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接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04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F接收电路,解决了传统低成本终端项目中,大量采用电路融合会造成高成本、采用单端设计易产生共模干扰的弊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天线输入模块、耦接于天线输入模块用于切换接收频段的二通道开关、耦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一切换端用于支持接收DCS/PCS频段的第一差分匹配模块、耦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二切换端用于支持接收GSM850/GSM900频段的第二差分匹配模块;第一差分匹配模块包括有用于外接的DCS/PCS差分端口;第二差分匹配模块包括有用于外接的GSM850/GSM900差分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RF接收电路,能够支持多种频段,能有效抑制共模干扰,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F接收电路
本技术涉及终端射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F接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终端领域的技术的发展,RF系统中对接收电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路融合设计的出现大大简化了射频电路设计,降低了射频区域的摆放面积,还避免了器件之间因为连接线带来的额外损耗,但是同时价格昂贵,在很多低成本终端中,大量采用电路融合设计无疑会大大增加成本,不利于生产性价比高的终端产品,且采用单端的设计,易产生共模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F接收电路,能够支持多种频段,能有效抑制共模干扰,成本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RF接收电路,包括有天线输入模块、耦接于天线输入模块用于切换接收频段的二通道开关、耦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一切换端用于支持接收DCS/PCS频段的第一差分匹配模块、耦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二切换端用于支持接收GSM850/GSM900频段的第二差分匹配模块;所述第一差分匹配模块包括有用于外接的DCS/PCS差分端口;所述第二差分匹配模块包括有用于外接的GSM850/GSM900差分端口。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差分匹配模块包括有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一切换端的第一开关匹配单元、耦接于DCS/PCS差分端口以进行DCS/PCS通路差分匹配的第一差分匹配单元;所述第二差分匹配模块包括有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二切换端的第二开关匹配单元、耦接于GSM850/GSM900差分端口以进行GSM850/GSM900通路差分匹配的第二差分匹配单元。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差分匹配单元包括有耦接于DCS/PCS差分端口的第五电容及第六电容、分别并联于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两侧之间的第六电感和第七电感;所述第一开关匹配单元包括有耦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一切换端的第二电容、分别耦接于第二电容的两侧与接地端之间的第三电感及第四电感;所述第一差分匹配模块还包括有耦接于第一开关匹配单元和第一差分匹配单元之间进行连接匹配的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有并联于第六电感的第三电容、耦接于第三电容和第六电容之间第五电感、一端耦接于第五电感和第六电容的连接节点且另一端接地的第四电容、一端耦接于第五电容和第三电容的连接节点且另一端接地的第二电感。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差分匹配单元包括有耦接于GSM850/GSM900差分端口的第十二电感和第十三电感、分别并联于第十二电感和第十三电感两侧之间的第十电容和第十四电感;所述第二开关匹配单元包括有耦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二切换端的第七电容、分别耦接于第七电容的两侧与接地端之间的第八电感及第九电感;所述第二差分匹配模块还包括有耦接于第二开关匹配单元和第二差分匹配单元之间进行连接匹配的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有并联于第十电容的第八电容、耦接于第八电容和第十三电感之间第十一电感、一端耦接于第十一电感和第十三电感的连接节点且另一端接地的第九电容、一端耦接于第十二电感和第八电容的连接节点且另一端接地的第十电感。作为优选,所述天线输入模块包括有用于外界输入的天线输入通道端口及用于天线输入匹配的天线输入匹配单元;所述天线输入匹配单元包括有耦接于天线输入通道端口和二通道开关的输入端的第一电阻、一端耦接于天线输入通道端口和第一电阻的连接节点且另一端接地的第一电感,一端耦接于第一电阻和二通道开关的连接节点且另一端接地之间的第一电容。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感、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感、第十一电感均为固定的设置值。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二通道开关实现天线输入后不同频段的接收切换,GSM850/GSM900,DCS/PCS两个通道实现对四个频段的支持,且电路简单,成本低;接收的频段端口之间通过差分匹配的形式,能够有效的抑制传统电路融合的共模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RF接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中:1、天线输入模块;2、二通道开关;3、第一差分匹配模块;31、第一开关匹配单元;32、第一差分匹配单元;4、第二差分匹配模块;41、第二开关匹配单元;42、第二差分匹配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RF接收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有天线输入模块1、耦接于天线输入模块1用于切换接收频段的二通道开关2即如图示U1、耦接于二通道开关2的第一切换端用于支持接收DCS/PCS频段的第一差分匹配模块3、耦接于二通道开关2的第二切换端用于支持接收GSM850/GSM900频段的第二差分匹配模块4,第一切换端即为图1中二通道开关2双开关的1口,第二切换端即图1所示的二通道开关2双开关的2口。如图1所示,第一差分匹配模块3包括有用于外接的DCS/PCS差分端口即图1所示的端口1和端口2,用于DCS/PCS频段;第二差分匹配模块4包括有用于外接的GSM850/GSM900差分端口即图1所示的端口3和端口4,用于支持GSM850/GSM900频段,第一差分匹配模块3和第二差分匹配模块4实现四种频段的接收。第一差分匹配模块3包括有接于二通道开关2的第一切换端的第一开关匹配单元31、耦接于DCS/PCS差分端口以进行DCS/PCS通路差分匹配的第一差分匹配单元32;第一差分匹配单元32包括有耦接于DCS/PCS差分端口的第五电容C5及第六电容C6、分别并联于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两侧之间的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第一开关匹配单元31包括有耦接于二通道开关2的第一切换端的第二电容C2、分别耦接于第二电容C2的两侧与接地端之间的第三电感L3及第四电感L4;第一差分匹配模块3还包括有耦接于第一开关匹配单元31和第一差分匹配单元32之间进行连接匹配的第一连接单元;第一连接单元包括有并联于第六电感的第三电容C3、耦接于第三电容C3和第六电容C6之间第五电感L5、一端耦接于第五电感L5和第六电容C6的连接节点且另一端接地的第四电容C4、一端耦接于第五电容C5和第三电容C3的连接节点且另一端接地的第二电感L2。第二差分匹配模块4包括有接于二通道开关2的第二切换端的第二开关匹配单元41、耦接于GSM850/GSM900差分端口以进行GSM850/GSM900通路差分匹配的第二差分匹配单元42。第二差分匹配单元42包括有耦接于GSM850/GSM900差分端口的第十二电感L12和第十三电感L13、分别并联于第十二电感L12和第十三电感L13两侧之间的第十电容C10和第十四电感L14;第二开关匹配单元41包括有耦接于二通道开关2的第二切换端的第七电容C7、分别耦接于第七电容C7的两侧与接地端之间的第八电感L8及第九电感L9;第二差分匹配模块4还包括有耦接于第二开关匹配单元41和第二差分匹配单元42之间进行连接匹配的第二连接单元;第二连接单元包括有并联于第十电容C10的第八电容C8、耦接于第八电容C8和第十三电感L13之间第十一电感L11、一端耦接于第十一电感L11和第十三电感L13的连接节点且另一端接地的第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F接收电路,其特征是:包括有天线输入模块、耦接于天线输入模块用于切换接收频段的二通道开关、耦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一切换端用于支持接收DCS/PCS频段的第一差分匹配模块、耦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二切换端用于支持接收GSM850/GSM900频段的第二差分匹配模块;所述第一差分匹配模块包括有用于外接的DCS/PCS差分端口;所述第二差分匹配模块包括有用于外接的GSM850/GSM900差分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F接收电路,其特征是:包括有天线输入模块、耦接于天线输入模块用于切换接收频段的二通道开关、耦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一切换端用于支持接收DCS/PCS频段的第一差分匹配模块、耦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二切换端用于支持接收GSM850/GSM900频段的第二差分匹配模块;所述第一差分匹配模块包括有用于外接的DCS/PCS差分端口;所述第二差分匹配模块包括有用于外接的GSM850/GSM900差分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接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差分匹配模块包括有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一切换端的第一开关匹配单元、耦接于DCS/PCS差分端口以进行DCS/PCS通路差分匹配的第一差分匹配单元;所述第二差分匹配模块包括有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二切换端的第二开关匹配单元、耦接于GSM850/GSM900差分端口以进行GSM850/GSM900通路差分匹配的第二差分匹配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F接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差分匹配单元包括有耦接于DCS/PCS差分端口的第五电容及第六电容、分别并联于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两侧之间的第六电感和第七电感;所述第一开关匹配单元包括有耦接于二通道开关的第一切换端的第二电容、分别耦接于第二电容的两侧与接地端之间的第三电感及第四电感;所述第一差分匹配模块还包括有耦接于第一开关匹配单元和第一差分匹配单元之间进行连接匹配的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有并联于第六电感的第三电容、耦接于第三电容和第六电容之间第五电感、一端耦接于第五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锐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