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出水嘴的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62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3
一种可升降出水嘴的水龙头,包括手柄、主体和底座,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上方,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主体内,所述底座包括内导管,所述内导管的下端轴向升降的方式连通于底座内的管路的安装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内导管的上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底座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主体包括多个调节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调节槽间设有定位圈,多个所述调节槽以由下往上呈间隔的方式开设于所述内壁,所述定位圈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主体定位时,其中一个所述调节槽和所述凹槽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定位圈容纳于所述调节槽和所述凹槽,约束主体的轴向自由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调节水龙头高度,安装便捷,加工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出水嘴的水龙头
本技术涉及升降水龙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升降出水嘴的水龙头。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常规龙头高度固定,客户家里的洗手盆安装有高有低,同时有台下盆,台中盘,台上盘等,不同高度的陶瓷洗手盆,需要安装不同高度的水龙头才可以正常使用,在购买使用过程中,容易购买的尺寸有误差,导致不能使用,或达不到理想的高度,普通升降龙头下面进水软管需要加长,占用台面下方的储物空间,且当空间较小时还可能导致无法正常安装。所以一种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高度且方便安装与使用,加工简单的水龙头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升降出水嘴的水龙头,解决现有水龙头高度固定,安装麻烦,加工复杂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出水嘴的水龙头,包括手柄、主体和底座,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上方,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主体内;所述底座包括内导管,所述内导管的下端以轴向升降的方式连通于底座内的管路,所述内导管安装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内导管的上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底座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主体包括多个调节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调节槽间设有定位圈,多个所述调节槽以由下往上呈间隔的方式开设于所述主体的内壁,所述定位圈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主体定位时,其中一个所述调节槽和所述凹槽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定位圈容纳于所述调节槽和所述凹槽,约束主体的轴向自由度。优选的,还包括导槽和导柱,所述底座的侧壁沿其竖直方向上设有所述导槽,所述导柱贯穿所述主体并插入所述导槽。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外导管和进水孔,所述外导管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进水孔设于所述外导管的下端,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外导管连通。优选的,所述内导管的下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外导管的内壁间设有密封件。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水平部相互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起泡器,所述起泡器设于所述水平部的右端。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阀芯压盖和阀芯,所述阀芯压盖设于所述竖直部的上端,所述阀芯设于所述阀芯压盖内,所述阀芯的下端与所述竖直部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槽至少为2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凹槽、调节槽和定位圈三者结合,能够很好的将主体固定至相应高度,可以满足使用者需求调整水龙头高度。2、导槽和导柱的配合使得水龙头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移动。3、主体一体成型,大大减少了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未提升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提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另一个视角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底座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6是图4底座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图4底座的仰视图;图8是内导管的立体图;图9是主体的立体图;其中:手柄1、主体2、底座3、定位圈4、调节槽21、竖直部22、水平部23、起泡器24、阀芯压盖25、阀芯26、内导管31、环形凹槽311、凹槽32、导柱33、导槽34、外导管35、进水孔3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9所示,一种可升降出水嘴的水龙头,包括手柄1、主体2和底座3,所述手柄1安装于所述主体2的上方,所述底座3安装于所述主体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包括内导管31,所述内导管31的下端以轴向升降的方式连通于底座3内的管路,所述内导管31安装于所述底座3内,所述内导管31的上端与所述主体2连接;还包括凹槽32,所述凹槽32设于所述底座3的上端;所述主体2包括多个调节槽21,所述凹槽32与所述调节槽21间设有定位圈4,多个所述调节槽21以由下往上呈间隔的方式开设于所述主体的内壁,所述定位圈4容纳于所述凹槽32内,所述主体定位时,其中一个所述调节槽和所述凹槽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定位圈4容纳于所述调节槽21和所述凹槽,约束主体的轴向自由度。内导管31的下端可活动的安装于底座3内,所述内导管31的上端与主体2连接,具体的,内导管31与主体2为固定连接,内导管31用于延伸主体2,内导管31的上端与主体2固定连接,当主体2向上抬升时,内导管31相应的向上提升,内导管31的下端可活动的安装于底座3内,即内导管31在上升过程中,内导管31的下端能够从底座3出来,不与底座3固定连接。具体的,主体2为一体成型结构,大大减少了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凹槽32、调节槽21和定位圈4三者结合,使得主体2能够在上升的过程中选择任一位置将水龙头固定住,具体的调节槽21至少有两个,三者间具有以下的关系,当主体2在竖直方向为发生位移时,凹槽32与顶端的调节槽21间存在有定位圈4,定位圈4被紧紧夹于两者之间,起到一个密封作用,防止水体从两者间缝隙流入,当主体2向上提升时,定位圈4发生形变挤压变形,主体2上升,直至主体2下方的调节槽21上升至原调节槽21的位置时,定位圈4再次膨胀,充满凹槽32与调节槽21间的空隙,定位圈4起到了定位作用,使得主体2得以固定在改位置不会滑落,另一方面,定位圈4同时也起到密封作用。当使用者再次将主体2向上提升时,重复上述过程,直至下方的调节槽21再次顶替原先调节槽21的位置,主体2再次固定住。与传统的可升降出水嘴水龙头相比,本技术能够调节至任意高度,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水龙头高度,同时也方便安装与拆卸,大大提高使用效率,同时由于主体2的一体成型结构,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底座3还包括导槽34和导柱33,所述底座3的侧壁沿其竖直方向上设有所述导槽34,所述导柱33贯穿所述主体2并插入所述导槽34。导槽34与导柱33之间配合运动,使得主体2能够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导柱33贯穿所述主体2并插入所述导槽34,确保了导柱33固定在主体2上不会脱落,同时导柱33插入导槽34是为了限制主体2的上升高度为导槽34的长度,即导槽34控制了主体2的具体上升高度。具体的,导槽34的长度与底座3长度间的比值际介于3:4与4:5之间,比值过小则主体2的上升空间受限,比值过大,则主体2有从底座3脱落的风险。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底座3还包括外导管35和进水孔36,所述外导管35设于所述底座3内,所述进水孔36设于所述外导管35的下端,所述进水孔36与所述外导管35连通。外导管35用于装载内导管31,避免内导管31直接与底座3内壁接触磕碰,使得内导管31发生形变,从而影响整体结构的正常运行,进水孔36与外导管35连通,使得从外界来的水流能够顺利进入外导管35,再而进入内导管31。具体的,外导管35采用可塑性记忆合金,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回复性,即使内导管31磕碰上外导管35也不必担心内导管31变形,大大增加了结构的使用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出水嘴的水龙头,包括手柄、主体和底座,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上方,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主体内;/n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内导管,所述内导管的下端以轴向升降的方式连通于底座内的管路,所述内导管安装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内导管的上端与所述主体连接;/n所述底座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n所述主体包括多个调节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调节槽间设有定位圈,多个所述调节槽以由下往上呈间隔的方式开设于所述主体的内壁,所述定位圈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主体定位时,其中一个所述调节槽和所述凹槽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定位圈容纳于所述调节槽和所述凹槽,约束主体的轴向自由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出水嘴的水龙头,包括手柄、主体和底座,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上方,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主体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内导管,所述内导管的下端以轴向升降的方式连通于底座内的管路,所述内导管安装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内导管的上端与所述主体连接;
所述底座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
所述主体包括多个调节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调节槽间设有定位圈,多个所述调节槽以由下往上呈间隔的方式开设于所述主体的内壁,所述定位圈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主体定位时,其中一个所述调节槽和所述凹槽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定位圈容纳于所述调节槽和所述凹槽,约束主体的轴向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出水嘴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槽和导柱,所述底座的侧壁沿其竖直方向上设有所述导槽,所述导柱贯穿所述主体并插入所述导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出水嘴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志科杨立鑫廖冶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东鹏洁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