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77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6
一种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底盘位于支柱底端,所述适配盘位于支柱顶端;表盘固定于所述支柱上,且位于所述适配盘和所述底盘之间;所述适配盘上方安装有所述步进电机;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表盘下方,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的输入杆从所述表盘中间穿过,指针安装于所述输入杆上;所述输入杆通过所电机适配器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步进电机通过花键带动所述输入杆进行转动;所述步进电机由工控机进行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由计算机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完整的测试环境,测试控制的精度优于襟翼倾斜传感器的测试要求,且设计简洁,使用快捷方便,操作安全可靠,保证了对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及维修过程的适航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
本技术涉及航空设备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
技术介绍
襟翼倾斜传感器用于提供每个襟翼传动组件位置,机上有8个襟翼传动组件,每个组件上有一个倾斜传感器,从左到右依次编号为1-8号。每个倾斜传感器内有一个旋转变压器,使用28VAC激励。一根输入杆连接倾斜传感器曲柄臂和襟翼支架,当襟翼运动时,输入杆移动曲柄臂,从而转动倾斜传感器内部轴。由于襟翼倾斜传感器在飞机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襟翼倾斜传感器进行地面测试的要求非常严格,但是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包括测试支架、步进电机、电机适配器、花键、指针和表盘;所述测试支架包括适配盘、支柱和底盘;所述底盘位于所述支柱底端,所述适配盘位于所述支柱顶端;所述表盘固定于所述支柱上,且位于所述适配盘和所述底盘之间;所述适配盘上方安装有所述步进电机;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表盘下方,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的输入杆从所述表盘中间穿过,所述指针安装于所述输入杆上;所述输入杆通过所述电机适配器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所述花键带动所述输入杆进行转动;所述步进电机与检测所述步进电机转动角度的计算机进行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测试支架设有四根所述支柱,位于所述底盘四个角的位置。优选的,所述底盘、所述适配盘和所述表盘四个角的对应位置上均设有安装螺孔,所述支柱设有上下部分,下部分所述支柱上下端设有向内延伸的螺孔,上部分所述支柱设有贯通的螺孔;通过螺钉从下向上连接所述底盘和下部分的所述支柱;通过螺钉从上向下连接所述适配盘、上部分所述支柱、所述表盘和下部分的所述支柱。优选的,所述表盘固定于所述柱体的上下部分连接处。优选的,所述计算机通过监测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动角度,并与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脉冲信号进行对比,根据对比所得偏差,对所述步进电机进行反馈控制。优选的,所述表盘和所述计算机配合的测量精度为0.02°。优选的,所述指针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于所述输入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检测及验证,最终能够为襟翼倾斜传感器的功能测试提供测试接口及控制,提供了完整的测试环境,测试控制的精度优于襟翼倾斜传感器的测试要求,所有安装及配合尺寸精准,结构设计合理,加工处理到位,避免人为差错,不会对待测部品及操作人员造成任何伤害和损伤。本技术设计简洁,使用快捷方便,操作安全可靠,并且后期维护简单,保证了对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及维修过程的适航性。附图说明图1是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的适配盘;图2是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的底盘;图3是电机适配器;图4是花键;图5是指针;图6是表盘;图7是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的总装图;图8是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切面图;图中,1—底板,2—适配盘,3—支柱,4—表盘,5—电机适配器,6—电机,7—襟翼倾斜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包括测试支架、表盘4、指针、步进电机6、电机适配器5和花键,其部件如图3、4、5和6所示;所述测试支架包括适配盘2、底盘1和支柱3,如图1、2;所述支柱3有四根分别安装于所述底盘1的四个角的位置,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所述支柱3顶端支撑有所述适配盘2;所述表盘4固定于四个所述支柱3之间,且位于所述适配盘2与所述底盘1之间;所述步进电机6安装于所述适配盘2上方,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7固定于所述表盘4下方,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7的输入杆从所述表盘4中间穿过通过所述电机适配器5与所述步进电机6的转轴相连,且所述指针固定于所述输入杆上;所述步进电机6通过所述花键带动所述输入杆进行转动。所述测试工装的总装图如图7和8所示。所述支柱4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所述支柱中间设有贯穿的螺孔,下部分所述支柱4上下两段均设有螺孔,上部分支柱比下部分支柱更细;所述适配盘2、所述表盘4和所述底盘1四个角上设有相应的螺孔;所述螺孔相互对应,所述螺钉从下向上将所述底盘1和所述支柱3进行固定,从上向下将所述适配盘2、上部分所述支柱、所述表盘4和下部分所述支柱进行固定。所述指针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于所述输入杆,指示所述表盘4内的刻度;所述表盘4用于指示并校准所述输入杆的转动角度,所述表盘4的精度为0.5°,所述角度通过精确设计及加工,通过所述表盘4和所述计算机的配合,精度保证为0.02°,分辨率达到0.01°;且所述测试工装的所有部件的尺寸均通过对要进行测试的襟翼倾斜传感器实物进行测量后进行最终确定。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的工作原理为:所述步进电机受到工控机控制根据脉冲信号进行转动,将所述脉冲信号转化为角位移,所述计算机对所述不仅电机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并使之与所述脉冲信号进行对比,当对比存在差距时,所述计算机对所述步进电机进行反馈控制,使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动角度更为精确;由于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输入杆相连,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输入杆的转动角度应该一致;所述输入杆上固定的指针指示所述表盘2上的刻度,为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的转动角度,将所述表盘2上指示的角度与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进行对比,即可看出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的转动角度是否准确,若不准确可根据所测数据进行校正。实施例所述测试工装的所述部件的尺寸根据要进行测试的襟翼倾斜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最终确定。通过工控机控制所述步进电机6进行旋转,通过计算机控制所述步进电机6的转动角度,使之与脉冲信号一致。测试时将襟翼倾斜传感器7进行支撑并固定与所述表盘2下方,同时通过所述步进电机6带动所述输入杆转动,通过计算机控制电机的转动角度,转动角度最终可通过表盘4进行指示及校准。通过采用本技术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通过检测及验证,最终能够为襟翼倾斜传感器的功能测试提供测试接口及控制,提供了完整的测试环境,测试控制的精度优于襟翼倾斜传感器的测试要求,所有安装及配合尺寸精准,结构设计合理,加工处理到位,避免人为差错,不会对待测部品及操作人员造成任何伤害和损伤。本技术设计简洁,使用快捷方便,操作安全可靠,并且后期维护简单,保证了对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及维修过程的适航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支架、步进电机、电机适配器、花键、指针和表盘;所述测试支架包括适配盘、支柱和底盘;/n所述底盘位于所述支柱底端,所述适配盘位于所述支柱顶端;所述表盘固定于所述支柱上,且位于所述适配盘和所述底盘之间;所述适配盘上方安装有所述步进电机;/n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表盘下方,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的输入杆从所述表盘中间穿过,所述指针安装于所述输入杆上;所述输入杆通过所述电机适配器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所述花键带动所述输入杆进行转动;/n所述步进电机与检测所述步进电机转动角度的计算机进行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支架、步进电机、电机适配器、花键、指针和表盘;所述测试支架包括适配盘、支柱和底盘;
所述底盘位于所述支柱底端,所述适配盘位于所述支柱顶端;所述表盘固定于所述支柱上,且位于所述适配盘和所述底盘之间;所述适配盘上方安装有所述步进电机;
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表盘下方,所述襟翼倾斜传感器的输入杆从所述表盘中间穿过,所述指针安装于所述输入杆上;所述输入杆通过所述电机适配器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所述花键带动所述输入杆进行转动;
所述步进电机与检测所述步进电机转动角度的计算机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支架设有四根所述支柱,位于所述底盘四个角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翼倾斜传感器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所述适配盘和所述表盘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超然邵捷胡彦泽文青春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