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防止框架形变的走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00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防止框架形变的走线架,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一螺母、第三螺母和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框,所述第一螺母穿过第二支撑框与螺纹孔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母穿过第三支撑框与盖板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该有效防止框架形变的走线架设置有第一滑槽、滑块、支撑杆和加强筋,第一滑槽、滑块和支撑杆均为T形,第一支撑块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一支撑板通过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板连接,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的部位固定有加强筋,T形滑槽与T形滑块的组合方式与安装孔相比强度更高,具有更好的抗折弯性能,且通过支撑杆和加强筋的作用能够更好的防止走线架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防止框架形变的走线架
本技术涉及走线架
,具体为一种有效防止框架形变的走线架。
技术介绍
走线架也叫电缆桥架,是机房专门用来走线的设备,指进入电信、网通、广电的机房后通过走线架布放光、电缆进入终端设备,用于绑扎光、电缆用的铁架。传统的走线架主要是通过安装孔安装底板、侧板及其他组件,安装孔过多容易导致整个框架的强度变低,易发生变形,而安装孔过少则无法保证在合适位置安装组件,且无法满足多种组件的合理布置,且现有的走线架在铺设线路时大多是将线路束成一捆放置在走线架上,导致线路容易发生晃动,极易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框架形变的走线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走线架主要是通过安装孔安装底板、侧板及其他组件,安装孔过多容易导致整个框架的强度变低,易发生变形,而安装孔过少则无法保证在合适位置安装组件,且无法满足多种组件的合理布置,且现有的走线架在铺设线路时大多是将线路束成一捆放置在走线架上,导致线路容易发生晃动,极易受到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防止框架形变的走线架,包括第一支撑块(1)、第一螺母(6)、第三螺母(10)和滑块(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框(2),所述第一支撑框(2)通过锁紧螺母(3)与连杆(4)活动连接,所述连杆(4)的上方内部开设有螺纹孔(5),所述第一螺母(6)穿过第二支撑框(7)与螺纹孔(5)活动连接,其中,/n所述第二支撑框(7)通过第二螺母(8)与第三支撑框(9)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母(10)穿过第三支撑框(9)与盖板(11)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的右侧面内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滑块(1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4),所述第一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防止框架形变的走线架,包括第一支撑块(1)、第一螺母(6)、第三螺母(10)和滑块(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框(2),所述第一支撑框(2)通过锁紧螺母(3)与连杆(4)活动连接,所述连杆(4)的上方内部开设有螺纹孔(5),所述第一螺母(6)穿过第二支撑框(7)与螺纹孔(5)活动连接,其中,
所述第二支撑框(7)通过第二螺母(8)与第三支撑框(9)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母(10)穿过第三支撑框(9)与盖板(11)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的右侧面内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滑块(1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4),所述第一支撑板(14)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5),所述述第一支撑块(1)上方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滑槽(16)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杆(17)与第二支撑板(18)连接的部位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9),所述第二支撑板(1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防止框架形变的走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2)、第二支撑框(7)和第三支撑框(9)的形状为L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防止框架形变的走线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宦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浩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