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抬高充气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48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睡眠抬高充气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和气泵,其特征在于:床垫本体包括上表面整体水平的平躺段和上表面倾斜设置的抬高段,平躺段主要是由若干个相同且平行的等高式充气垫条构成,抬高段主要由若干根高度不同的增高式充气垫条组成,抬高段中的若干根增高式充气垫条的高度从靠近平躺段一侧向远离平躺段一侧逐渐增大,抬高段上表面与平躺段上表面之间的倾斜角在20°~45°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平躺段能够方便用户卧躺,抬高段可以形成坡度,方便需要居家半卧位患者的休息,避免发生颈部不适,减轻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而且抬高段的抬起倾斜度可以通过调节增高式充气垫条的充气程度进行调节,可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睡眠抬高充气床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垫,具体地说是一种睡眠抬高充气床垫,属于家居用品设计

技术介绍
床垫是一种常用的家具用品,其是为了让使用者能够获得健康而又舒适的睡眠,床垫材质繁多,不同材料制作的床垫能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的睡眠效果。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现代人们使用的床垫种类逐渐趋向多元化,主要有:弹簧床垫、棕榈床垫、乳胶床垫、水床垫、昂首斜面护脊床垫、充气床垫、磁床垫等,在这些床垫中,弹簧床垫占较大的比重,但就使用灵活性而言,充气床垫的性能最好。但普通的充气床垫充气后表面是平的,充气条间隔一致,床头无抬高装置,患者居家使用枕头或棉被抬高,容易导致颈部不适,或时常需要变换体位来维持半卧位,不方便居家需要半卧位的患者休息。目前,公开号为CN2017188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气式可调整型充气床垫,包括至少两个透气式可调整型主气囊和一电动充放气泵,透气式可调整型主气囊至少由三个(头、腰、下肢)或三个以上透气式可调整型气室组成,透气式可调整型气室之间相互隔离,每个透气式可调整型气室上至少装有一个气嘴并通过气管链接至电动充放气泵上,每个透气式可调整型气室均可通过独立充放气来调整透气式可调整型气室内的压力和透气式可调整型气室的气压、高度和硬度。这种充气床垫能按头、腰、下肢等部位在睡眠过程中所需的高度及气压单独进行调整,让各个部位趋于舒适状态。但是对于需要居家使用充气床垫的病患,如预防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要抬高床头20~30度,心肺功能不全需要半卧位患者,有时候需要将床头垫高,一般使用枕头或棉被抬高,容易导致颈部不适,或时常需要变换体位来维持半卧位,不方便居家需要半卧位的患者休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睡眠抬高充气床垫。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睡眠抬高充气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和气泵,气泵与床垫本体通过充气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包括上表面整体水平的平躺段和上表面倾斜设置的抬高段,所述平躺段主要是由若干个相同且平行的等高式充气垫条构成,所述抬高段主要由若干根高度不同的增高式充气垫条组成,抬高段中的若干根增高式充气垫条的高度从靠近平躺段一侧向远离平躺段一侧逐渐增大,抬高段上表面与平躺段上表面之间的倾斜角在20°~45°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抬高段中的若干根增高式充气垫条之间的间隔从靠近平躺段一侧向远离平躺段一侧依次减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抬高段中紧靠平躺段的增高式充气垫条的高度小于平躺段中等高式充气垫条的高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泵与抬高段的远离平躺段的一侧通过充气管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等高式充气垫条和增高式充气垫条的横截面均呈梯形,它们的顶部边缘均设为圆弧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等高式充气垫条和增高式充气垫条均是由柔性PVC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垫本体周围设有围绕床垫本体周边设置的裙边,裙边四角及中间位置设有连接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躺段11的长度为115cm,所述抬高段12的长度为75cm,所述床垫本体1的整体宽度为120c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床垫本体中的平躺段能够方便用户卧躺,床垫本体中的抬高段可以形成坡度,方便需要居家半卧位患者的休息,避免发生颈部不适,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而且抬高段的抬起倾斜度可以通过调节增高式充气垫条的充气程度进行调节,调节范围在20°~45°之间,可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2)、本技术中,由于抬高段中的若干根增高式充气垫条之间的间隔从靠近平躺段一侧向远离平躺段一侧依次减小,这样充气后所形成的坡面更为平顺,用户躺卧时的舒适度更高。3)、本技术中,由于抬高段中紧靠平躺段的增高式充气垫条的高度小于平躺段中等高式充气垫条的高度,这样患者在上身抬起时,身体不会下滑,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床垫本体、11-平躺段、11a-等高式充气垫条、12-抬高段、12a-增高式充气垫条、2-充气管、3-气泵、4-裙边、5-连接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睡眠抬高充气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和气泵3,气泵3与床垫本体1通过充气管2连接;所述床垫本体1包括上表面整体水平的平躺段11和上表面倾斜设置的抬高段12,所述平躺段11主要是由若干个相同且平行的等高式充气垫条11a构成,所述抬高段12主要由若干根高度不同的增高式充气垫条12a组成,抬高段12中的若干根增高式充气垫条12a的高度从靠近平躺段11一侧向远离平躺段11一侧逐渐增大,抬高段12上表面与平躺段11上表面之间的倾斜角α在20°~45°之间。具体使用时,用户躺卧在床垫上,当用户需要转换为半卧位时,通过操作气泵3来调整充气量,使抬高段12中的增高式充气垫条12a进一步充气,增高式充气垫条12a高度发生变化,抬高段12逐步抬高,用户即可保持在半卧位进行休息,避免发生颈部不适,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抬高段12中的若干根增高式充气垫条12a之间的间隔从靠近平躺段11一侧向远离平躺段11一侧依次减小。如此设置,当气泵3给抬高段12中的增高式充气垫条12a进一步充气时,相邻增高式充气垫条12a之间的距离由低到高是逐渐变小的,这样充气后所形成的坡面更为平顺,当患者躺卧在其上时,舒适度更高。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抬高段12中紧靠平躺段11的增高式充气垫条12a的高度小于平躺段11中等高式充气垫条11a的高度。如此设置,当用处处于上身抬起的半卧位时,其臀部恰好位于最低的增高式充气垫条12a处,这样身体就不会下滑,稳定性更好。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泵3与抬高段12的远离平躺段11的一侧通过充气管2连通。如此设置,当用气泵3给抬高段12充气时,可以保证用户上半身抬起的顺序是从肩部到腰部逐渐抬起的,避免在充气过程中出现用户腰部高头部低的情形,有效防止用户不适。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等高式充气垫条11a和增高式充气垫条12a的横截面均呈梯形,它们的顶部边缘均设为圆弧形。如此设置,在用户半卧位休息时,此种结构的等高式充气垫条11a和增高式充气垫条12a可保证用户躺卧舒适,同时身体不易下滑。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床垫本体1周围设有围绕床垫本体1周边设置的裙边4,裙边4四角及中间位置设有连接圈5。如此设置,既方便在床垫使用时进行约束固定,又方便在床垫不使用时进行收纳整理。本技术中,所述等高式充气垫条11a和增高式充气垫条12a均优选是由柔性PVC材料制成,柔性PV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睡眠抬高充气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和气泵(3),气泵(3)与床垫本体(1)通过充气管(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1)包括上表面整体水平的平躺段(11)和上表面倾斜设置的抬高段(12),所述平躺段(11)主要是由若干个相同且平行的等高式充气垫条(11a)构成,所述抬高段(12)主要由若干根高度不同的增高式充气垫条(12a)组成,抬高段(12)中的若干根增高式充气垫条(12a)的高度从靠近平躺段(11)一侧向远离平躺段(11)一侧逐渐增大,抬高段(12)上表面与平躺段(11)上表面之间的倾斜角(α)在20°~45°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睡眠抬高充气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和气泵(3),气泵(3)与床垫本体(1)通过充气管(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1)包括上表面整体水平的平躺段(11)和上表面倾斜设置的抬高段(12),所述平躺段(11)主要是由若干个相同且平行的等高式充气垫条(11a)构成,所述抬高段(12)主要由若干根高度不同的增高式充气垫条(12a)组成,抬高段(12)中的若干根增高式充气垫条(12a)的高度从靠近平躺段(11)一侧向远离平躺段(11)一侧逐渐增大,抬高段(12)上表面与平躺段(11)上表面之间的倾斜角(α)在20°~45°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抬高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高段(12)中的若干根增高式充气垫条(12a)之间的间隔从靠近平躺段(11)一侧向远离平躺段(11)一侧依次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抬高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高段(12)中紧靠平躺段(11)的增高式充气垫条(12a)的高度小于平躺段(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文华苏涛丽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