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及核主泵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58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核主泵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及核主泵密封结构,所述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包括:所述承插环整体呈环形;所述承插环的剖面呈“L”型,所述承插环的台部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圆环形的工艺槽,所述工艺槽内热喷涂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的厚度为0.2~0.5mm。所述耐磨涂层采用钨合金材料。所述工艺槽的深度为0.20~0.40mm。所述承插环中设置至少一个销孔。所述承插环中设置至少一个弹簧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能够提高承插环工作表面硬度,增加耐磨性,防止烧灼,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及核主泵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核主泵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及核主泵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核主泵在核岛一回路系统中,用于驱动冷却剂在RCP(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系统内循环流动的泵。核主泵密封是保证核主泵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部件,密封不好,出现泄漏,不仅影响连续运行时间,减少经济效益,也会造成安全隐患,引起被放射物质污染水泄漏,危害环境和人身安全。承插环是核主泵的泵轴在密封时的主要部件。承插环为核主泵密封浮动静环的载体,在工作中机械密封的浮动静环可沿着承插环上下滑动。浮动静环受到多种力的作用,如重力、液膜力、弹簧力、密封圈摩擦力、静力等,因受力不断变化,浮动静环时刻处于高频振动和沿承插环轴向滑动中,导致承插环工作表面易磨损,粗糙度增大,密封面液膜状态恶化,浮动静环卡滞,密封泄漏量增加而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承插环工作表面易磨损,粗糙度增大,密封面液膜状态恶化,浮动静环卡滞,密封泄漏量增加而失效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核主泵承插环,以提高承插环工作表面硬度,增加耐磨性,防止烧灼,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包括:所述承插环(1)整体呈环形;所述承插环(1)的剖面呈“L”型,所述承插环(1)的台部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圆环形的工艺槽,所述工艺槽内热喷涂耐磨涂层(11)。优选的,所述耐磨涂层(11)的厚度为0.2~0.5mm。优选的,所述耐磨涂层(11)采用钨合金材料。优选的,所述工艺槽的深度为0.20~0.40mm。优选的,所述承插环(1)中设置至少一个销孔。优选的,所述承插环(1)中设置至少一个弹簧孔。对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核主泵密封结构,包括:动环(5)、浮动静环(4)以及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所述动环(5)、浮动静环(4)以及承插环(1)从下向上依次套设在核主泵的泵轴(6)上;所述浮动静环(4)上部内侧设置支撑环(3)和O型圈(2);所述O型圈(2)设置在支撑环(3)上方;所述承插环(1)的耐磨涂层(11)与浮动静环(4)上部内侧、支撑环(3)内侧和O型圈(2)内侧接触。优选的,所述动环(5)、浮动静环(4)、承插环(1)与泵轴(6)之间设置轴套(7);所述动环(5)与轴套(7)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浮动静环(4)和承插环(1)之间设置销(12),所述销(12)置于承插环(1)的销孔中。优选的,所述浮动静环(4)和承插环(1)之间设置弹簧(8),所述弹簧(8)置于承插环(1)的弹簧孔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及核主泵密封结构,对承插环原结构进行了改进,在承插环中开设工艺槽,并在工艺槽内采用热喷涂钨合金材料形成耐磨涂层,耐磨涂层与浮动静环上部内侧部分接触,主泵工作时受外力作用浮动静环产生轴向位移和振动,耐磨涂层增加承插环局部表面硬度,增强抗磨损能力,保证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核主泵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承插环;2、O型圈;3、支撑环;4、浮动静环;5、动环;6、泵轴;7、轴套;8、弹簧;9、低压水;10、高压水;11、耐磨涂层;12、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包括:所述承插环1整体呈环形;所述承插环1的剖面呈“L”型,(沿承插环1中心进行剖视,两端剖面均呈“L”型),所述承插环1的台部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圆环形的工艺槽,所述工艺槽内热喷涂耐磨涂层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涂层11的厚度为0.2~0.5mm。所述耐磨涂层11采用钨合金材料,喷涂在工艺槽处。所述工艺槽的深度为0.20~0.40mm,在喷涂过程中,耐磨涂层11比工艺槽略厚,粗加工后去掉厚出的部分。所述承插环1中设置至少一个销孔。所述承插环1中设置至少一个弹簧孔。销孔和弹簧孔用于在装配密封结构时安装销和弹簧。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在制作时,预先在耐磨涂层11处留出0.20~0.40mm的工艺槽,局部热喷涂W合金材料,要求涂层硬度(HV1,000~1,300)和结合强度(≥70MPa)达到性能指标,喷涂厚度0.2~0.5mm,粗加工耐磨涂层11以外部分,再粗磨耐磨涂层11,之后以耐磨涂层11为基准加工其余部位到成品,然后对涂层部位精磨到成品。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承插环1能够套设在核主泵的泵轴外与其他密封结构配合,实现对核主泵的密封。本实施例对承插环原结构进行了改进,在承插环1中开设工艺槽,并在工艺槽内采用热喷涂钨合金材料形成耐磨涂层11。耐磨涂层11增加承插环的局部表面硬度,增强抗磨损能力,保证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实施例二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核主泵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核主泵密封结构,包括:动环5、浮动静环4以及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所述动环5、浮动静环4以及承插环1从下向上依次套设在核主泵的泵轴6上;所述浮动静环4上部内侧设置支撑环3和O型圈2;所述O型圈2设置在支撑环3上方。所述承插环1的耐磨涂层11与浮动静环4上部内侧、支撑环3内侧和O型圈2内侧接触。所述动环5、浮动静环4、承插环1与泵轴6之间设置轴套7;所述动环5与轴套7固定连接。所述浮动静环4和承插环1之间设置销12,所述销12置于承插环1的销孔中。所述浮动静环4和承插环1之间设置弹簧8,所述弹簧8置于承插环1的弹簧孔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核主泵密封结构按图2所示的装配图进行装配,核主泵的泵轴6外套设轴套7,轴套7外从下向上依次套设动环5、浮动静环4、支撑环3、O型圈2、承插环1;承插环1中设置弹簧8和销12;浮动静环4外有高压水10,轴套7与浮动静环4之间有低压水9。承插环1能够套设在核主泵的泵轴的轴套7外,对浮动静环4起支撑作用,销12限制浮动静环转动,弹簧8顶压浮动静环4与动环5端面紧密配合。承插环1为核主泵密封浮动静环的载体,在工作中机械密封的浮动静环4受弹簧8的弹力作用,使其下端面与动环5上端面紧密配合,实现对核主泵的密封。本技术提供的核主泵密封结构,采用的承插环1中设置耐磨涂层11,耐磨涂层11与支撑环3内侧、O型圈2内侧和浮动静环4上部内侧部分紧密接触,在主泵工作时受外力作用浮动静环4产生轴向位移和振动。耐磨涂层11增加承插环的局部表面硬度,增强抗磨损能力,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承插环(1)整体呈环形;所述承插环(1)的剖面呈“L”型,所述承插环(1)的台部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圆环形的工艺槽,所述工艺槽内热喷涂耐磨涂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承插环(1)整体呈环形;所述承插环(1)的剖面呈“L”型,所述承插环(1)的台部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圆环形的工艺槽,所述工艺槽内热喷涂耐磨涂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层(11)的厚度为0.2~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层(11)采用钨合金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槽的深度为0.20~0.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环(1)中设置至少一个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新型核主泵承插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环(1)中设置至少一个弹簧孔。


7.一种核主泵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环(5)、浮动静环(4)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昕于广录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鸿泽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