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油管及采用该降噪油管的供油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64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噪油管及供油管路,降噪油管包括降噪管体及降噪组件,降噪组件包括降噪内芯、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降噪内芯上的端盖、至少一个扰流板及分流板,端盖与所述降噪管体的开口端连接,扰流板的外径小于降噪管体的内径,降噪内芯的内部中空,降噪内芯形成用于进油的进油管体,降噪内芯的内端通过所述分流板封闭,分流板的外边沿与降噪管体连接,分流板上设有通油孔,降噪内芯表面上设有分油孔。供油管路包括供油管,供油管上至少设有一个降噪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结构紧凑,在保证液压油流动通畅性的同时对高压液压油的脉动进行衰减,有效降低油路中撞击噪音,降低供油管路的震动,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油管及采用该降噪油管的供油管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噪油管及采用该降噪油管的供油管路,属于汽车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目前已成为汽车、载重车、工程车等车型的标准配置,助力转向系统是协助驾驶员做汽车方向调整时为驾驶员减轻打方向盘强度的装置,目前被广泛利用的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以液压油为动力传递介质,通过液压泵产生的动力来推动转向器,从而实现助力转向。对于载重车或工程车来说,助力转向系统的供油管长,空载转向时不产生影响,但是随着前轮重量的增加,转向扭力的增大,供油压力上升,供油管会产生共振、噪音。噪音通过流体在管路总成中向外传播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容易使驾驶人员产生暴躁、易怒等负面情绪,严重时会影响行车安全。为了车辆转向的安全性,现有存在将供油管的部分管路设计成变径段,变径段对于一般汽车的转向助力系统能起到节流阀的降噪作用,但是对于油压相对较大的载重车或工程车来说降噪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降噪效果好的降噪油管及采用该降噪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噪管体及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管体的一端与出油管体连接,另一端开口,所述降噪组件包括降噪内芯、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所述降噪内芯上的端盖、至少一个扰流板及分流板,所述端盖与所述降噪管体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扰流板的外径小于所述降噪管体的内径,所述降噪内芯内部中空,所述降噪内芯形成用于进油的进油管体,所述降噪内芯的内端通过所述分流板封闭,所述分流板的外边沿与所述降噪管体连接,所述分流板上设有通油孔,所述降噪内芯表面上设有分油孔,所述降噪管体与降噪内芯之间形成降噪室,所述降噪管体在所述分流板与所述出油管体的入口端之间形成汇油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噪管体及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管体的一端与出油管体连接,另一端开口,所述降噪组件包括降噪内芯、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所述降噪内芯上的端盖、至少一个扰流板及分流板,所述端盖与所述降噪管体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扰流板的外径小于所述降噪管体的内径,所述降噪内芯内部中空,所述降噪内芯形成用于进油的进油管体,所述降噪内芯的内端通过所述分流板封闭,所述分流板的外边沿与所述降噪管体连接,所述分流板上设有通油孔,所述降噪内芯表面上设有分油孔,所述降噪管体与降噪内芯之间形成降噪室,所述降噪管体在所述分流板与所述出油管体的入口端之间形成汇油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室包括设置在所述扰流板与端盖之间的第一降噪室、设置在相邻所述扰流板之间的第二降噪室及设置在所述扰流板与分流板之间的第三降噪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孔成对设置,每对所述分油孔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林李前基李进基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市汽柴油管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