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电波测试暗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84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7
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电波测试暗室,电波暗室(1)外壁上安装屏蔽门(2),电波暗室(1)和屏蔽门(2)内壁上安装尖劈(3),电波暗室(1)内壁上安装尖劈(3)以及第一电源箱(4)和第二电源箱(5),电波暗室(1)内中部安装天线(6),天线(6)前侧安装测试台(7),测试台(7)旁安装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和电磁兼容设备(11),其中,电磁兼容设备(11)连接第一电源箱(4),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连接第二电源箱(5)。电波测试暗室模拟开阔场的真实使用状态,尖劈吸波材料几乎毫无反射地全被吸收测试空间内电磁波,消除绝大部分的电磁干扰,电波测试暗室性能完备,易于制造,坚固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电波测试暗室
本技术涉及电波暗室设备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电波测试暗室。
技术介绍
电波暗室(anechoicchamber)通常进行的辐射试验一般都可以认为符合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规律。电波暗室电磁兼容性测试,进行EMC的相容性预测和评估,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并采取必要的抑制和防护措施,从而确保待测产品的电磁兼容性。目前,电波暗室用于模拟开阔场。同时用于辐射无线电骚扰(EMI)和辐射敏感度(EMS)测量,电波暗室的尺寸和射频吸波材料的选用主要由受试设备(EUT)的外行尺寸和测试要求确定,分1m法、3m法或10m法。现有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制造业企业或研究机构尚缺乏适用的专业测试电波暗室,并因此影响了新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电波测试暗室,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电波暗室、屏蔽门、尖劈、第一电源箱、第二电源箱、天线、测试台、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和电磁兼容设备;电波暗室外壁上安装屏蔽门,电波暗室和屏蔽门内壁上安装尖劈,电波暗室内壁上安装尖劈以及第一电源箱和第二电源箱,电波暗室内中部安装天线,天线前侧安装测试台,测试台旁安装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和电磁兼容设备,其中,电磁兼容设备连接第一电源箱,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连接第二电源箱。尤其是,测试台上侧安装转台。尤其是,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或电磁兼容设备连接滤波器。尤其是,电磁兼容设备连接负载电阻。尤其是,电波暗室顶部四角分别安装导波窗。尤其是,尖劈为复合结构,即锥形含碳海绵吸波尖劈粘贴在铁氧体基板上。尤其是,尖劈的基部与劈部长度比例为1:4。尤其是,电波暗室内仅在顶棚和内壁墙面均布密集安装尖劈,地面为坚硬光滑的反射面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电波测试暗室模拟开阔场的真实使用状态,尖劈吸波材料几乎毫无反射地全被吸收测试空间内电磁波,消除绝大部分的电磁干扰,电波测试暗室性能完备,易于制造,坚固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电波暗室、2-屏蔽门、3-尖劈、4-第一电源箱、5-第二电源箱、6-天线、7-测试台、8-转台、9-待测光伏逆变器、10-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1-电磁兼容设备、12-负载电阻、13-导波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原理在于,电波暗室1内壁采用尖劈3吸波材料,要求入射其表面的电磁波几乎全被吸收。尖劈3由基部和劈部组成,基部为底部截面不变部分,劈部为截面从尖头开始逐渐增大部分。由于尖劈的劈部截面从小逐渐增大,使之与传播介质特性阻抗比较匹配,从而达到入射波几乎毫无反射地全被吸收。本技术包括:电波暗室1、屏蔽门2、尖劈3、第一电源箱4、第二电源箱5、天线6、测试台7、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和电磁兼容设备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电波暗室1外壁上安装屏蔽门2,电波暗室1和屏蔽门2内壁上安装尖劈3,电波暗室1内壁上安装尖劈3以及第一电源箱4和第二电源箱5,电波暗室1内中部安装天线6,天线6前侧安装测试台7,测试台7旁安装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和电磁兼容设备11,其中,电磁兼容设备11连接第一电源箱4,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连接第二电源箱5。前述中,测试台7上侧安装转台8。前述中,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或电磁兼容设备11连接滤波器。前述中,电磁兼容设备11连接负载电阻12。前述中,电波暗室1顶部四角分别安装导波窗13。本技术实施例中,待测光伏逆变器9固定在测试台7上的转台8上,待测光伏逆变器9同时与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电磁兼容设备11连接。待测光伏逆变器9正对天线6。本技术实施例中,尖劈3表面覆盖有金属丝网和穿孔金属板护面。尖劈3还具有一定的电磁屏蔽作用。或者,尖劈3表面覆盖有工作频率范围在30MHz~1000MHz的单层铁氧体片,尖劈3采用复合吸波材料,即锥形含碳海绵吸波材料粘贴在铁氧体上。锥形含碳海绵吸波材料是由聚氨脂泡沫塑料在碳胶溶液中渗透而成,具有较好的阻燃特性。本技术实施例中,尖劈3的基部与劈部长度比例为1:4。如,尖劈3的长度为1000mm,其中,基部长度为200mm,则劈部长度为800mm。尖劈3吸波材料选用玻璃棉、岩棉、矿渣棉等无机纤维吸波材料、合成树脂纤维棉类有机纤维吸声材料以及聚氨酯吸声泡沫塑料类吸声泡沫塑料等。电波暗室1内仅在顶棚和墙面安装尖劈3,而地面做成坚硬光滑的反射面的,还可以适用于机电设备的噪声测试。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波暗室1内电磁性能指标为:电波暗室1的测试方法一般按GB12190-90标准进行;频率范围:30MHz~18GHz;尖劈3反射损耗:30MHz~18GHz≥15dB;微波:1GHz~10GHz≥100dB;10GHz~18GHz≥90dB;归一化场地衰减±4dB,场均匀性0~6dB,符合GJB2926-97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电波测试暗室,包括电波暗室(1)、屏蔽门(2)、尖劈(3)、第一电源箱(4)、第二电源箱(5)、天线(6)、测试台(7)、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和电磁兼容设备(11);其特征在于,电波暗室(1)外壁上安装屏蔽门(2),电波暗室(1)和屏蔽门(2)内壁上安装尖劈(3),电波暗室(1)内壁上安装尖劈(3)以及第一电源箱(4)和第二电源箱(5),电波暗室(1)内中部安装天线(6),天线(6)前侧安装测试台(7),测试台(7)旁安装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和电磁兼容设备(11),其中,电磁兼容设备(11)连接第一电源箱(4),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连接第二电源箱(5)。/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电波测试暗室,包括电波暗室(1)、屏蔽门(2)、尖劈(3)、第一电源箱(4)、第二电源箱(5)、天线(6)、测试台(7)、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和电磁兼容设备(11);其特征在于,电波暗室(1)外壁上安装屏蔽门(2),电波暗室(1)和屏蔽门(2)内壁上安装尖劈(3),电波暗室(1)内壁上安装尖劈(3)以及第一电源箱(4)和第二电源箱(5),电波暗室(1)内中部安装天线(6),天线(6)前侧安装测试台(7),测试台(7)旁安装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和电磁兼容设备(11),其中,电磁兼容设备(11)连接第一电源箱(4),移动式高压直流电源(10)连接第二电源箱(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电波测试暗室,其特征在于,测试台(7)上侧安装转台(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电波测试暗室,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标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