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断轨道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53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涉及轨道技术领域的一种隔断轨道型材,晃动过于剧烈、运行噪音过大和电机运行精度较差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型材主体,型材主体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碳刷卡板,型材主体固定连接有承重支撑板和下滑轮引导板,承重支撑板位于下滑轮引导板上方,若干个碳刷卡板均位于承重支撑板与下滑轮之间,承重支撑板与相邻的碳刷卡板固定连接,下滑轮引导板与相邻的碳刷卡板固定连接。通过型材本体上的承重支撑板、下滑轮引导板和碳刷卡板的相对位置结构,同时实现了晃动强度较小、运行噪音较小和电机精度较高的优点,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也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整体结构更稳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断轨道型材
本技术涉及轨道
,特别是一种隔断轨道型材。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中,常常需要采用隔断装置将两个空间隔开,并对两个空间进行隔断、引导和过渡,常见的隔断装置有隔断门、隔断窗和隔断屏风等,能够实现隔断功能的设备包括且不限于上述装置。隔断装置需要在建筑物上安装轨道,并在轨道上设置与挂设组件连接的移动机构,通过移动机构在轨道上移动,带动挂设组件运动,从而实现隔断件的开合,使两个空间的被隔断和连通。公告号为CN205936097U的中国技术于2017年2月8日公开了一种中心旋转的隔断门,包括门扇组件、移动机构、行程轨道和控制电柜,行程轨道上设有若干个门扇组件和移动机构,门扇组件相对应与移动机构独立连接,移动机构均与控制电柜连接,还包括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垂直方向的大齿轮、水平方向上的小齿轮、旋转电机,大齿轮置于门扇组件的顶端,大齿轮的轴承与移动机构连接,小齿轮水平放置于门扇组件的顶端,带齿一端与大齿轮咬合,另一端连接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控制电柜连接。在行程轨道上设置同步带,在移动机构中的移动电机上安装于齿轮带配合的动力齿轮,从而能通过移动电机带动移动机构移动。但该专利中的隔断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门扇组件在运行过程中晃动剧烈;运行噪音较大;移动电机的运行精度较差。故现有技术中存在挂设组件晃动过于剧烈、运行噪音过大和电机运行精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断轨道型材,具有挂设组件晃动强度较小、运行噪音较小和电机精度较高的优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断轨道型材,包括型材主体,所述型材主体上部设有同步带安装槽,所述型材主体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碳刷卡板,相邻的所述碳刷卡板之间设有碳刷滑触线槽,所述型材主体固定连接有承重支撑板和下滑轮引导板,所述承重支撑板位于下滑轮引导板上方,若干个所述碳刷卡板均位于承重支撑板与下滑轮之间,所述承重支撑板与相邻的碳刷卡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滑轮引导板与相邻的碳刷卡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滑轮引导板的横截面整体呈“L”形,所述下滑轮引导板与型材主体半包围形成开口向下的下滑轮安装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型材主体固定连接有位于承重支撑板上方的上滑轮引导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型材主体开设有轻量化通槽,所述轻量化通槽的延伸方向与型材主体的延伸方向平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重支撑板的厚度大于下滑轮引导板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移动机构大部分重量通过承重轮提供的支撑力抵消,因此承重轮处的摩擦力较大。当动力齿轮驱动移动机构运动时,动力齿轮会在移动机构上方产生扭矩,使移动机构具有以承重轮为中心转动和倾斜的趋势,而上滑动轮和下滑动轮会与型材主体卡接,阻止了移动机构的继续转动,但此时与移动机构连接的挂设组件已经产生了较大的晃动。通过将承重支撑板设置在下滑轮引导板和碳刷滑触线槽的上方,使承重支撑板和承重轮与动力齿轮的距离缩短,从而能有效的减小动力齿轮在移动机构上施加扭矩,起到抑制移动机构在运作过程中的转动和倾斜,进而达到减小移动机构和挂设组件的晃动的效果。由于晃动以及上滑动轮和下滑动轮与型材主体摩擦,产生出较大的噪音。通过抑制移动机构和挂设组件晃动的同时,也能抑制了由于晃动而产生的噪音,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移动机构在晃动时,会影响碳刷的连接,碳刷连接端与碳刷滑触导线之间的通信稳定性,因此影响了电机的运转精度。通过抑制移动机构和挂设组件晃动的同时,也能使得碳刷连接端与碳刷滑触导线之间的通信更稳定,从而达到提高电机运转精度的效果。承重支撑板和下滑轮引导板分别支撑承重轮和下滑动轮,使承重支撑板和下滑轮引导板上的受力互不干涉,防止承重支撑板和下滑轮引导板同时受到承重轮和下滑动轮的压力而发生变形和断裂,提高结构稳定性,也能起到抑制晃动的效果。与承重支撑板和下滑轮引导板相邻的两个碳刷卡板分别与承重支撑板和下滑轮引导板固定连接,从而通过两个碳刷卡板分别与承重支撑板和下滑轮引导板相互支撑,提高承重支撑板、下滑轮引导板和碳刷卡板的结构稳定性,使该隔断轨道型材更牢固。通过型材本体上的承重支撑板、下滑轮引导板和碳刷滑触线槽的相对位置结构,同时实现了晃动强度较小、运行噪音较小和电机精度较高的优点,并且,该隔断轨道型材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也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整体结构更稳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型材主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型材本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型材主体与移动机构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11、型材主体;12、同步带安装槽;13、碳刷卡板;14、碳刷滑触线槽;15、轻量化通槽;16、承重支撑板;17、下滑轮引导板;18、下滑轮安装槽;19、上滑轮引导板;21、移动机构;22、承重轮;23、上滑动轮;24、下滑动轮;25、碳刷连接端;26、碳刷滑触导线;27、齿轮带;28、动力齿轮;29、挂设组件。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隔断轨道型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型材主体11,型材主体11上部设有同步带安装槽12,型材主体11固定连接有4个碳刷卡板13,相邻的碳刷卡板13之间设有碳刷滑触线槽14,型材主体11固定连接有承重支撑板16和下滑轮引导板17,承重支撑板16位于下滑轮引导板17上方,若干个碳刷卡板13均位于承重支撑板16与下滑轮之间,承重支撑板16与相邻的碳刷卡板13固定连接,下滑轮引导板17与相邻的碳刷卡板13固定连接。承重支撑板16与下滑轮引导板17均沿型材主体11的延伸方向延伸。承重支撑板16用于支撑承重轮22,下滑轮引导板17用于给滑轮提供支撑力并引导滑轮沿型材主体11的延伸方向运动。下滑轮引导板17的横截面整体呈“L”形,下滑轮引导板17与型材主体11半包围形成开口向下的下滑轮安装槽18。型材主体11固定连接有位于承重支撑板16上方的上滑轮引导板19。型材主体11开设有轻量化通槽15,轻量化通槽15的延伸方向与型材主体11的延伸方向平行。承重支撑板16的厚度大于下滑轮引导板17的厚度。安装在型材本体上的移动机构21包括承重轮22、上滑动轮23、下滑动轮24和碳刷连接端25,承重轮22、上滑动轮23和下滑动轮24分别与承重支撑板16、上滑轮引导板19和下滑轮引导板17抵接。同步带安装槽12内安装有齿轮带27,移动机构21转动连接有与齿轮带27啮合的动力齿轮28,移动机构21内设有输出轴与动力齿轮28固定连接的电机,电机驱动用于驱动动力齿轮28转动,通过动力齿轮28与齿轮带27的传动带动移动机构21运动。碳刷滑触线槽14内安装有与碳刷卡板13卡接的碳刷滑触导线26,碳刷连接端25与碳刷滑触导线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断轨道型材,包括型材主体(11),所述型材主体(11)上部设有同步带安装槽(12),所述型材主体(11)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碳刷卡板(13),相邻的所述碳刷卡板(13)之间设有碳刷滑触线槽(14),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主体(11)固定连接有承重支撑板(16)和下滑轮引导板(17),所述承重支撑板(16)位于下滑轮引导板(17)上方,若干个所述碳刷卡板(13)均位于承重支撑板(16)与下滑轮之间,所述承重支撑板(16)与相邻的碳刷卡板(13)固定连接,所述下滑轮引导板(17)与相邻的碳刷卡板(1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断轨道型材,包括型材主体(11),所述型材主体(11)上部设有同步带安装槽(12),所述型材主体(11)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碳刷卡板(13),相邻的所述碳刷卡板(13)之间设有碳刷滑触线槽(14),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主体(11)固定连接有承重支撑板(16)和下滑轮引导板(17),所述承重支撑板(16)位于下滑轮引导板(17)上方,若干个所述碳刷卡板(13)均位于承重支撑板(16)与下滑轮之间,所述承重支撑板(16)与相邻的碳刷卡板(13)固定连接,所述下滑轮引导板(17)与相邻的碳刷卡板(1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断轨道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西恩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