眠。因此,如何能够改善使用者睡眠质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旨在改善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包括床体、床垫、控制器、气泵、助眠环境补偿系统、驱蚊助眠系统和音乐助眠系统;其中,所述床垫设置于所述床体上,所述床垫包括气囊层和平坦层,所述气囊层设于所述平坦层上,所述平坦层用于与所述床体接触;所述气囊层包括第一主气室、分气室和第二主气室,所述分气室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气室和所述第二主气室连通;所述气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分气室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泵电连接;所述气泵和所述控制器均设于所述床体上;所述床体包括床头板和床架,所述床头板与所述床架垂直连接,所述床垫、所述气泵和所述控制器均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床头板的外侧安装有床头框,所述床头框与所述床头板活动连接;所述立体音乐助眠系统安装在所述床头框上;所述驱蚊助眠系统固定安装在所述床头框的顶部;所述床头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助眠环境补偿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可选地,还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和呼吸频率传感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主气室、所述分气室和所述第二主气室,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呼吸频率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可选地,所述分气室包括多个分气囊,所述多个分气囊按照2行8列进行排布,每个所述分气囊相互连通,所述多个分气囊中的至少一个分气囊与所述气泵连通;所述多个分气囊中的至少一个分气囊与所述第一主气室连通,所述多个分气囊中的至少一个分气囊与所述第二主气室连通。可选地,还包括3个抽气泵,所述3个抽气泵包括第一抽气泵、第二抽气泵和第三抽气泵,所述第一抽气泵、所述第二抽气泵和所述第三抽气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抽气泵与所述第一主气室连通;所述第二抽气泵与所述分气室连通;所述第三抽气泵与所述第二主气室连通。可选地,还包括2个摄像头,2个所述摄像头分别安装在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上,所述床尾板与所述床头板正对设置,所述床尾板设置在所述床架上。可选地,所述床头板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底部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香料盒。可选地,还包括台灯,所述台灯安装在所述床头框内。上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通过设置床体、床垫、控制器、气泵、助眠环境补偿系统、驱蚊助眠系统和音乐助眠系统;其中,所述床垫设置于所述床体上,所述床垫包括气囊层和平坦层,所述气囊层设于所述平坦层上,所述平坦层用于与所述床体接触;所述气囊层包括第一主气室、分气室和第二主气室,所述分气室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气室和所述第二主气室连通;所述气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分气室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泵电连接;所述气泵和所述控制器均设于所述床体上;所述床体包括床头板和床架,所述床头板与所述床架垂直连接,所述床垫、所述气泵和所述控制器均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床头板的外侧安装有床头框,所述床头框与所述床头板活动连接;所述立体音乐助眠系统安装在所述床头框上;所述驱蚊助眠系统固定安装在所述床头框的顶部;所述床头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助眠环境补偿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附图说明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的床垫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00-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110-床体;120-床垫;130-控制器;140-气泵;150-助眠环境补偿系统;160-驱蚊助眠系统;170-音乐助眠系统;180-台灯;111-床头板;112-床架;113-床头框;114-第一安装孔;115-第二安装孔;116-床尾板;117-安装槽;121-气囊层;122-平坦层;123-第一主气室;124-分气室;125-第二主气室;126-分气囊;191-第一抽气泵;192-第二抽气泵;193-第三抽气泵;195-摄像头;196-压力传感器;197-呼吸频率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100,包括床体110、床垫120、控制器130、气泵140、助眠环境补偿系统150、驱蚊助眠系统160和音乐助眠系统170。可选地,床体110用于支撑用户睡觉。可选地,床体110包括床头板111和床架112,所述床头板111与所述床架112垂直连接,所述床垫120、所述气泵140和所述控制器130均安装在所述床架112上。可选地,床头板111与床架112固定连接。当然,在实际使用中,床头板111与床架112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床头板111的外侧安装有床头框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床垫、控制器、气泵、助眠环境补偿系统、驱蚊助眠系统和音乐助眠系统;/n其中,所述床垫设置于所述床体上,所述床垫包括气囊层和平坦层,所述气囊层设于所述平坦层上,所述平坦层用于与所述床体接触;/n所述气囊层包括第一主气室、分气室和第二主气室,所述分气室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气室和所述第二主气室连通;/n所述气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分气室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泵电连接;/n所述气泵和所述控制器均设于所述床体上;/n所述床体包括床头板和床架,所述床头板与所述床架垂直连接,所述床垫、所述气泵和所述控制器均安装在所述床架上;/n所述床头板的外侧安装有床头框,所述床头框与所述床头板活动连接;/n所述立体音乐助眠系统安装在所述床头框上;/n所述驱蚊助眠系统固定安装在所述床头框的顶部;/n所述床头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助眠环境补偿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床垫、控制器、气泵、助眠环境补偿系统、驱蚊助眠系统和音乐助眠系统;
其中,所述床垫设置于所述床体上,所述床垫包括气囊层和平坦层,所述气囊层设于所述平坦层上,所述平坦层用于与所述床体接触;
所述气囊层包括第一主气室、分气室和第二主气室,所述分气室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气室和所述第二主气室连通;
所述气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分气室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泵电连接;
所述气泵和所述控制器均设于所述床体上;
所述床体包括床头板和床架,所述床头板与所述床架垂直连接,所述床垫、所述气泵和所述控制器均安装在所述床架上;
所述床头板的外侧安装有床头框,所述床头框与所述床头板活动连接;
所述立体音乐助眠系统安装在所述床头框上;
所述驱蚊助眠系统固定安装在所述床头框的顶部;
所述床头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助眠环境补偿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助眠功效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和呼吸频率传感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主气室、所述分气室和所述第二主气室,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呼吸频率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助眠功效的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艳炜吴章康李洋关成汤正捷祝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